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沈阳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余孝礼
余孝礼,又名余学礼。河南省光山县浒湾乡(今属新县)李寺村人。1916年生。少年时失去父母,跟着祖父长大。
1928年4月,吴焕先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鄂豫边区柴山保(今新县陈店乡)一带建立根据地,余孝礼约村里十几位伙伴秘密投奔该军,被分配到弦南区赤卫队工作。参加白沙关“万人暴动”。1929年,余孝礼加入共青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余孝礼参加红军,任红军第一军三十一师战士、班长,红二十五军排长、连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开辟创建和反第一至第四次“围剿”作战,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参加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余孝礼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党总支书记、第二二四团政委。参加了劳山、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战斗。
![]()
余孝礼的故乡李寺村余湾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余孝礼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1938年秋冬间,余孝礼奉命赴豫鄂边区,任新四军信阳挺进队一大队教导员,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鄂中游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七团队政委。参加开辟四望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余孝礼任新四军第五师第二游击纵队参谋长,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政委,第五师十四旅四十二团政委、第四十四团政委,第十三旅第三十七团政委,特务团团长。参加了巩固发展鄂豫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
1938年8月在延安欢迎徐海东归来。二排左四徐海东,左六余孝礼。
抗日战争胜利后,余孝礼任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第二纵队作战科科长,江汉军区警卫团团长,鄂西北行署第一专署白竹平中心县指挥部指挥长,中原独立旅干部大队大队长,江汉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洪山军分区参谋长,湖北军区襄阳军分区参谋长,第五十军一四八师副政委。参加了中原突围。
新中国成立后,余孝礼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五十军一四八师副政委、第一四九师政委。率部参加了第一至四次战役、机场修建工作和攻占敌岛作战。回国后,余孝礼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干部管理部部长、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
1955年,余孝礼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了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在革命战争年代,余孝礼曾五次负伤,三次荣立战功。
1957年12月11日,余孝礼在北京病逝。时年42岁。骨灰安放于八宝山公墓。(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等改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