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晒眼皮防治近视”的短视频,也有家长跟风让孩子尝试。但眼科医生提醒,“晒眼皮”对近视的疗效未经过临床验证,如果盲目跟风很可能适得其反!
网络上所流传的“晒眼皮”疗法,指的是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让孩子在闭眼状态下,面对太阳晒5至10分钟。这一所谓的“疗法”声称能够吸收天然红光并作用于眼睛,进而缩短眼轴,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
甚至有网友发帖宣称,只要坚持“晒眼皮”,短则一个多月,长则大半年,两三百度的近视度数就能完全恢复。如此看似简单的操作,真的能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有没有科学依据?真的能治疗近视吗?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教授 关孟:“如果我们要证明晒眼皮能治疗近视有效果,就必须进行实验。实验包括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对照的、多中心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只有有了这些实验数据,我们才能更好地验证晒眼皮是否对近视防控有一定的效果。”
![]()
医生介绍,红光照射确实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一种措施。但大家晒眼皮时所看到的“红光”,并非光谱意义上的红光,而是阳光照射下血液透出的颜色。这种光并不能降低近视度数,更无法缩短眼轴。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教授 关孟:“我们看到的红光,有可能是在闭眼时血流经过眼睑,透过眼睑呈现出一层红色。这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红光。”
![]()
医生表示,晒眼皮可以被视为一种户外活动,可以适当尝试。但在体验时,青少年需要闭上双眼,且应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这两个阳光较为温和的时段进行。时间应控制在十分钟左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教授 关孟:“闭着眼睛,避免强光的直射。长时间强光的直射会造成眼睛的损伤,比如日光性的眼炎、日光性的视网膜炎,以及黄斑的损伤等有害情况。”
![]()
据了解,近视防控需要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减少糖分的摄入,写作业以及看书时要注意用眼距离和时间。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教授 关孟:“我们现在推崇的是‘二十、二十’原则。就是在孩子看书二十分钟左右时,要进行远眺;看五米以外距离的物体,长达二十秒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防控近视的手段。”
医生介绍,目前户外活动是公认的最安全、有效且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之一。相比晒眼皮,不直视太阳的户外活动对孩子来说更安全,且控制近视的作用可能更好。
![]()
为什么户外活动有助防控近视?
第一,刺激多巴胺分泌。视网膜在自然光刺激下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如同 “眼轴生长刹车器”,能抑制眼球过度拉长(眼轴增长是导致近视的核心机制)。
第二,动态光线调节。自然光并非恒定不变,从树荫下的斑驳光影到云层间隙的强弱变化,光线的波动能锻炼眼球调节肌肉(睫状肌),就像给眼睛做“健身操”,增强其看远看近的灵活度。
第三,促进维生素D合成。阳光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 D,进而促进钙等矿物质吸收,这些营养素是巩膜(眼球外层 “保护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强眼球结构稳定性。
第四,视远机会增加。户外开阔的视野迫使眼睛频繁看远,打破了室内近距离用眼(如看书、写字)的“紧绷状态”,每一次远眺都是对睫状肌的放松。
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儿童青少年每日至少1小时中高强度户外活动;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明确要求,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且光照强度需超过1000勒克斯(理想值为3000~5000 勒克斯)。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潘华梅
编审:李菁
终审:李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