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坎贝尔突然发声,微妙时刻,王毅在北京会见另一位美国客人

0
分享至

最近,中美之间火药味挺浓。美国那边,从总统特朗普到财长、贸易代表,轮番上阵,在关税和稀土问题上对中国放狠话,贸易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两位重量级的美国商界大佬几乎同时到了北京。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会见了黑石集团的老板苏世民;同一天,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了苹果公司的CEO库克。



这两位可不是普通商人。苏世民因为和清华大学的合作,被叫做“中美关系的桥梁”;库克更是中国的常客,几乎隔几个月就来一趟。在这个敏感时刻,中国高层专门会见他们,显然是要说给某些人听,而且有些话,意味深长。

第一句嘱托:“脱钩断链”是条死胡同,大家都会受伤。

王毅对苏世民说,中美两个大国,和平共处是底线,对抗起来只会两败俱伤。这话听起来是基本原则,但实际上是说给正在鼓吹对华“脱钩”的美国政客听的。意思很明白:用关税大棒想把中国打服,这条路行不通,最后只会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一起买单。

第二句嘱托:问题出在谁身上,谁心里清楚。

王文涛会见库克时点得更明白。他说,中美经贸关系起波折,主要原因就是美方说一套做一套,谈完就翻脸,出台各种限制措施。这等于直接回应了美国财长贝森特倒打一耙、指责中国“拉世界经济下水”的说法。潜台词是:别再甩锅了,是谁在破坏规则,全世界都看着呢。

第三句嘱托:想谈,我们的大门一直开着。

两人都强调,双方应该坐下来好好谈,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展现了中方的姿态: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我们准备好了对话,但前提是平等和相互尊重。这既是对美国商界释放善意,也是给美国政府一个台阶下。



那么,美国那边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有意思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外交界的“大咖”、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一个智库会议上,当着全世界的面爆了个“大料”。他的核心观点可以总结成一句大白话:特朗普非常想来中国访问,而且很可能明年(2026年)初就成行。

坎贝尔透露,过去几个月,中美之间的外交很特别,主角不是传统的外交官,而是美国的财政部。这说明特朗普政府现在看待中美关系,完全是从“做生意”的角度:能达成什么交易?我能拿到什么好处?

据坎贝尔说,美国财长贝森特现在忙活的一切,什么谈判啊、磋商啊,主要目标就是为未来半年到一年的高层互动搭台子。第一步可能是先在韩国的APEC峰会上见个面,把TikTok之类的问题解决掉;然后就是重头戏——正式邀请特朗普明年初访华。

你看,这边厢特朗普政府摩拳擦掌想安排元首访问,展现“交易艺术”;那边厢中国高层接见美国商界领袖,划出红线、阐明立场。这一来一回,揭示了当前中美关系最真实的状况:表面上剑拔弩张,私底下外交渠道一刻也没闲着,都在为下一步的互动做准备。

所以,贸易战会怎么走?



关键就看接下来这个“窗口期”——月底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如果中美元首能在那里会晤,双方就有了为紧张关系按下暂停键的机会。有分析甚至认为,特朗普在挥舞关税大棒发现效果有限,尤其是在稀土问题上被中国“将了一军”后,很可能会再次上演他经典的“交易艺术”:先极限施压,然后找个机会“认怂”达成交易。

总而言之,王毅对苏世民的三句嘱托,看似是说给一位老朋友听,实则是说给华盛顿的决策者听。而坎贝尔的突然发声,则暴露了美方急于沟通的真实意图。这场大国博弈,正在进入一个既紧张又微妙的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易老冯唐 incentive-icons
易老冯唐
一个有深度、有格局的作者
1745文章数 173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