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言联璧》的“处事类”中有这样一句话:“无事之时,常自省察此心,谨慎如临大敌;有事之际,则需放下包袱,坦然如处平常。在平静中预知变数,方能避免意外之祸;在纷扰中保持冷静,才能化解危机之困。”
![]()
《格言联璧》
这段警句既蕴含着中国古人应对世事的深邃智慧,又巧妙回答了本文标题中的二个问题。下面将列举历史故事对它进行深刻解说,希望大家喜欢并指正。
一、春秋战国时期,晏婴出使楚国的故事
这段警句的精髓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晏婴出使楚国的故事便是绝佳注脚。当齐景公派遣身材矮小的晏婴出使楚国时,楚王刻意在城门旁开凿五尺小洞羞辱来使。晏婴立于城下淡然道:"出使狗国者方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此言一出,楚人愕然,只得开启正门相迎。
![]()
晏子使楚图
宴席间,楚王故意押解齐国盗匪示威,并且污蔑齐国易出盗贼,晏婴不慌不忙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妙喻,指出楚地水土使人善盗。这番应对,正是"无事常自省,有事如平常"的生动实践——晏婴平日精研外交辞令,临事又能举重若轻,终使楚国自取其辱。
二、在诸葛亮身上体现得更为系统
这种处世哲学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身上体现得更为系统。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前夕,在汉中整军经武长达两年。期间他每日"夙夜忧叹",亲自校验军械、考核将士,甚至发明木牛流马解决粮运难题。这种"无事如临大敌"的谨慎,使得蜀军虽偏居一隅,却能在街亭之战前势如破竹。
![]()
诸葛亮剧照
而当马谡丢失街亭导致全线崩溃时,诸葛亮临危不乱,以西城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演绎了"纷扰中保持冷静"的至高境界。史载他焚香操琴时"笑容可掬",这份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气度,正是长期修心的结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评点此事道:"诸葛武侯平生谨慎,故危难之际能作非常之谋。"
三、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宦海沉浮,深刻诠释此格言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宦海沉浮,更彰显此格言的人生指导价值。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担任秘阁校理时,每日退朝后必"自省日间言行可有过失"。这种修身习惯让他在仁宗废后风波中,能敏锐预见"中宫动摇,非社稷福"的政治风险。当多数官员噤若寒蝉时,他毅然上书直谏,被贬睦州仍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语。
![]()
范仲淹画像
庆历新政期间,面对保守派攻讦,范仲淹写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在政治风暴中保持"坦然如处平常"的心态。这种修养功夫,源自他青年时期"断齑画粥"的苦修,正如清代曾国藩所言:"凡成大事者,必先于无事时炼得此心不动。"
四、用明代海瑞的为官之道,来诠释这一哲理
明代海瑞的为官之道则从另一维度诠释了这一哲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海瑞任南平教谕时,每日清晨必对镜自省:"今日可有不端言行?"这种近乎严苛的自律,使得他后来任户部主事时,能精准预判嘉靖皇帝崇道荒政的恶果。当满朝文武阿谀逢迎之际,他备好棺材上《治安疏》,痛陈"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
海瑞形象画
可在诏狱酷刑面前,海瑞却背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诗句,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种"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气概,恰是平日"如临大敌"般修身的自然结果。王世贞在《弇州史料》中记载,海瑞罢官回乡时仅余俸银二十两,其清贫至此仍每日记录《自警录》,可谓将此格言践行至极致。
五、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将此智慧妙用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
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的经历,更展现此智慧在军事领域的妙用。同治五年(1866年)平定捻军时,左宗棠每驻军必先"相度地势,详察民情",这种日常的缜密准备,使他在灞桥之战中能预判敌军动向。当突然遭遇暴雨导致火药尽湿的绝境时,他反而下令擂鼓呐喊,利用对地形了如指掌的优势,指挥士兵以白刃战反败为胜。
![]()
左宗棠像
左宗棠晚年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时,面对阿古柏军队与沙俄威胁,在军帐中从容写下"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对联,正是"有事之际放下包袱"的最佳写照。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特别比较二人用兵风格,指出左宗棠"每于无事时做有事想",故能建不世之功。
六、结束语
这些历史镜鉴揭示出,《格言联璧》的智慧实为动态的处世辩证法:日常修省如同铸剑,需要"如临大敌"的专注淬炼;临事决断则似亮剑,贵在"如处平常"的从容不迫。
宋代理学家程颢"主敬涵养"的功夫论,王阳明"事上磨练"的实践观,都可视为这一智慧的哲学注脚。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既强调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又注重举重若轻的心理素质的处世哲学,依然闪耀着穿越时空的光芒。
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所言:"中国人最高的人生理想,不在做惊天动地的事,而在能于惊天动地时不失其平常心。"这或许就是这句格言留给后世最珍贵的启示。如您有同感欢迎交流!
![]()
国学经典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