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爱是凝聚!浙大管院为服务西藏新建“重要枢纽”!

0
分享至


“服务西藏”

ZJUSOM

“母校教会我‘不安于现状’,

从基层公务员到企业管理者,

这份底气始终支撑着我。”

“希望能建立一个平台,

把散落在高原的浙大管院人

凝聚成一股力量,

既为校友互通资源,

也为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过去数十年来,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培养的

200余位西藏校友

接续扎根在西藏基层与各行各业,

以“服务国家战略所需”的坚定信念,

持续推动着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但前行的路上需要

“引领者”与“战友”,

带着对母校与昔日同窗的牵挂,

他们在今年年初向学院表达了

想要开设西藏校友联络点的热切期盼。

西藏班校友是学院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更是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

中坚力量。

作为高度重视校友资源

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管理学院,

浙大管院迅速安排联络点筹建工作,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今日下午,

校友们的“期盼”终成现实

——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管理学院分会

正式成立!


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管理学院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聘任仪式

从这一刻起,

母校的师生们

与散落在雪域高原的西藏班校友们

将紧密联结、深情凝聚,

从信息共享、发展共议到项目共创,

为60周年之际踏上新历史起点的

西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贡献更大力量,

为服务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与

“新藏铁路” 为代表的

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添砖加瓦。


共叙师生情,共话高质量发展

“这正是一场浙藏两地的‘双向奔赴’——自治区将最宝贵的人才种子托付给我们,浙大管院则以‘求是创新’的精神精心浇灌。”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书记王恩禹充满深情的主持中,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管理学院分会成立大会更像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家庭聚会。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书记王恩禹主持大会

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西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二级巡视员、西藏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郭顺成表示:“校友会的意义,在于人心的凝聚,这不只是今天的聚会,更在于今后长久的陪伴与同行。”他期待分会成为凝聚人心的地方、激发能量的平台、展现风采的窗口。让在藏校友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促进校友间的交流互鉴、产学研合作,同时立体展现浙大人胸怀家国、脚踏实地和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


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西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二级巡视员、西藏自治区信访局副局长郭顺成发言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以《一别经年,再见如初》为题,深情回顾了浙大办学历史以及管院与西藏同频共振的岁月。他表示,教育援藏工作是加快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措施,从2002年开始结缘到2004年正式招收西藏班首批同学进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习,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多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所需,大力培养西藏建设急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同时派出优秀教师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学科与专业建设、以高质量科研成果赋能西藏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代代管院老师与西藏200余位校友紧密联动紧密联动,共同为西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如今西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他希望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管理学院分会能够建设成为凝聚在藏校友的核心平台,并探索成为浙江大学服务西藏的重要枢纽,进一步以管理科学推进西藏文旅产业发展,服务“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与“新藏铁路”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我们希望可以构建情感共同体、荣誉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也期待同学们常回管院看看,看看学院的最新发展,感悟学院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做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发言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分会章程,第一届理事会正式亮相。西藏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董事长洛桑桑旦受聘为首任会长。他作为校友分会的首任会长,表示深感荣幸,更觉责任重大。未来,校友分会将建好“联谊”之家、搭建“联动”之桥、汇聚“健康力量”,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围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组织校友展现担当。


西藏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董事长,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管理学院分会会长洛桑桑旦发言

为汇聚爱心,支持管院学子成长成才,并推动学科建设,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一个意义深远的项目——由西藏校友们发起设立的“格桑花”教育项目也在会上正式发布。该项目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寓意着美好与希望,将在高原上播撒更多教育的种子。作为项目发起人,洛桑桑旦分享了他的初心:“我自己上学的那段日子里,得到过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和帮助。那份温暖,我一直记在心里。正是这份经历让我懂得,一份及时的帮助,可能为一个年轻人打开全新的世界。”


“格桑花”教育项目发布

成立仪式后,为赋能新时期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场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坛紧随而至,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应天煜,管理学院周永广副教授,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巴桑旦增分别围绕“新阶段浙大旅游学科发展的新图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聚焦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拉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带来主旨演讲,以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献言献策。


论坛由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博士扎旺主持


从左至右依次为周永广、应天煜、巴桑旦增

西藏日报社经营管理处处长、西藏传媒集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协会会长陈林,西藏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董事长洛桑桑旦,西藏博益文化创始人土旦西绕,西藏觉罗数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旦增罗布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上围绕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新路径等展开深度对话。在思维碰撞间,他们对如何解决西藏文旅产业发展难题、加快促进西藏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等有了新思路。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林、洛桑桑旦、土旦西绕、旦增罗布


使命相连,薪火相传

二十载春秋,近两百名学子,从西子湖畔回到雪域高原。他们让浙大的“求是创新”精神在这里落地生根,书写“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的动人篇章。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管理学院分会成背后,是一段绵延二十余年、跨越千山万水的深厚情缘,也是一代代管院老师知识与情怀的接续耕耘。


