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徐晨,收拾东西,马上离开公司。」
李主管站在我工位前,手里拿着一份解雇通知书,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
整个办公区瞬间安静下来,同事们都停下手头的工作,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我。
「为什么?」
我抬起头,看着这个平时处处针对我的中年男人。
「还为什么?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这很难理解吗?」
李主管的声音刻意放大,生怕别人听不到。
「三个月来,你的工作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
「迟到早退,工作效率低下,团队合作能力差。」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养不起你这样的闲人。」
我握紧拳头,血液涌上头顶。
「我的业绩明明是部门第一!」
「业绩?」李主管冷笑一声。
「徐晨,你不会以为靠那点小聪明就能在职场混下去吧?」
「收拾东西,别让我叫保安。」
那一刻,我做了一个决定。
一个三年后让整个公司都后悔不已的决定。
![]()
01
我叫徐晨,今年26岁,三个月前刚从国外留学回来。
拿到硕士学位后,我满怀雄心壮志地回到了国内。
投了几十份简历,最终选择了天宏科技这家公司。
不是因为薪资多高,而是因为这家公司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
我觉得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够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入职第一天,人事部的小王带我熟悉公司环境。
「徐晨,你被分到了市场部,直属上级是李主管。」
「李主管是公司的老员工,业务能力很强,你要好好学习。」
小王说话的时候,我注意到她的语气有些古怪。
但当时没有多想。
李主管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头发有些稀疏,总喜欢穿着一身不合身的西装。
第一次见面,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
「海归啊?」
「是的,刚从英国回来。」
「那就好好表现吧,公司最不缺的就是高学历的人才。」
他的语气很平淡,但我听出了一丝不屑。
我被安排在市场部的一个角落位置。
说是市场部,其实就是销售部的另一个称呼。
我的工作内容很简单:联系客户,推广产品,完成销售任务。
虽然和我想象中的工作有些差距,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对待。
第一个月,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
仔细研究公司的产品资料,分析市场情况,制定销售策略。
我发现公司的产品确实有一定优势,但营销方式比较传统。
于是我主动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李主管,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营销方式。」
「比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或者参加一些行业展会。」
李主管听完,皱了皱眉头。
「徐晨,你刚来公司,对很多情况还不了解。」
「我们有我们的做事方式,不需要你来指手画脚。」
「好好做你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我有些失望,但没有放弃。
既然建议不被采纳,那我就用业绩来证明自己。
我开始疯狂地拓展客户资源。
白天打电话联系客户,晚上整理资料,周末还要参加各种商业活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个月我就成功签下了三个大单。
总业绩达到了80万,是部门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月底开例会的时候,总经理王总亲自表扬了我。
「徐晨表现非常出色,希望大家都向他学习。」
我心里很高兴,以为终于得到了认可。
但李主管的脸色很难看。
会后,他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
「徐晨,做人要低调一些。」
「你才来一个月,就这么张扬,同事们会怎么看你?」
我有些困惑。
「李主管,我只是认真完成工作而已。」
「认真完成工作?」他冷笑一声。
「你知不知道为了你这几个单子,公司付出了多少成本?」
「你给客户的报价这么低,利润空间几乎没有。」
「这样的业绩有什么意义?」
我想解释,但他摆了摆手。
「算了,你是新人,不懂这些也正常。」
「以后做事之前多向老同事请教。」
「不要总想着出风头。」
我只能点头答应。
但心里很不是滋味。
02
第二个月,我更加努力了。
不仅要完成销售任务,还要学会控制成本。
我重新梳理了客户资源,优化了报价策略。
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依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这一个月,我签下了5个单子,总业绩达到了120万。
更重要的是,利润率比之前提高了15%。
我以为这次李主管应该满意了。
但他的态度依然很冷淡。
「这个月表现还可以,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你看看小张,人家在公司三年了,客户关系维护得多好。」
「你要多向他学习。」
小张是部门的老员工,平时业绩一般,但和李主管关系很好。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小张经常请李主管吃饭,还会给他送一些小礼品。
我开始明白,在这家公司,业绩并不是唯一标准。
但我不想改变自己的原则。
我相信只要业绩足够好,总会得到认可的。
第二个月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我的一个大客户,华龙集团的采购经理找到我。
「徐先生,我们公司准备扩大采购规模。」
「如果贵公司能给出更优惠的价格,我们可以签一个年度合作协议。」
这是个千万级别的大单!
