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巷尾的“老陈面馆”开门三年,每天早上六点准时飘出葱花香味。老陈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围裙,手底下的面条抻得又细又匀,脸上却总没什么笑,只有给常来的小学生多加个荷包蛋时,嘴角才会弯一点。
熟客都知道,老陈以前不是这样的。
五年前,老陈还叫陈阳,在工地当包工头,手里有几个小钱,心也热乎。那时候他处了个对象,叫莉莉,天天盼着攒够钱就结婚,连新房的瓷砖颜色都跟莉莉商量好了——要米白色,显亮。
直到订婚宴前三天,他揣着刚取的十万彩礼去莉莉家,却在小区楼下看见莉莉挽着个穿西装的男人,笑盈盈地进了珠宝店。他跟过去,听见莉莉娇声说:“陈阳那傻子,还真以为我要跟他结婚?他那点钱,连这钻戒的零头都不够。”
陈阳攥着装彩礼的信封,指节捏得发白,最后没上前,默默回了工地。第二天,他把攒的钱分给了跟着他干活的兄弟,自己卷了铺盖回了老家,再后来,就开了这家小面馆,没人再听过他提“结婚”两个字。
有回下雨,邻街的王婶来避雨,看着老陈一个人收拾碗筷,忍不住劝:“小陈啊,你也才三十五,总一个人过不是事儿,我给你介绍个姑娘?人老实,会过日子。”
老陈正擦桌子的手顿了顿,摇摇头:“不了王婶,我这样挺好。”
王婶叹气:“你是不是还想着以前的事?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是记仇,”老陈把抹布晾好,声音轻得像雨丝,“就是怕了。以前总觉得掏心掏肺就能换来真心,结果摔得太疼。现在这样,每天煮面、收钱,不用琢磨谁是不是真心,也不用怕再被人骗,清净。”
话是这么说,老陈心里也不是没软过。有次面馆来了个姑娘,叫晓雨,总来吃番茄鸡蛋面,每次都坐在靠窗的位置,安安静静的。有回晓雨忘带钱包,老陈摆摆手说“下次一起给”,姑娘却第二天特意多带了瓶自己酿的杨梅酒,说:“老板,谢谢你,这酒甜,你试试。”
后来晓雨来得勤了,有时会帮老陈收收碗筷,看见小学生打翻了汤,还会主动递纸巾。老陈发现,晓雨跟莉莉不一样,她看他的时候,眼神里没有算计,只有温和。
有天晚上关店,晓雨没走,站在门口等他:“陈哥,我知道你心里有坎,我也没急着要怎么样。就是觉得,你做的面好吃,人也实在,要是你愿意,咱们可以先当朋友,慢慢聊。”
老陈看着晓雨手里拎着的保温桶,里面是刚煮好的茶叶蛋,冒着热气。他想起以前莉莉总嫌他身上有工地的灰,而晓雨却从没说过他围裙上的面汤渍。
那天晚上,老陈没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跟晓雨在面馆门口聊了会儿天。晓雨没提他的过去,只说自己喜欢养花,还说要是面馆门口种点向日葵,肯定好看。
老陈看着路灯下晓雨的笑脸,心里那道结了五年的疤,好像悄悄松了点。他没答应,也没拒绝,只说:“明天我煮面,给你多加个茶叶蛋。”
第二天早上,老陈的面馆门口,多了一盆刚买的向日葵,朝着太阳,开得正好。他还是没提“结婚”,但擦桌子的时候,嘴角的笑意,比以前多了点。
老陈知道,他可能还需要点时间,才能完全放下过去。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孤独是最好的保护色。或许有一天,当他确定眼前的人能让他觉得踏实、可靠,能让他再敢相信“真心换真心”,他会愿意把面馆的窗户擦得更亮,再添一副新碗筷——毕竟,谁也不是天生就喜欢孤独,只是怕再次受伤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