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垃圾成宝贵资源?焚烧厂花钱买垃圾烧,埋20年的都挖出来返工

0
分享至

最近网上频频刷到“中国垃圾不够用了”的话题。

一边是部分农村地区垃圾随意堆积甚至塞满溶洞的新闻。



另一边却是城市里的垃圾焚烧厂争相“抢垃圾”。

甚至不惜花钱采购,连埋了20年的陈年垃圾都被挖出来重新焚烧。



这样的反差让不少人一头雾水:

垃圾难道成宝贵资源了?焚烧厂“吃不饱”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门道?



产能过剩而非垃圾少

很多人误以为“垃圾不够烧”是因为大家产生的垃圾变少了。

事实上恰恰相反,全国范围内的垃圾总量已经是2000年的2.2倍。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垃圾供给不足,而在于垃圾焚烧厂的产能增长速度远超垃圾本身的增长速度。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2024年底,我国垃圾焚烧能力已经达到每年3.88亿吨。

但全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清运量只有2.62亿吨,缺口相当明显。



更极端的案例是,某县级市的垃圾焚烧厂设计年处理能力21.9万吨。

2024年实际处理量仅5万多吨,产能利用率不足25%。



2024年全年,全国有5%的焚烧炉停运时间超过一半。

相当于近百座焚烧炉全年有半年以上处于闲置状态。



这种产能过剩的局面,源于十多年前的建设热潮。

2015年左右,由于焚烧比填埋更环保,各地开始通过BOT模式大规模推进垃圾焚烧厂建设。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负责建设运营,银行提供大部分贷款。

地方政府授予25-30年的特许经营权,加上2006年起国家对垃圾焚烧发电给予每度0.25元的补贴。

多重利好推动下,焚烧厂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2005年全国仅有67座垃圾焚烧厂,到2024年10月已增至1010家。

单日焚烧能力从2016年的23.8万吨飙升至2024年的116.6万吨,远超“十四五”规划的80万吨/日目标。



更关键的是,这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却面临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困境。

陕西渭南就存在典型的区域失衡,当地有4座垃圾焚烧厂,互相争抢垃圾。

而农村垃圾因为缺少从村到中转站的收运能力,只能“一个村一个坑”就地填埋。



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把垃圾运到县城焚烧厂的运输费,比垃圾处理费本身还高。

再加上垃圾总量有限,支撑不起一座焚烧厂的运营。

导致很多农村垃圾只能就地填埋甚至露天焚烧,形成了“城市抢垃圾、农村堆垃圾”的奇特反差。



为保运营花式找垃圾

对于垃圾焚烧厂来说,“吃不饱”可不是简单减少焚烧量就能解决的。

背后藏着高昂的运营成本压力。

焚烧炉要确保有毒有害物质彻底分解,炉温必须稳定在850到1000摄氏度。

启动时需要先烧燃料油升温,中途温度不够还得继续补烧。



有从业者透露,曾因设备故障,不到1小时就烧掉了20万元的燃料油。

长期低负荷运行对企业来说就是持续亏损。



为了维持运营,焚烧厂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找垃圾”。

最直接的就是从收费方变成付费方,以前是环卫部门给焚烧厂付费送垃圾。

现在反过来,焚烧厂要给垃圾来源方掏钱采购。



更常见的是掺烧工业垃圾,因为工业垃圾热值高,能帮助维持炉温。

但工业垃圾品质参差不齐,环保管控难度大。

除了管理层,一线从业者普遍反感这种方式,而且掺烧还需要专门的许可证。



还有一种备受关注的方式,就是挖掘填埋场的陈年垃圾。

浙江金华从2021年就开始翻挖填埋垃圾焚烧,当地垃圾处理能力已经达到城乡垃圾总量1.5倍。

广州也计划开挖兴丰应急填埋场约350万立方米的存量垃圾,利用富余的焚烧能力进行资源化处理。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挖陈年垃圾更多是为了解决填埋场的环境隐患或腾出用地。

并非单纯因为缺垃圾,而且这类垃圾热值低、含渣土多,处理成本是新鲜垃圾的三倍左右。

实在是无奈之举。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焚烧厂面临生存压力。

垃圾焚烧厂的收入主要来自三部分:地方政府支付的垃圾处理费、售电收入和国家补贴。

随着2020年国补政策退坡,新建项目不再享受补贴,垃圾处理费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其单价已从“十三五”期间的69元/吨提升到“十四五”的99元/吨,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50元/吨。

