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强农论坛”在天津举办。韩部长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为根本遵循,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
![]()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 韩俊)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为 “农交会”,二十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大型农业展会,也是我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展会。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本届农交会举办“强农论坛”,正是紧紧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走好品牌强农富农之路而设立。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三农”政策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次“强农论坛”,围绕“塑造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展开深度交流研讨,旨在汇聚各方智慧,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强化农业品牌建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并以此激发消费市场潜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动能。
那实现强农富农目标要靠什么?塑造强农品牌有哪些好的经验?我们一起来从这场论坛上寻找答案。
![]()
提振农产品消费
是连着千家万户的基础问题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农产品消费是最刚性、最基础的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扩大农产品消费对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的通知,按照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提出一系列新举措。这一政策措施不仅关系亿万农民增收与城乡居民“菜篮子”升级,更为夯实内需基础带来利好。
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安徽省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促进农业升级、农品消费、农民增收,在信心提振、政策协同、环境优化等方面,努力体现安徽担当,做出安徽贡献。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在“强农论坛”上,从“串珠成链”强供给、“溢价增值”提品质、“出圈出海”拓市场、“跨界融合”建场景四方面,系统描绘了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蓝图。
![]()
(安徽省副省长 张曙光)
安徽雪花牛肉走进星级餐厅,霍邱鹅肝闯入欧洲市场,三只松鼠、恰恰食品成为亿万家庭的日常必备......在安徽,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既体现消费需求,也彰显民生温度。
所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关注消费新趋势,打造更多农产品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才能更好兴业富民。
![]()
从“量的满足”到“质的提高”
农产品品牌要强起来响起来
农业品牌是农产品的“身份证”,是农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强调“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现在的消费者也更愿意消费品牌农产品,因为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是信誉的凝结,具有重要的消费引领作用。
正如韩部长在“强农论坛”中所说,“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系正在加快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转变,我们要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因此,韩部长强调“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全方位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和保护。”
作为素有“鱼米之乡” 美誉的农业大省,江西省近年来始终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赣南脐橙、井冈蜜柚、泰和乌鸡、庐山云雾茶早已声名远扬,江西的特色农业正在实现从“小而美”“特而精”到“强而优”的升级。
江西省副省长张莹在“强农论坛”上围绕塑强农产品品牌分享了五大举措,一是筑牢产业根基,夯实品牌底座,二是加强多方联购,构建品牌体系,三是引育龙头企业,壮大品牌主体,四是拓展市场渠道,激发品牌活力,五是彰显社会责任,升华品牌价值。结合“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情况,张莹生动传递出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考察江西时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重要指示的坚定决心和有力实践。
![]()
(江西省副省长 张莹)
品牌是信用的背书,是对品质的承诺,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出台《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脱颖而出。“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10月10日,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公示,目前,已有32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纳入精品培育计划。
此次“强农论坛”围绕“塑造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的主题,还有部分企业代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畅谈品牌建设经验,谋划消费提振新动能。
伊利股份作为我国乳制品企业龙头代表,拥有深厚的渠道和消费者基础,如何顺应奶业发展趋势并提振奶类消费,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维在“强农论坛”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面对行业发展新阶段和消费市场新需求,中国奶业要围绕“提升供给、强化创新、拓展场景”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提振。当前,中国奶业正步入“品质定义市场、创新驱动发展、场景激活需求”的新阶段。只有把产业链做实、把价值链做高、把消费链做活,才能真正实现奶业的高质量发展。
![]()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王维进行主题分享)
作为苹果行业的领先者,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存宝分享了苹果品牌打造的经验,他认为,打造品牌,首要任务是建立严格的标准体系,以质量导向和标准规范引领生产,强调“足够好吃才能成就全球销量第一”的品牌理念,认为品牌价值不应局限于单一鲜果销售,要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传递出“品牌化+标准化”成为国产水果突围重要路径的创新思路。
![]()
(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存宝进行主题分享)
肉牛产业是保障民生、推动中国畜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内肉牛市场低位运行,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品牌是肉牛产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产业价值、助力产业纾困与破局的关键。作为国内牛肉品牌企业代表,在品牌建设方面,吉林省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淑红在“强农论坛”中分享了“桦牛”30年品牌之路的“三个根基”,一是科技破局,让品牌有“硬核实力”,二是标准筑基,让品牌有“信任底气”,三是联农带户,让品牌有“民生温度”。让我们明白农业是慢产业,品牌是慢工程。只要我们扎稳黑土地,把品质做扎实、把品牌做响亮、把乡亲带起来,农业品牌就一定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
(吉林省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淑红进行主题分享)
![]()
破解“钱从哪儿来”的难题
让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支农政策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金融支农服务覆盖面持续拓宽,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的质量和成效明显提升,有效破解“钱从哪儿来”的难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单位,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多方面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进行规划和部署。
金融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基金作为金融服务的一部分,是乡村振兴长期、可持续资金投入的重要支撑,其立足于“三农”主体,有效服务农业、农村、农民,起到了助力农业企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作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产业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受托管理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带动了一大批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在欠发达地区落地,增强了欠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在“强农论坛”上,国投创益围绕“助力品牌打造 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主题分享与交流,国投创益产业总经理宗礼楠认为,品牌是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消费升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牵引力,“品牌+消费”是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对于产业基金在乡村振兴中发力的方向,宗礼楠提出三点畅想,一是打造品牌农业新高地。重点聚焦县域主导产业,优化既有模式,构建韧性产业集群,努力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二是创新引导消费新范式。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消费,以服务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创新供给,推动生产与消费更好对接。三是创新机制保障新模式。优化社会效益评价体系,持续探索可持续的农企利益联结模式,坚持“产业+公益”双轮驱动,构建多元投入格局。
![]()
(国投创益产业总经理宗礼楠做主题分享)
相信未来,在政策的正确指引下,金融活水将持续润泽乡村沃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作为本届农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强农论坛”既是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导向的“风向标”,更是凝聚亿万农民智慧与社会力量的“集结号”。从“品牌振兴赋能产业升级”到“激活消费潜力助农增收”,这场思想的碰撞正为中国“三农”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期待未来,在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让农业品牌更具竞争力,让农村消费市场更具活力,让亿万农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记者 | 赵宁宁
摄影 | 陈 焯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杨 巍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科普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