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东西不还,等到没人要了,就成自己的了?
上海的李先生为了父母旅途更舒适,不惜花费4万余元为他们升级头等舱服务。
未曾料到的是,父亲遗留在座位上的手机,竟被本应履行保障职责的航班安全员私自带走。
李先生坚持追责维权,这一决定最终让涉事人员付出了沉重代价……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头等舱丢手机
2025年9月14日,李先生驾车将年迈双亲送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准备让他们搭乘吉祥航空飞往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长途航班。
考虑到飞行时间长达十余小时,老人长时间坐着容易腰酸背痛、身体不适。
他毅然拿出积蓄,支付了超过四万元人民币为父母从经济舱升级至头等舱。
这笔支出几乎相当于部分家庭数月收入,但只要能让二老旅途轻松些,李先生觉得再贵也值得。
![]()
飞机顺利降落在布鲁塞尔机场后,父母第一时间用母亲的手机给儿子发来消息,兴奋地描述头等舱座椅可完全平躺、毛毯柔软、餐食精致,称这次升级“真没白花”。
然而刚走到登机廊桥时,父亲习惯性摸口袋想查看行程信息,却发现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不见了踪影——手机丢了!
![]()
他立刻转身想返回客舱寻找,却被现场工作人员拦下,告知国际航班有严格规定:旅客一旦离机,不得擅自重返机舱区域。
母亲急忙用自己的设备拨打丈夫号码,第一次拨通无人接听,第二次尝试时电话已关机——显然,这部手机已被他人控制。
![]()
两位老人站在异国机场的通道中,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顿时陷入无助与焦虑之中。
远在国内的李先生接到父母来电后,心头一紧,立即远程启动“查找我的设备”功能,对父亲的手机进行锁定操作。
同时,他在锁屏界面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并持续刷新定位系统,希望能捕捉到任何蛛丝马迹。
![]()
约两小时后,手机信号最后一次出现在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附近。
巧合的是,该酒店正是吉祥航空执行欧洲航线期间,机组成员统一入住的指定住宿点。
可随后不久,设备彻底失去连接,再无更新记录。
![]()
直到9月16日上午,原本沉寂多时的定位突然跳动起来,显示手机当前位于中国上海市青浦区某居民小区内。
李先生没有片刻迟疑,迅速赶往青浦区盈浦派出所报案。
警方随即展开调查,陪同他在小区周边调取监控、走访物业,虽未当场寻获手机,但承诺会持续推进案件侦办。
![]()
此后,李先生多次联系吉祥航空官方客服寻求协助。首次致电时,客服仅表示会登记情况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让他耐心等待反馈。
当他再次拨通电话催促进展时,对方却要求重新提供父母航班号、证件信息及手机型号等全部资料。
反复提交、重复说明,最终仍未能获得实质性回应或解决方案。
![]()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先生始终无法安心。他每隔几小时便查询一次定位状态,频繁致电派出所了解调查进度。
尽管心存希望,但现实却是毫无新线索浮现,整个过程如同陷入僵局。
![]()
找回手机,细节曝光
9月18日凌晨,一阵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寂静。
一名陌生男子在电话中自称捡到了李先生父亲的手机,愿意归还,但不愿露面,只提出由朋友代为送到盈浦派出所。
李先生连夜驱车前往警局,在民警见证下取回了那部失而复得的手机。
![]()
可当他开机检查时,发现SIM卡已被更换,原始数据面临潜在风险。
此时,办案民警透露一个重要信息:送还手机者声称是替吉祥航空某位工作人员归还物品。
听到这句话,李先生心中已然明了——当初拿走手机的人,正是执飞该航班的安全员。
![]()
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李先生内心愈发难以平静。
由于手机丢失,父母被迫滞留海外数日,原定旅行计划全面打乱,情绪也受到严重影响。
此前倾尽财力为父母改善出行体验的用心,仿佛被现实狠狠嘲弄了一番。
![]()
于是,他向吉祥航空正式提出两项诉求:一是出具加盖公章的书面道歉函;二是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
航司方面仅通过口头方式表达了歉意,并通报称涉事安全员已被解除劳动合同。
但对于赔偿请求,公司回应称“超出责任范围”,拒绝进一步协商。
![]()
李先生本无意纠缠,但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沟通无果,身心俱疲的同时也深感不公。
最终,他在2025年10月10日于社交平台发布长文,详细还原事件全过程,引发广泛关注。
事件发酵后,有媒体成功采访到那位已被解聘的安全员。
![]()
该员工辩解称,并非有意侵占财物。他表示当时担心上报会面临公司处罚,因此选择私下联系失主。
但由于手机被远程锁定,无法查看锁屏留言,直到更换新卡后才得以拨通李先生电话。
他还强调,若真想据为己有,大可直接刷机变卖,根本不会保留设备任其被定位追踪。
![]()
对此说法,李先生坚决不予接受。他认为,真正的善意归还应在事发第一时间上交机组或地面管理人员。
为何非要等到警方介入、定位追踪至国内住所之后才主动联系?这种拖延行为明显不合常理。
![]()
乘客追责到底
此事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热议,公众观点呈现两极分化。
支持李先生的一方认为,安全员作为航空公司代表,私自处置乘客遗留物品严重违背职业操守,企业更应在管理机制上承担连带责任。
![]()
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手机已经归还,责任人也被开除,继续追索高额赔偿显得有些得理不饶人。
![]()
针对争议,法律专业人士作出解读: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存在客运合同关系,航司负有保障乘客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基本义务。
安全员系在职员工,其行为属于职务范畴,即便个人犯错,企业仍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
若手机估值达到法定标准,涉事人员甚至可能构成刑法中的侵占罪。
目前因物品已返还,刑事立案难度较大,焦点转向民事索赔领域。
尽管律师分析清晰明确,但截至发稿,李先生仍未收到吉祥航空任何形式的正式致歉文书,赔偿事宜亦无实质推进。
![]()
他表示,自己并非单纯追求金钱补偿,而是希望航司能展现应有的担当与诚意。
父母在国外孤立无援的慌乱、行程被打乱的遗憾、信任被辜负的感受,都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可以弥补的。
如果后续仍无法达成共识,他将依法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
其实这起事件不只是个体纠纷,更是对航空服务体系的一次深刻警示。
面对乘客财物遗失这类高频问题,航司不能仅以“已记录”“待反馈”搪塞应对。
必须建立标准化、透明化的应急响应流程,提升一线人员处置能力。
![]()
此外,这也为所有出行者敲响警钟。
手机、护照、钱包等关键物品务必贴身存放,时刻保持警惕。
一旦发生遗失,应第一时间启用定位追踪、保存通话记录、冻结账户信息,并同步联系机场、航空公司和公安机关。
![]()
积极取证、主动沟通,避免陷入被动等待的局面。
只有多方协同、快速反应,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降低维权成本。
![]()
结语
对于服务行业而言,一次坦诚纠错远胜于百般推诿。唯有直面问题、承担责任,方能重建用户信任。每位旅客也应引以为戒,重要物件须臾不可离身,防微杜渐,才是出行平安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1.澎湃新闻:《花4万元升级头等舱,手机掉机舱却被安全员占为己有,报警后才归还!吉祥航空:已严肃处理涉事员工,未达……》2025-10-1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