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地方财政的负担。

一些龙头企业也开始寻求转型,从依赖政府的模式,转向服务企业和个人模式。

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突破困境。



垃圾分类绝非多此一举

面对焚烧厂“来者不拒”的现状,很多人产生疑问:

既然什么垃圾都能烧,之前一直推行的垃圾分类还有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能烧不代表分类没用,反而分类能让垃圾的“价值”最大化。



得益于国产焚烧技术的进步。

现在不管是厨余垃圾、干垃圾,还是过期食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都能通过焚烧发电。

但垃圾分类的核心意义,在于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化利用。



比如厨余垃圾中分离出的地沟油可以制成生物柴油。

废渣能发酵产生沼气,最后的残渣还能用于养殖或制作饲料。

而分类后的干垃圾,因为不与厨余垃圾混合,含水量能下降35%,焚烧效率大幅提升。

冬天干垃圾多的时候,焚烧过程更顺畅,产生的污染物也更少。



很多人吐槽“分类后还是被一车拉走”,这其实是后端处理设施跟不上的无奈。

目前各地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数量远少于焚烧厂,相关产业也不够成熟。

很多时候只能将分类后的垃圾统一焚烧。



但这并不意味着分类没有意义。

随着未来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完善,分类带来的资源化效益会逐渐显现。

以上海为例,2025年前5个月,日均分出湿垃圾8690吨。



这些垃圾大多进入厌氧车间转化为沼气发电,不再占用焚烧产能。

既节约了资源,也减轻了焚烧厂的压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

垃圾分类是落实“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的关键一步,是垃圾管理的根本举措。



垃圾焚烧虽然能解决末端处置问题,但并非“万能药”。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飞灰等污染物仍需严格管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投入。

只有从源头做好分类,才能减少垃圾总量,提升资源利用率,这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说到底,垃圾焚烧厂“吃不饱”的问题。

本质是供需失衡的结果,是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

未来需要政府做好精准规划,打破区域壁垒,推进跨区域联合焚烧,避免盲目建设。



企业则需要转型创新,拓展供热、协同处理污泥等多元化业务。

甚至像部分龙头企业那样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垃圾焚烧项目。

目前中国企业参与的海外项目已超过80个,成为新的增长点。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垃圾分类,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依然是为环保贡献力量的重要方式。

毕竟,垃圾治理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案。



只有持续优化的长期行动。

才能让每一份垃圾都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让绿色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秋风专栏
2025-10-29 11:45:27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深圳晚报
2025-11-01 20:13:18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娱乐故事
2025-11-01 21:36: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湖人崛起
2025-11-02 10:18:53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极目新闻
2025-11-02 13:25:07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31 00:07:57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05:08
万科:深铁集团同意向公司提供本金总额最多为220亿元贷款

万科:深铁集团同意向公司提供本金总额最多为220亿元贷款

界面新闻
2025-11-02 16:50:01
影星哈里斯·福特抨击特朗普:随心所欲赚得盆满钵满,世界却走向毁灭

影星哈里斯·福特抨击特朗普:随心所欲赚得盆满钵满,世界却走向毁灭

爆角追踪
2025-11-02 10:48:56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1 23:56:55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呼呼历史论
2025-11-01 15:20:18
知名电视台主持人复出,56岁已满头白发

知名电视台主持人复出,56岁已满头白发

BRTV新闻
2025-11-01 15:21:16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述家娱记
2025-10-31 14:04:50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凡人侃史
2025-10-31 22:09:26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柚妈充电屋
2025-11-01 17:59:04
“苏超”冠军的牌面,泰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更衣室祝贺泰州夺冠

“苏超”冠军的牌面,泰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更衣室祝贺泰州夺冠

懂球帝
2025-11-02 14:13:07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军机Talk
2025-11-01 11:48:36
2025-11-02 18:11:00
以茶带书 incentive-icons
以茶带书
一群坚持唯物辩证法分析事物的小伙伴,愿为中国崛起尽一份心力
2317文章数 4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教育
艺术
时尚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教育要闻

数字太大,课代表无能为力?思维难题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