如果能拿下来,不仅我个人业绩会有很大突破,公司的业绩也会翻倍。
我立即整理了详细的方案,准备向公司汇报。
但李主管听完后,表情很严肃。
「徐晨,这个单子太大了,不是你能处理的。」
「什么意思?」
「华龙集团是我们的重要客户,需要资深员工来对接。」
「我决定让小张来负责这个项目。」
我急了。
「李主管,这个客户是我开发的,他们指名要和我合作。」
「指名要和你合作?」李主管的语气有些讽刺。
「徐晨,你不会以为客户真的看重你这个人吧?」
「他们看重的是公司的实力和信誉。」
「换个人对接,结果是一样的。」
「但是——」
「没有但是!」李主管打断了我。
「这是公司的决定,你必须配合。」
「你可以协助小张做一些基础工作。」
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委屈。
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客户,眼看就要签单了,却被人摘了桃子。
但我忍了下来。
毕竟我只是个试用期员工,没有话语权。
接下来的一周,我协助小张准备方案。
由于我对客户需求更了解,方案的核心内容基本都是我写的。
小张只是在上面签了个名。
华龙集团很快就签了合同。
一千两百万的大单!
公司上下都轰动了。
王总专门开了庆祝会,当众表扬了小张。
「小张同志这次表现非常出色,为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
「公司决定给他一万元奖金,另外升职为高级销售经理。」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坐在角落里,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小张,心里五味杂陈。
会后,小张走到我面前。
「小徐,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协助。」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勉强笑了笑。
「你是个有潜力的年轻人,好好干,前途无量。」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像在安慰一个晚辈。
那一刻,我感到了深深的羞辱。
03
第三个月,我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因为华龙集团这个单子的事,我和李主管的关系彻底恶化了。
他开始处处刁难我。
分配给我的都是一些边缘客户,成交难度很大。
而且经常给我安排一些杂事。
「徐晨,你去把会议室打扫一下。」
「徐晨,这些资料需要复印,你去处理一下。」
「徐晨,有个客户投诉,你去回访一下。」
这些明明是行政部门的工作,却都推给了我。
我知道他是在故意报复,但只能默默承受。
最让我气愤的是,他开始在其他同事面前贬低我。
「徐晨啊,学历是挺高,但实际能力还有待提升。」
「年轻人嘛,眼高手低很正常,慢慢磨练就好了。」
「不过有些人可能不太适合销售工作。」
这些话传到我耳朵里,让我既愤怒又无奈。
但我没有放弃。
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我依然努力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客户资源,想方设法完成销售任务。
第三个月,虽然条件艰苦,我还是签了两个小单,业绩达到了40万。
虽然比前两个月差一些,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已经很不容易了。
试用期的最后一周,公司开始进行考核。
我满怀信心地准备着考核材料。
三个月来,我的总业绩是240万,在部门排名第一。
客户满意度也很高,没有任何投诉记录。
我相信这样的成绩足以通过试用期考核。
但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徐晨,很遗憾,你的试用期考核没有通过。」
人事部的小王拿着一份考核报告,表情有些尴尬。
「为什么?我的业绩明明是部门第一!」
「业绩确实不错,但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小王翻开报告,念了起来。
「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升。」
「与直属上级沟通不顺畅,经常质疑上级的决定。」
「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严重,不利于团队建设。」
「综合评定,不符合公司用人标准。」
我听完,差点笑出声来。
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小王,这个考核报告是谁写的?」
「是李主管写的。」小王的声音很小。
「他是你的直属上级,对你的情况最了解。」
我明白了。
从一开始,李主管就没打算让我通过试用期。
不管我的业绩多好,他总能找到理由把我开除。
「公司的决定就是这样,你还是准备交接工作吧。」
小王说完就离开了。
我坐在工位上,看着电脑屏幕,心情复杂极了。
三个月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
但我没有后悔。
至少我问心无愧,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公司的事。
下班的时候,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过来安慰我。
「小徐,这事太不公平了。」
「你的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公司这样做真是太过分了。」
「你放心,以你的能力,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感谢他们的好意,但心里很清楚。
在职场上,公平只是相对的。
有时候,能力并不能决定一切。
04
试用期最后一天,就是开头那一幕。
李主管当着所有人的面羞辱我,宣布我被开除的消息。
我收拾好个人物品,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离开了公司。
走出天宏科技大厦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
这栋三十层的写字楼,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高大。
我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的。
不是作为员工,而是作为他们的上级。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开始重新找工作。
但结果很不理想。
虽然我的学历和经验都不错,但试用期被开除的记录影响了我的求职。
很多HR听到这个情况,都会皱起眉头。
「为什么试用期没有通过?」
「是能力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我只能如实解释,但大多数人都不太相信。
