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美经贸磋商重启,从舆论战回到谈判桌!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今天上午,一场牵动全球目光的视频通话在中美两国经贸负责人之间展开。

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副总理与美方贝森特财长、格里尔贸易代表通过屏幕相向而坐,这是继旧金山会晤后双方首次举行高级别经贸对话。

两个经济总量占全球40%的大国,正试图为动荡的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这场通话有着特殊的时间背景,往前追溯,是2024年11月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三点共识";往后展望,则是即将在11月APEC峰会前举行的面对面磋商。

必须注意的是,在本次通话之前,美财长贝森特接二连三通过媒体放话,将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贴上"无礼""战狼""失控"等标签,甚至具体引用所谓8月闭门会谈中的威胁言论。

这种把外交磋商现场当作真人秀舞台的做法,连见多识广的《华尔街日报》都感叹:"在精心设计的国际外交中,谈判人员很少会点名道姓地称呼对方——贝森特刚刚打破了这条不成文的规则。"

这场风波始于10月15日贝森特接受专访时的突然发难,他声称李成钢在8月谈判中威胁"若美国通过港口运输费用法案,中国将引发全球混乱"。

但蹊跷的是,这段所谓"威胁"既无会议纪要佐证,也没有随行官员作证,更奇怪的是时隔两个月才被抛出。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0月17日的回应直指要害:"美方官员言论严重歪曲事实,中方谈判代表始终秉持专业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曾与李成钢共事的前世贸组织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向彭博社证实,这位中国官员"以强硬但耐心著称",在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中更以"机智务实"获得美方尊重。



贝森特此举暴露的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这位2024年才因资助特朗普竞选获得财政部长任命的金融人士,显然没有完成从华尔街金融家到国家经济外交掌舵者的角色转换。

他选择在10月18日中美经贸牵头人视频会谈前夕发动舆论攻势,更像是谈判筹码不足时的情绪宣泄。

贝森特试图传递信号,若想与特朗普达成协议,中国应放弃最新出口管制。但这种街头混混式的谈判术,用在两个经济总量占全球40%的大国之间,着实令人瞠目。

就在贝森特"战狼论"发酵的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令人担忧的9月经济数据: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7%,而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量骤降42%。

中国稀土管制的影响可能远超美国芯片禁令,美国必须承认,中国已具备威胁其经济命脉的能力。

这些背景或许能解释,为何惯常偏袒政府的福克斯新闻网这次也委婉批评财长"不合时宜的激烈言辞"。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8年中美贸易战初期,时任美国财长姆努钦也曾因不当言论遭《华尔街日报》批评,但至少保持了对外交礼仪的基本尊重。

如今贝森特直接对谈判对手人身攻击的做法,连共和党资深参议员格雷厄姆都公开表示"令人不安"。

这种堕落并非孤立现象,过去几个月的事态发展,使中国处于比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更强的谈判地位。



正因如此,当10月18日何立峰副总理与贝森特视频通话时,中方通报稿中"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措辞,与美方先前歇斯底里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谈判团队延续着"韬光养晦"的务实传统,即便在稀土管制等强势领域也保持政策连贯性。

反观美方,从特朗普时期对华加征关税的随意性,到如今贝森特把闭门会谈内容当政治弹药的做法,暴露出其决策体系的混乱。

当谈判者开始攻击对手而非反驳观点时,通常意味着他们已无牌可出。

10月18日的视频会谈透露出微妙信号,根据中方通稿,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磋商",这个看似常规的表述实则暗藏玄机——它发生在贝森特舆论攻势后的24小时内,说明美方终究要回到谈判桌。

两种处事方式的对比,或许正是当前中美战略博弈的缩影:一方在默默壮大实体经济竞争力,另一方则沉迷于镜头前的政治作秀。

要知道,这是继去年旧金山会晤后,中美经贸团队首次进行的高级别直接沟通。想理解这次通话的真正分量,得先看看今年两国元首那几通关键电话都谈了啥。

1月份的除夕通话中,双方领导人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4月的春季对话聚焦科技合作边界;而7月那次深夜热线则直接促成了本次工作层对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美方罕见地派出"财长+贸易代表"双牵头人阵容,这种配置上次出现还是2019年谈判胶着期,说明华盛顿对当前经贸议题的重视程度已升至内阁级。

说到具体议题,有三个领域最可能成为下轮磋商焦点:首先是关税问题,其次是技术管制,最有趣的当属新能源领域。

不过也别急着高兴,真正的硬骨头还在后面。前几天特朗普还抱怨中国不该进一步加大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并威胁从11月1日起,将在现有关税税率基础上,再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100%的关税,同时,还将限制关键软件对华出口。

这些暗流在通话中想必也有所体现,否则中方通报不会特意强调"重要问题"这个关键词。

眼下最确定的成果就是"尽快举行新一轮磋商"这个承诺,查阅中美经贸磋商史会发现,从2018年至今双方共举行过14轮正式谈判,平均每轮间隔4.7个月。

如果这次能如约在年内举行,将创下2019年以来最短间隔纪录。这种加速度本身就在传递某种信号,尤其是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剧烈震荡的当下。

这场视频通话既不是大家期待的"破冰时刻",也非悲观者预言的"礼貌寒暄",而是两个经济大国在复杂博弈中的又一次缓和。

我们不必过于乐观,也用不着妄自菲薄。以今时今日中国的综合实力,绝非美国可以任意拿捏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还是那句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燕梳楼频道 incentive-icons
燕梳楼频道
只为苍生说人话!
7190文章数 454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