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位才华横溢、温柔坚定的音乐创作者,是用旋律讲述生活、用影像记录世界的温暖存在。她走得太快,快到连最亲近的朋友都未曾察觉;她却也走得很慢,慢到在生命尽头告别信中,他们引用了她最爱的歌词,送别她:“带着你宽大的心,照亮每个地方,多希望你能带我去飞翔……”此刻读来,每一个字,都是眼泪的重量。。
黄小玫出生于中国台湾,自幼便展现出对声音的敏锐与对旋律的执着。父母虽非专业音乐人,但极重视女儿的艺术启蒙,家中常年回荡着古典、爵士与民谣的混合音符。黄小玫4岁学琴,10岁创作第一首钢琴曲,音乐对她而言,从来不是课业之外的兴趣,而是内心的表达方式。中学时期,她便以清澈高音与极强的节奏感在校内外小有名气。与同龄人不同的是,黄小玫的梦想并不止于当明星,她想成为一个“能写歌、能制作、能表达世界观”的完整音乐创作者。那种不愿将创作交由他人打磨的坚持,在她年少时就已显露。于是在纽约的四年,黄小玫白天沉浸在社会学和文学课中,晚上在地铁站弹琴练嗓,假期还赴日本东京大学交换一年,研究城市影像与音乐传播。硕士阶段她返回台湾大学攻读公共卫生,研究方向是“健康政策与文化沟通”,很多人意外她的跨界,可正是这些看似偏离舞台的经历,成就了黄小玫后来作品中对人性、社会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可到了凌晨三点,黄小玫从一场梦中惊醒,睡衣已经湿透,后背全是黏腻的汗水。她起身去洗手间换衣服,镜子前的她眼神倦怠,鼻翼浮肿,连眼下都隐隐发青。但第二天一早,黄小玫还是照常出现在录音棚,声音比平时沉了一点,鼻音也更重了。制作人关心地问她要不要请假,但她挥挥手说:“不录今天就来不及剪了。”于是她喝了两包退烧药,又灌了三瓶温开水,一边按着鼻梁一边听着回放,不时做着修音笔记。中午时,黄小玫突然觉得一阵晕眩袭来,只好靠在椅背上闭目休息。
休息过后,低烧似乎退了一点,鼻子也通了些,她松了口气,自我安慰:“应该是这几天太累了。”回到家,黄小玫按朋友的建议熬了红枣姜汤,洗了个热水澡后早早睡下,想着多休息几天就好了。接下来的两三天,她的症状略有缓解,甚至还能抽空剪出一条预告片发到社交平台。于黄小玫也就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继续忙工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