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军事舞台历史上,你是否注意到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清朝的初期和晚期,大多由汉族将领唱主角,而在清朝的中期,则由满族将领出风头。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虽然以女真为主体的清朝军队的战斗力在初期确实非常强悍,但说实话,衰落的也非常快速。
从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这一阶段清朝军队中的女真族(也就是后来满族)将领大多骁勇善战,如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郎、豪格,几乎没有废物,个个拉出来单练,都能独当一面,碾压同时期明朝的很多将领。
![]()
但随着清朝的建立,直至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叛乱结束,这一阶段为清朝初期,大量女真满族将领开始贪图享受、腐朽堕落,很多汉族将领开始在清朝的军事舞台上唱主角,为清朝消灭南明的残余势力,为清朝在中原的统治站稳脚跟,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清朝初期军事舞台上的主角人物。
代表人物: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吴三桂、蔡毓荣、赵良栋、周培公等,其中大部分为原明朝的将领官员。
孔有德和耿仲明都是原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后,又投靠孙元化,结果又在吴桥搞兵变叛乱,搅得山东半岛不得安宁,最后虽然被明朝镇压,但孔有德和耿仲明被迫投靠后金,孔有德成为皇太极的得力助手,被封为恭顺王。
顺治年间,孔有德被封定南王,负责带兵进攻南明永历政权,后来在桂林之战中,被李定国击败,自杀身亡。
耿仲明投降后金后,被封为怀顺王,清朝建立后,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不久因为私藏逃人,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原为明朝广鹿岛副将。公元1634年正月航海归后金,被授总兵官,封智顺王。顺治年间封平南王,后驻守广东,成为清初三藩之一,公元1676年病逝。
洪承畴,明朝时期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在松锦大战中战败被俘投降清朝,公元1665年病逝。
![]()
吴三桂,明朝山海关总兵,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选择投降清朝,被封为平西王,曾带兵进入缅甸捉拿永历皇帝,并亲自处死永历帝,是清朝三藩之一,后选择叛乱称帝,公元1678年病逝。
以上几位均为明朝投降清朝的将领,但清朝初年也有非明朝降将的汉族将领。
蔡毓荣,辽东锦州人,漕运总督蔡士英次子,蔡士英为明朝官员,后跟随祖大寿投降清朝,而蔡毓荣则基本上没为明朝工作过,从小便跟随父亲成为清朝的官员。
顺治年间蔡毓荣任佐领,兼刑部郎中,任四川湖广总督。三蕃叛乱时,专任湖广总督,统兵迎战,平定三藩之乱立有战功,后封为云贵总督,授兵部尚书。
赵良栋(1621年-1697年),甘肃宁夏人,清军进入陕西时,赵良栋参加清军,平定米喇印、丁国栋起义有功,升游击。
公元1656年,赵良栋随经略洪承畴征讨云南、贵州,授督标中军副将,升云南广罗总兵。
三藩叛乱时,赵良栋任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负责率兵镇压叛乱,成功的镇压叛乱,平定云南。公元1697年病逝。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湖北荆门人,自幼丧母,后成为州城小吏,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
![]()
但吴三桂的三藩叛乱后,清朝已经在中原站稳脚跟,不需要汉族将领们为他们卖命,而清朝统治者们也开始对汉族将领们猜忌怀疑,所以从三藩之乱后,汉族将领便不再被清朝皇帝们所重用,女真满族将领开始在清朝的军事舞台上重新出风头,当主角。
从吴三桂三藩叛乱结束到乾隆嘉庆时期,是清朝的中期,这个时期清朝的历次战争中出尽风头的大部分都是满族将领,如:萨布素、费扬古、胤禵、傅恒、阿桂、兆惠、海兰察、福康安。
富察-萨布素(1635年-1705年),第一次雅克萨之战的清军主将,后跟随康熙出征葛尔丹。
董鄂-费扬古(1645年-1701年),顺治帝孝献皇后董鄂氏之弟,参加过平定三藩的战役,后参加征讨葛尔丹的战争,立有战功。
爱新觉罗-胤禵(1688-1755),康熙的十四子,骁勇善战,参加过平定西藏的战争。
富察-傅恒(1722-1770),乾隆十三年(1748年),傅恒署理川陕总督,经略金川军务,降服莎罗奔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
![]()
章佳·阿桂(1717—1797),参加过大小金川战役、平定大小和卓战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乌雅-兆惠(1708-1764),参见过平定准噶尔之战、平定阿睦尔撒纳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海兰察(?-1793),严格意义上,海兰察是鄂温克族人,海兰察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两次出征缅甸,参加大小金川战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翻越喜马拉雅攻打廓尔喀。
![]()
富察-福康安(1754-1796),傅恒之子,参与或指挥了乾隆中后期的几次重大战役,功勋卓著。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及工部尚书、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
从康熙中期到雍正、乾隆、嘉庆,期间清朝军事舞台上的将领,几乎为清一色的满族将领,稍有知名度的的汉族将领是岳钟麒和杨遇春
从清朝鸦片战争始到清朝灭亡,这一时期,清朝频繁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农民起义不断,这一时期汉族将领又开始充当主角。
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大汉族军事集团
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都崛起于太平天国时期,因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闻名。
其中湘军的名将,如罗泽南、鲍超、杨岳斌、彭玉麟
楚军名将,如:刘典、黄少春、王开琳、蒋益澧、刘锦棠
淮军名将,如:刘铭传、潘鼎新、丁汝昌、张树声、聂士成。
后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中更是出了一大群汉族将领。
由于满族将领在对付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时表现得一塌糊涂、腐朽不堪,清朝被迫重用汉族将领和官员对付农民起义军,而满族将领则彻底沉沦,成为旁观的过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