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严重问题,公司不会轻易开除一个员工。
一个月过去了,我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积蓄越来越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改变了我的命运。
那天我在咖啡馆里投简历,旁边坐着一个中年男人。
他一直在观察我,最后主动过来搭话。
「小伙子,看起来你在找工作?」
「是的。」我点了点头。
「我叫陈志远,是智联创投的合伙人。」
他递给我一张名片。
「我刚才听到你在打电话,感觉你的想法很有意思。」
我刚才确实在和一个朋友通电话,讨论一些创业想法。
「您是说创业的事?」
「对,你能详细说说吗?」
我把自己的想法详细介绍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分析服务。
这个想法是我在天宏科技工作时产生的。
我发现很多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觉,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
如果能够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服务,一定会有很大市场。
陈志远听完,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想法很有前景,但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
「你有相关的技术背景吗?」
「我在国外学的就是数据科学专业,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而且我有几个同学现在在硅谷工作,可以请他们帮忙。」
我们聊了整整两个小时。
最后,陈志远表示愿意投资我的创业项目。
「我可以提供500万的天使轮投资。」
「但有个条件,你必须拿出一个可行的商业计划书。」
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500万!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陈总,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全身心投入到商业计划书的制作中。
我联系了几个在硅谷工作的同学,组建了技术团队。
又找了几个有相关经验的朋友,组成了运营团队。
大家都对这个项目很看好,愿意加入进来。
商业计划书很快就完成了。
陈志远看完后非常满意,当场签了投资协议。
「徐晨,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谢谢陈总的信任!」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05
公司取名叫「数智科技」,寓意用数据智慧服务客户。
我们租了一个不大的办公室,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最开始的时候,团队只有六个人。
除了我这个CEO,还有三个技术人员,一个运营,一个财务。
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激情,每天工作到很晚。
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都相信这个项目有巨大的潜力。
第一个月,我们主要在开发产品。
技术团队日夜不停地编写代码,构建数据分析平台。
我和运营人员则负责市场调研,寻找潜在客户。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的产品初具雏形。
这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分析市场数据,制定营销策略。
我们决定先找几个客户试用,收集反馈意见。
第一个试用客户是我以前的一个同学介绍的。
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电商公司,正在为营销策略发愁。
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月的免费试用服务。
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通过我们的数据分析,这家公司调整了营销策略,当月销售额增长了40%。
「你们的产品太厉害了!」
这家公司的市场总监激动地说。
「我们以前制定营销计划完全靠猜,现在有了准确的数据支持,效果完全不一样。」
很快,这家公司就签了正式的服务合同。
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后面的客户开发就容易多了。
口碑传播的力量非常强大,很多企业主动找到我们。
短短三个月,我们就签下了二十多个客户。
公司的营收也达到了200万。
这个成绩让陈志远非常满意。
「徐晨,你们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准备再投资1000万,帮你们扩大规模。」
有了这笔资金,我们迅速扩张。
团队规模从6个人增加到30个人。
办公室也从一间小房子搬到了一层写字楼。
产品功能越来越完善,服务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到了第一年年底,公司营收达到了2000万。
第二年,我们引入了B轮投资。
一家知名的投资机构给了我们5000万的投资。
这时候,数智科技已经是行业内知名的创业公司了。
很多媒体开始报道我们的成功故事。
我也被评为了「年度创业新星」。
但我没有骄傲,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知道创业路上充满了挑战,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失败。
第三年,公司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我们的客户已经遍布全国,包括很多知名的大企业。
年营收突破了5亿,团队规模也达到了300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行业内建立了很强的技术壁垒。
我们的数据分析算法领先同行至少两年。
很多竞争对手都想挖我们的技术人员,但都没有成功。
因为我们的团队氛围很好,大家都有主人翁意识。
而且公司给每个员工都配了股权,大家的利益是绑定的。
这一年,数智科技被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的创业公司」。
我们开始准备IPO,计划在明年上市。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
06
那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开会。
秘书小林敲门进来。
「徐总,有个电话找您,说是天宏科技的。」
天宏科技?
