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文 /林鸿东
昨晚,收到庄燕北兄信息:
“一位故旧老友,偶然在石码一家旧物店觅得一枚旧印章,竟是家父昔日化名之一——‘庄侨生’。可惜,不是那几封极具纪念价值的家书。若旧信能重现,该多好……唉,或许只是梦想罢!”
原来,燕北的友人陈声亮,日前在一家旧物店中发现了一枚双头印章。印泥落纸,一头是“林守准印”——那是燕北母亲的名字;另一头,则是“庄侨生印”。陈声亮立刻意识到,此印与庄家有关,当即购下,并告知燕北。
燕北之兄燕南,反复端详后确认,这正是那个特殊时期,家中所流失的旧物之一。“庄侨生”,乃是其父庄少萍从事地下工作所用的十几个化名之一。之前,我撰写的文章中,曾提及庄少萍化名“庄诚安”担任华声通讯社记者。
“庄侨生印”的悄然重现,让兄弟二人心中萌生了一丝微光——是否那几封随印章一同消失的家书,也有重见天日的一日?其中一封,庄少萍曾写道,他将自香港返厦,“准备要为多数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
若石码一带,有人收藏包括这封家书在内的庄家旧物,不妨联系“鹭客社”。让庄少萍传奇经历的更多细节浮出时光的水面,不被岁月湮没。
庄少萍简介:
在漳州龙海石码古城的浸水埕小巷,曾走出一位传奇人物——中共地下党员、抗日英雄、谍战英雄、厦门烈士庄少萍。1949年10月16日,厦门解放前两小时,他被国民党特务绞杀于厦门港第二监狱,年仅37岁。
庄少萍1912年生于漳浦一贫苦农家,幼年被卖至石码,13岁辍学谋生。1932年红军进驻石码时,他毅然加入共产党并投身革命。此后十多年间,他受中共南方局领导,辗转重庆、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用十多种化名,以宪兵、记者、商人等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其夫人回忆称他甚至曾潜伏于重庆中美合作所。
抗日战争期间,庄少萍在闽南组织“江东抗日游击队”,发动群众开展抗日宣传与锄奸行动。其英勇事迹在石码一带广为传颂,如曾在石码新洲尾伏击汉奸。
1949年初,因遭军统追捕,庄少萍转移至香港,化名“宗守诚”,以失业海员身份潜伏于九龙荔枝角,将住所作为地下联络点,传播进步思想,发展青年投身革命。他通过投稿《周末报》维持生计,并借记者身份搜集情报。
同年9月,庄少萍奉命返厦,以《中央日报》《侨世日报》记者身份成立“五四小组”,冒险转移上百名党员与进步人士。为掩护身份,他接妻儿来厦同住。然而不久后,他在厦门大学执行任务时因叛徒出卖被捕。狱中遭受酷刑,双脚被打断,门牙被敲落,仍坚不吐实。10月16日壮烈牺牲,与刘惜芬等17位烈士合葬于狱中。后遗骨迁葬厦门虎园烈士陵园。
厦门解放后,庄少萍被追认为“新中国的奠基石”。
![]()
庄少萍烈士
![]()
庄诚安也是庄少萍生前化名之一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