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可以由公安机关决定,也可以由法院或者检察院作出决定。
不同单位作出的取保候审决定的结果不一样。
从实务中来说,如果取保候审是由检察院做出的话,那么大概率会被宣告缓刑,甚至处以更轻的刑罚。
![]()
如果是由法院作出的话,那么最大的可能性有二:要么会被宣告缓刑,要么是拟判决的刑期已满。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一下,有兴趣的同学用两分钟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1.取保候审并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
一旦涉嫌刑事犯罪,很多人追求的都是取保候审。
这主要是因为取保候审与刑事拘留和逮捕不同,可以相对自由,不怎么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只需要耐心的等候审理就行了。
但是,取保候审也是一种强制措施。
在取保候审期间,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主要是不能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未经许可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
一旦有违反上述情节的行为,那么非常有可能会被决定予以收押的。
如果运气比较好,情节比较轻的话,有可能只是没收保证金,然后需要重新缴纳保证金。
2.如果公安机关作出取保候审决定,那么基本上有3种可能
第1种是犯罪情节较轻,已经与被害人达成了和解,最终宣告缓刑的可能性大。
第2种是可能会被判处拘役,比如最常见的危险驾驶罪。
第3种就是证据不怎么好了。这是有可能被撤销案件或者宣告无罪的。
另外,还有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就是监视居住。
但这个与取保候审不一样,监视居住适用于那些本来应当刑事拘留、应当予以逮捕的人,由于不符合收押条件而监视居住。
3.检察院决定的情况
公安机关在刑事拘留以后,必须在刑事拘留期间届满前,作出是否改变强制措施或者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决定。
如果公安机关在刑事拘留期间直接作出决定改变为取保候审,那么就存在上述三种可能之一了。
但是如果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检察院审查以后决定不予逮捕,那就存在另外的可能了。
一种是检察院认为绝对不构成犯罪,也就是绝对无罪。这会同时建议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听从建议。
第二种是检察院认为犯罪情节较轻,采取取保候审,同时不至于发生社会危险。这种非常有可能被宣告缓刑,甚至认为犯罪情节轻微被免予起诉。
第三种是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这时候一般都会再附一个补侦提纲,要求公安机关继续补充侦查。
而如果检察机关在批准逮捕以后,自行做出改变为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的决定,那么至少是要被宣告缓刑了,甚至会免予起诉。
3.如果是由法院作出决定的,那么有如下3种可能。
一种是可能会宣告缓刑。这是概率最大的。
第2种是拟判处的刑期已满。
第3种是案件可能涉嫌无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