我愣了一下,这个名字已经三年没有听到了。
「您要接吗?」小林问。
「接吧。」
我示意暂停会议,接起了电话。
「请问是徐晨先生吗?」
电话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人事部的小王。
「小王?是我,有什么事吗?」
「徐先生,不好意思打扰您。」
「我们王总想约您见个面,不知道您有时间吗?」
王总?就是天宏科技的那个总经理?
「什么事?」我问。
「具体的事情,王总会亲自和您谈。」
「您看明天下午方便吗?」
我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好,明天下午三点,老地方咖啡厅。」
挂了电话,我陷入了沉思。
三年前被开除的时候,我发誓要回来报复。
但现在,我已经不再愤怒了。
经过三年的历练,我变得更加成熟。
我明白成功的最好报复,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
第二天下午,我准时来到咖啡厅。
王总已经在等我了。
三年不见,他看起来苍老了很多。
头发白了一大半,脸上也多了很多皱纹。
「徐晨,你来了。」
他站起来和我握手,表情有些尴尬。
「王总,您找我有什么事?」
我直接开门见山。
「是这样的,我想邀请你回天宏科技工作。」
我差点笑出声来。
三年前把我开除,三年后又要我回去?
「什么职位?」我问。
「CEO。」
王总的回答让我真正吃惊了。
「CEO?」
「是的,我年纪大了,想退休了。」
「公司需要一个年轻有能力的人来接手。」
「我考虑了很久,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沉默了很久,然后问:「为什么选择我?」
王总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这三年来,公司的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业绩一直在下滑。」
「很多老客户都流失了,新客户也很难开发。」
「而且内部管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我一直在关注你的发展,知道你创办的数智科技很成功。」
「说实话,当年让你离开是我们的损失。」
「现在我希望能够弥补这个错误。」
我听完,心情很复杂。
三年前,我被这家公司无情地抛弃。
三年后,这家公司又来求我回去。
世事真是无常。
「条件呢?」我问。
「年薪500万,外加公司20%的股份。」
「而且你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我不会干涉你的任何决定。」
这个条件确实很诱人。
但我还有一个疑问。
「李主管呢?」
我提到了那个三年前开除我的人。
王总的表情变得有些不自然。
「李志强已经不在公司了。」
「什么时候离开的?」
「两年前。」
「为什么?」
王总犹豫了一下,然后说:「因为业绩不好,被董事会解雇了。」
我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其实李主管的结局我并不关心。
我关心的是这个机会对我意味着什么。
「王总,我需要时间考虑。」
「当然,这么重要的决定确实需要慎重。」
「你考虑好了随时联系我。」
我们又聊了一些细节,然后各自离开。
回到公司,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几个核心同事。
大家的反应都很惊讶。
「老板,你不会真的要去天宏科技吧?」
技术总监小刘担心地问。
「我们公司发展这么好,为什么要给别人打工?」
「而且那家公司当年对你那么不公平。」
我理解大家的想法。
但我心里已经有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