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水悠悠,映照千年儒林文脉;菊香阵阵,装点全椒秋日风华。10月18日,全椒菊博园盛大开园,“花漾全椒·花语奇遇”赏菊嘉年华同日启幕。从10月18日至11月17日,全椒菊博园菊花博览馆展览、周末乐队表演、国风巡游、非遗市集、非遗手作、花海写生、儿童舞蹈大赛、围炉煮茶、集章打卡等活动将持续上演,打造全新的农文旅科教商融合新场景,为游客提供可观、可游、可学、可玩的沉浸式体验。
![]()
全椒菊博园户外花海。晋冬梅 摄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征着高洁、坚贞与淡泊。全椒,作为古典文学巨著《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与菊花的气韵可谓相得益彰。
据悉,全椒菊博园占地约260亩,是全椒县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携手打造,集科研示范、文化展示与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旅园区。园内户外花海与各功能区集中展示约两千种、三万盆菊花,色彩层叠、造型各异,让人仿佛置身于菊花的世界。开园首日,园区人气火爆,花神巡游、NPC对诗、潮流市集等活动吸引了来自南京、滁州、合肥等地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打卡、选购。现场花海、人流、乐队、巡游交织成秋日最美的画卷。
活动当天,菊花博览馆主题展设置了“儒林千菊”“菊韵流芳”“菊崖织锦”“菊映千年”四大展区,以及菊颂风华展示区和游客休憩区,以菊为媒,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咏菊的诗画佳作、讲述全椒文脉与自然之美的绝妙融合。有的将《儒林外史》中的文学场景转化为菊艺布景;有的以造型菊为主题,通过巧妙的山水造景,生动呈现了全椒独特的地理风貌,绘就一幅灵动绚丽的“襄水环清”现代画卷;有的围绕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构建“非遗活态传承+菊艺场景重构”的复合型展示空间……
![]()
全椒菊博园菊花博览馆。晋冬梅 摄
此外,全椒菊博园另一些主题展区也是精彩纷呈。在“山水相滁 宁墨长卷”主题区,以“山水相依,文脉共融”为设计理念,以一幅舒展的画卷为载体,巧妙融合滁州的醉翁亭、琅琊山,与南京的长江大桥、现代地标紫峰大厦。画卷中间,滁河与长江蜿蜒流淌,最终交汇合一。通过各色菊花穴盘苗的细腻铺陈与色彩勾勒,生动展现了两座城市地理相连、文化相融的深厚情谊。在“江淮古今,融合之境”主题区,徽派的马头墙与全椒的笔峰塔相映成趣、与太平桥和谐对话。这两组搭配,再辅以传统菊花与造型菊精心布置的花境,一个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打卡点便跃然眼前。
活动现场,游客们在花海间拍照打卡,菊香弥漫的空气中洋溢着金秋的喜悦。“今天不仅是看花,更像是走进了一个美丽、鲜活,充满文化气息与时尚魅力的花之国。”来自南京的游客王女士说。
![]()
各种造型的菊花引得游客尽情观赏、拍照。计成军 摄
本次活动由全椒汇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深度参与指导,以科研赋能文旅。南农大在菊花育种、品种保护、科普教育等方面为园区提供了科研支撑,使全椒菊博园不仅是一处观赏胜地,更是一座兼具科研、生产、教学与文化价值的菊花产业平台和综合性农业科技基地。
“展出的品种大概有2000种,其中切花菊1100种,还有传统菊、地被菊,以及一些功能性菊花,包括茶用、药用、食用的一些品种。这个基地主要是做新品种繁育,包括切花菊选育,既有本土品种,也有不少引自欧美、日本的优秀品种。”南京农业大学全椒菊花基地主任张涛说。
“全椒菊博园将不止于一场秋日的盛放。在科研上,我们将深耕菊花新品种与新技术的研发,建设国家级菊花种质资源库,从源头推动产业革新;在运营上,我们将拓展四季业态,打造品牌节庆与文创IP,实现从‘一次游览’到‘持续体验’的跨越。最终构筑一个集技术输出、人才培养、品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科技之菊、产业之菊、文化之菊在这里绚烂绽放。”全椒汇科集团菊博园项目经理侯耀说。
![]()
小学生在“花海”里写生。计成军 摄
“花漾全椒·花语奇遇”赏菊嘉年华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文化体验与生活美学的双重旅程,让游客在金色花海中,遇见自然、遇见文化、遇见生活的诗意。全椒菊博园渐成长三角地区游客秋日赏花的首选目的地,园区将深度挖掘菊花的文化价值,打造全椒农文旅科教商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来源:安徽日报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高 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