旅游管理专业2004级内地西藏班开学典礼合影


首届旅游管理本科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与老师们合影

教育的种子,在高原生根发芽

时光回溯至2004年,管理学院的王宏星老师作为首批援藏教师,将浙大管院的课堂“搬”到了拉萨。在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他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副院长,更是青年教师的引路人,他为西藏大学筹建了旅游学科,让西藏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局面。他主导的课程改革,让旅游管理的教学体系焕然一新;他亲授的课程,因其前沿与生动,至今仍被学生们誉为“优质课程”。


浙大管院王宏星副教授援藏期间

两年后,周玲强老师接过这份沉甸甸的使命。他的到来,为西藏大学的科研事业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由他组织申报的课题,首次叩开了国家教育部项目的大门,实现了“零的突破”。更令人感佩的是,他倾注心血,以西藏大学的名义连续争取到多项国家级基金,并悉心指导本地教师,将科研的种子真正种在了高原。


浙大管院周玲强教授(左2)援藏期间在西藏大学与学生谈心

从课堂到产业,以科研赋能西藏发展

管院老师们的耕耘,远不止于校园。他们深入西藏各地,从自治区旅游局到各县人民政府,将前沿的管理理论化作一个个具体的规划、一项项落地的咨询。他们用浙大管理智慧,为西藏文旅产业发展廓清迷雾、指明路径,也让“浙大管院”这个名字深深烙印在西藏发展的进程中。

为了更加深入地帮扶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浙大管院旅游系的老师们亲自“上手”为当地做起了旅游规划。比如援藏期间,周玲强跋涉至海拔4500米的曲松县,义务为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助力当地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他还指导西藏大学师生开展产学研应用探索曾辅导张文敏、曾左亮、扎西罗布等8位本科生组成《西藏当雄县藏族风情园总体规划》项目组,为当地藏族村落策划营建并运营藏族风情园,推动当地藏民通过发展藏家乐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


周玲强教授(右4)带领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师生在拉萨市当雄县热夏作规划现场考察

与此同时,管院的智慧也延伸至更广阔的产业领域。王明征教授针对西藏林芝市山高路险、居住分散导致的物流成本极高的痛点,创新性提出了“基于智能配送柜的多主体、多运输工具接力联合配送模式”。这一示范工程打造的“政府+企业+农户+技术提供商”的多主体协同模式,实现了从温室大棚生产到“农-宅”对接电子商务直销的全链条赋能,其设计方案获得了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认可,他也因此被聘为西藏自治区电子商务建设特聘专家,成为浙大管院以数字技术服务西藏实体经济发展的又一典范。


王明征教授(右2)在西藏调研

此外,浙大管院还多次组织老师们以智库支持、产业咨询等方式纷纷加入到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将“以科研赋能西藏产业发展”作为全院老师的共同行动。

人才的桥梁,连接浙里与西藏

这份情谊,也同样倾注在每一位来浙求学的西藏学子身上。求学期间,管理学院为他们配备了最富经验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如李贤红、周永广、黄浏英、蔡荃等。管理学院还设立了专属的保研名额,只为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黄浏英与西藏班同学的合影

这份用心的耕耘也迎来了硕果,多年来,这群来浙求学的西藏学子已成为守护西藏人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力量。正如洛桑桑旦校友分会会长在发言中所提到的那样,“回首二十年,我们从浙大课堂走向西藏的四面八方。我们中间,有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拉巴多吉,有戍守边关的加央欧珠,还有众多校友成为教育事业、卫生疾控、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应急救援和乡(镇)政府等领域的骨干力量。”二十年来,一代代西藏学子在求是园中汲取养分,成长为建设西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栋梁,也成为连接浙藏两地最牢固的桥梁。

所有过往,皆成序章。这二十年如一日的点滴付出——老师们的坚守学子们的成长,共同铸就了今日校友分会成立的坚实基础,也凝聚了管院师生们对进一步以管理科学赋能西藏经济发展的新希望。


以“更大力量”谱写西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关乎国家战略全局。过去60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展现勃勃生机。站上新的历史起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建设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这需要“智慧引领”与“价值共创”带来的力量!


图片来源:千库网

多年来,浙大管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为西藏培育赋能当地产业创新的管理人才、输送对口支援西藏学科与教育发展的教师、贡献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致富的“产业规划”,谱写了关于教育帮扶与产业赋能的扎实篇章。

而如今,随着西藏浙江大学校友会管理学院分会的正式成立,浙大管院将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构建情感共同体、荣誉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汇聚管理智慧,并在“学科交叉BEST战略”引领下整合多学科优势,促进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等,以“智慧引领”与“价值共创”带来的更大力量,进一步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谱写浙大管院与西藏并肩携手、共生共创的新篇章。






编辑排版 | 伍梁永、段婷

审核 | 佟庆、黄雨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incentive-icons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账号
2572文章数 15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