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不抽烟不喝酒,怎么会得癌?”也见过不少“巧合”。工厂里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肺癌发病率明显更高;爱吃腌腊食品的地区,食管癌患者格外集中。
其实癌症从不是“天命注定”,更不是“随机抽签”。它就像一个“挑剔的猎手”,专门瞄准那些有特定生活习惯、身体状态的人。
![]()
“癌症是天命”?不!这3个误区要先掰扯清楚
1、“家里没人得癌,我就绝对安全”
从临床来看,真正由单一遗传基因决定的“家族遗传性癌症”只占一小部分,比如乳腺癌中的BRCA基因突变类型。剩下大部分的癌症,都和后天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
2、误区二:“身体没疼没痒,就不会得癌”
癌症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很多癌症早期根本没有典型症状。胃癌早期可能只是轻微胃胀,和胃炎没区别;肺癌早期的咳嗽,常被当成感冒;结直肠癌早期的便血,容易误判为痔疮。等到出现疼痛、出血、体重骤降等明显症状时,大多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幅增加。
3、误区三:“占了一个高危特点,就肯定会得癌”
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单个高危特点只是“一颗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才会发芽。真正危险的是“多个高危特点叠加”。
![]()
癌症“挑人”,本质是“细胞癌变的土壤”太肥沃
要明白癌症为什么“挑人”,得先搞懂正常细胞怎么变成癌细胞。我们身体里每天都有上亿个细胞更新,分裂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细胞”,也就是基因突变的细胞。
健康人身体里的免疫细胞,就像“巡逻警察”,会及时发现并清除这些“错误细胞”,不让它们兴风作浪。但如果长期存在不良习惯,就会给“错误细胞”创造生存条件,相当于给癌细胞“施肥”,让它们不断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
10个高危特点:癌症最“偏爱”的人群标志
1、长期吸烟,或二手烟
这些致癌物会随着呼吸进入肺部,直接损伤肺细胞;还会通过血液流到全身,诱发多种癌症。更要注意的是二手烟,
2、过量饮酒
长期过量饮酒,不仅伤肝,还会刺激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癌风险;影响胃黏膜修复,诱发胃癌。尤其空腹饮酒,对身体的损伤会翻倍。
![]()
3、肥胖且久坐
久坐会让肠道蠕动变慢,食物残渣和致癌物在肠道里停留时间变长,反复刺激肠黏膜,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4、长期吃“重口”饮食
腌菜、腊肉等腌制食品里含有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亚硝胺,这是明确的致癌物。
还有熏肉、烤肉,在高温烤制过程中会产生苯并芘,同样会诱发癌症。很多人觉得“家里做的就安全”,但只要制作方式是腌制、熏烤,风险就不会消失。
![]()
5、慢性炎症不控制
慢性炎症就像“反复弯折铁丝”次数多了就容易断了;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基因突变。
比如乙肝不抗病毒治疗,会反复损伤肝细胞,增加肝癌风险;慢性胰腺炎不控制,会诱发胰腺癌。有慢性炎症的人,一定要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
6、熬夜透支免疫力
熬夜会打乱免疫系统的节律,让免疫细胞活性下降,就像“巡逻警察”睡着了,无法及时清除突变细胞。长期熬夜的人,不仅癌症风险高,还容易感冒、疲劳。
![]()
7、忽视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是癌症的“前身”,比如肠息肉、乳腺不典型增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等。
这些病变本身不是癌,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慢慢发展成癌。幸运的是,癌前病变阶段干预,治愈率几乎是100%。
8、有癌症家族史却不筛查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体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基因”,就像天生有个“漏洞”。这类人群需要提前10年开始筛查:比如母亲50岁患乳腺癌,女儿40岁就要开始做乳腺钼靶;父亲患结直肠癌,子女40岁就要做肠镜。
![]()
9、长期暴露致癌环境
装修材料里的甲醛、苯等致癌物,会长期刺激呼吸道;还有长期接触石棉的建筑工人、接触农药的农民,皮肤癌、肺癌风险都很高。这类人群一定要做好防护,比如戴专业口罩、穿防护服;下班后及时洗澡换衣服,减少致癌物残留;定期做针对性体检。
10、情绪抑郁长期压抑
经常收情绪的影响,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免疫功能收到抑制;时间长了内分泌,和激素分泌也会变乱,诱发乳腺癌、卵巢癌等。
情绪是最好的“养生药”,再大的事也要想开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比如养花、跳舞、和朋友聊天,比什么都重要。
![]()
如果你占了1-2个高危特点,不用恐慌,及时干预就能“逆转”。占了3个以上特点的人,要立即行动:除了调整习惯,还要做针对性筛查。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摸到肿块、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症状,一定要及时来医院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对抗癌症的“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