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近日,受台风“桦加沙”“博罗依”和“麦德姆”的叠加影响,广西百色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内涝。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特别是靖西市新甲乡大甲街,被积水围困已达11天,一度出现断水断电情况。
10月18日,封面新闻从当地村民处获悉,经过紧急抢修,目前当地已恢复用水用电,但积水仍未退。为解决出行难题,当地群众自发组织,搭建起一座82米长的临时便桥。
![]()
靖西市新甲乡被积水包围。图片来源于靖西融媒体中心
积水11天 水电供应已恢复
在大甲街经营便利店的村民徐先生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由于当地连续遭遇两场大雨,自10月7日起,街上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积水,至今已持续11天,且积水仍未退去。被淹最严重的地方,水深可达2米多。
“我家里的积水有1米4左右,一楼被淹了一半,我住在二楼,这几天都没怎么出门。”由于被水淹没,徐先生的便利店也停业了10来天。看到水涨起来后,他紧急搬运了大部分货物。不过,徐先生家中好几亩农作物未能逃过被淹的命运。
徐先生介绍,近期,村民们的日常生活物资主要依靠政府运送发放,“政府已经发了两次米、油、面等物资,现在水电经过抢修也已恢复正常。”
徐先生还提到,为解决积水导致的出行不便,当地村民同心协力搭建了一座便桥,供大家临时出行,尤其是孩子们前往学校的必经之路。
据靖西融媒体中心消息,受台风“博罗依”和“麦德姆”的叠加影响,大甲街遭遇严重内涝,全村约116亩农田受灾,47间房屋进水。
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大甲街理事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建一支由78名青年组成的“抗洪先锋队”。经过32小时的连续奋战,一座长82米、宽0.7米的临时铁桥成功架设。
![]()
村民们自发架设的便桥长82米。图片来源于靖西融媒体中心
强降水和独特地形导致内涝
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上靖西市气象局,询问此次积水形成的原因。工作人员解释称,持续降雨是主要原因。
“两个星期内受到三个台风的影响,这种情况很罕见。不只是靖西下雨,上下游地区也在降雨,雨量过大导致排水不及时。”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当地属于喀斯特地貌,附近溶洞里的水汇集过来,正好汇聚在这片区域,“这是我参加工作八九年来,见到积水最多的一次。”
据了解,由于灾情严峻,靖西市已于10月13日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由三级提升至二级。
靖西市水利局工作人员表示,已派遣相关专家前往现场勘测,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以尽快缓解内涝情况,帮助村民恢复正常生活。
![]()
村民们自发架设便桥。图片来源于靖西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