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2年的北京功德林的学习室里突然响起一声脆响,众人闻声看去,原来是军统少将董益三给了曾经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经金戈铁马纵横沙场的黄埔名将,另一位是在军统中大名鼎鼎的王牌特工。他们如今都是在功德林监狱中进行改造的学员,为什么会在这里煮豆燃豆萁互相伤害呢?
![]()
煮豆燃豆萁
说起来,董益三和黄维这两个人之前并没有什么太多交集,他们一个是军统特务,一个是国民党王牌兵团司令,这种不同的身份并没有什么机会结怨,之所以会有这次耳光冲突,恰恰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在功德林监狱中学习改造中形成的。
董益三和黄维,这两个不同的人在功德林里活成了两个极端。
![]()
董益三是军统出来的,特工出身的他最懂得看清形势,他进了管理所就安安分分配合改造,当上学习小组组长,思想汇报写得比谁都认真,活脱脱一个“积极分子”。
可黄维不一样,他是黄埔一期出生的将领,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都是土木系中非常重要的将领。黄维虽然进了功德林监狱中,为了表现自己忠心,连胡子都不肯刮,还公开说改造政策是“骗人的”。
![]()
于是这两个人,一个求稳,一个死扛,这俩人凑在一块儿,就像水火碰见,早晚要爆炸。
为何结怨
在当时的功德林监狱中,战犯们按小组学习,天天要检讨思想、学政治,谁要是不配合,整个小组都得受影响。
董益三作为组长,时刻盯着大家的学习进度。然而小组中的黄维偏偏不买账,开会的时候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就抬杠,搞得整个小组的学习都停滞不前。
![]()
所以说由于黄维的行为耽误了不仅仅是自己的学习进度,甚至于影响了整个小组的表现,这一点是董益三无法接受的。
有一回小组再次展开了学习会,黄维突然站起来替蒋介石说话,还把新中国的银行和“四大家族”的银行混为一谈。黄维的表现和态度这一次让整个小组都相当不满意,于是作为组长的董益三也格外生气。
小组长董益三让黄维写检讨,黄维倒是也不争辩,他提笔写了句“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
黄维的这句诗这种态度明摆着讽刺同组的人。董益三看到这纸条,憋了好久的火一下子就窜上来了,于是抬手就给了黄维一记响亮的耳光。
风云后续
至于当时具体怎么打的,不同人回忆的版本还不一样。比如沈醉说就是俩人单挑,董益三先动手,黄维想还手,被梁培璜拉开了。而黄维自己却说是“被一群人打”,还有第三方说,是梁培璜先推了黄维一把,董益三才补的耳光。不管细节具体如何,这一记耳光也成为了功德林监狱中的一个传奇。
![]()
功德林监狱的处理颇有意思,他们认为黄维乱说话肯定不对,但董益三动手打人,也是落后行为。
这话一出,就把董益三给整不会了,他原以为自己“维护秩序”会受表扬,结果挨了批评。黄维虽然还是不服气,可之后也不得不跟着参加学习了。这处理方式也显示出了我们的改造方式,不管你是“积极分子”还是“顽固派”,动手肯定不行,关键是要从思想上转过弯来。
![]()
后来董益三1960年就被特赦,黄维却等到1975年第七批特赦才出来。有意思的是,晚年他俩都成了文史专员,一起整理史料、写回忆录,当年的恩怨早就淡了。黄维晚年常说“当局待我不薄”,董益三也在书里老老实实写了当年改造的经历。从动手打架到坐在一起写回忆,这几十年的变化历久弥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