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党员代表,后来都这样了?

0
分享至

“1921年7月23日深夜,陈潭秋压低声音嘱咐:‘窗户关紧,外头巡捕又在转悠。’”就在这样的警惕与紧张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悄然开场。十三名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围坐昏暗油灯旁,他们也许没想到,这张小桌子上摊开的议案,会把各自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会后第三天,代表们陆续离沪。有人踏火车北上,有人转道长江,有人干脆借回国探亲返日。十三条行迹,像散开的风筝线,各自缠绕进更汹涌的时代洪流。为了便于梳理,不妨先把他们分成三类:殒身者、背离者、曲折归者。这样的归纳并非简单标签,而是从无数档案和回忆录中抽取出的共同脉络。

最先付出生命代价的是山东人王尽美。1925年冬天,他被肺病拖垮,时年二十七岁。青岛医院病房里的那本《资本论》还没合上,工人们捐来的苹果却已发酸。紧随其后的,是贵州的邓恩铭。1929年在济南监狱,他用毛巾扎好领口,向行刑队高唱《国际歌》——两年后弹孔仍留在旧刑场的土墙上。何叔衡被围堵在福建山区,连中两枪时已是花白胡须;陈潭秋则在1943年的乌鲁木齐,被盛世才秘密枪杀,留下写给妻子的纸条:“守信仰如守生命。”李汉俊的结局也令人唏嘘,1927年冬,他在武汉被桂系枪队押往江滩,呼号中枪声齐响。五位“殒身者”,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信仰与生命在战火中捆成一束。



另一面,是让老党员最不愿提起的一页。周佛海、张国焘、陈公博三人,一次背离,步步沉沦。周佛海回日本后钻进“二十七年演变论”,摇晃到1924年干脆脱党。蒋介石手下,他当过财政部的大员;汪伪时期,更成了“南京维新政府”二号人物。1946年,被枪决的判决书写明:汉奸罪。张国焘的拐点也始于1924年被捕,假口供、假悔意,埋下了裂痕。1938年清明祭黄帝陵,他半途掉头西安机场,直接飞到武汉投靠国民党,随后隐身香港、漂往加拿大,1979年无声病逝。陈公博则在广州投靠陈炯明,1939年成汪伪政权“行政院长”,日本投降后被绞刑决议枪决,终年五十四岁。三位昔日“马列青年”,最终名字只能钉在审判庭的卷宗里。

剩下的五人,命运更为曲折。毛泽东与董必武,无需多言,从井冈山到北平城楼,他们今天成为史册里最清晰的注脚。包惠僧、刘仁静和李达则走过大弯路后又折返。包惠僧在大革命低潮期退党,辗转国民党部,1949年回到北京,十年后任国务院参事;刘仁静留学莫斯科时受托派思潮影响,被开除党籍,1987年八月,他是最后一位在世的一大代表,却因车祸离世;李达1923年退党,1952年毛泽东一句“老朋友该回来帮忙了”令他重返组织,晚年主持武汉大学改革,那本《社会学大纲》仍被多校课堂引用。



将十三个人摆在一张长表上,时间坐标清晰:1921年共赴上海,1925年王尽美病逝,1927年革命转折,1934年何叔衡突围失利,1938年张国焘叛逃,1943年陈潭秋牺牲,1945年汪伪瓦解,1949年七人仍在大陆,1957年包惠僧进入国务院参事室,1966年李达离世,1979年张国焘客死多伦多,1987年刘仁静车祸终章。线条纵横,却在1949年形成分水岭:信仰坚定者参与缔造新中国,动摇者要么付出代价,要么在历史的阴影中求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三位当年并没有“元老”“叛徒”这样的预设标签。1921年的油灯旁,他们在讨论党员缴纳问题、中央机构设置,争得面红耳赤,却还要压低嗓门防范巡捕。五个月后,上海法租界报道里那场名为“书报社集会”的警署询问记录,只留下寥寥几句:某等十三人,议论社会问题。没人知道,这十三个人会在二十八年后把中国推向另一种社会形态。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会场再被搜一次,命运可能已经改写。可历史没有如果。王尽美那本《资本论》、邓恩铭狱中写下的“为人类之解放而奋斗”,与周佛海在《中央日报》上刊登的“反共救国论”一起,构成了真实的年代切片:同一张合影里,有烈士,也有汉奸。国际共产主义、电讯报纸、托派论战、汪伪交易、延安窑洞、重庆谈判、北平解放,全被折叠进这张照片的时间光束。

研究者常说,一大代表的命运是中国革命缩影。殒身者告诉后人,理想可以坚硬到超越生死;背离者提醒后来人,信仰脆弱时,诱惑与恐惧随时侵入;曲折归者则证明,人在历史夹缝仍能回到正确的方向。十三个人,十三条路,没有人可以简单复制他们的轨迹,却有人在他们的故事里找到了选择的坐标。



今天翻阅中央档案馆那张黑白合影,照片后排右三的周佛海眉眼稚气,左一的董必武神色温和,中排王尽美微微佝偻,前排坐着李达、李汉俊。光影已泛黄,但轮廓依旧清晰。无论牺牲、背叛还是回归,他们共同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信仰和抉择决定一个人的最终站位。时间把细节打磨得愈发锋利,也让这十三条命运轨迹,成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不可绕开的节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1264文章数 121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