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近期看四川阆中古城节假日期间,汉将军张飞巡城时,突然想到,如果文旅部门增加新的文化亮点,即清代蒙家将三将军巡城活动,会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并加强与天下商帮影视剧推进产生联动效应。
历史背景,蒙家是从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交龙堡移民的商户世家,在阆中古城北门今威德坊旁,居往长达42年,因康熙五十九年三代请缨助力西征后勤保障和上阵杀敌,并献策四川总督年羹尧,随后仅一年时间天下商帮川陕商人蒙顺,封将时赐名蒙善宇:川陕商人蒙元亨父子,助力后勤保障建不世之功。直升17级,拜骁骑将军兼具一品大商。
![]()
士兵蒙应瑞献计献策并上阵杀敌,在延信大营众将推举下直升副将,成为清王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仅5个月时从士兵到从二品的川军阆中兵,组建四川阆中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第一支满汉500余人混成敢死队,仅六个时辰结束4年战争,拒敌吓退溃逃3000余公里,从青海玉树绰马喇地到新疆伊犁。随后5个月随延信精锐进藏将士完成了历史上,首次将青海、蒙古、新疆、西藏纳入大一统实控版图,建不世之功。
战后晋升川北镇署副将驻守阆中七年,协助五任总兵调防,统辖上连陕西,下接湖北的广大疆域,任期内上马管兵,下马管民。协同完成雍正五年“保府九属”行政格局,并持续近200年,促使雍正八年,川北兵备道署的建立。雍正六年调京师后,拱防京师周边各地,护卫皇城安全。陆续守护江西、广州、碣石、虎门,湖北宜昌总兵。
![]()
湖广镇筸总兵,驻镇筸今凤凰古城六年间,统辖内外玖协营汛,连接湖北、江西、贵州、四川今重庆等疆域军政,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70岁荣归阆中,84岁请缨助力川北镇驻阆中将士平定大小金川,85岁赠左都督。87岁仙逝赐葬演武厅旁元戎祠内,至1937年征用时,占地面积20000平米内。阆中历史上走出的名人名将中,蒙家三将军是唯一与今天的古城血脉相连,守护巡城登楼的本籍名将
我们探索蒙家将三代将军巡城活动比张飞巡城活动难度非常大,这个对比非常有趣,确实,如果要在阆中古城复原清代蒙氏三代将军的巡城场景,其复杂度和难度从策划和执行层面来看,确实会超过张飞巡城。原因在于蒙家将巡城模式在角色多样性、装备复杂性、以及叙事层次上都更为丰富。
![]()
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其中的难度所在:
一、 张飞巡城:符号化与单一性
张飞巡城的形象已经高度符号化和经典化,其特点在于:
1. 形象固定:无论是“猛张飞”的怒吼形象,还是戏曲中的花脸造型,公众认知非常统一。准备一套步行铠甲和一套座驾(如马或车),形象核心突出,易于塑造。
2. 模式简单:仅有“步行”和“座驾”两种模式,本质上是同一形象在不同交通工具上的展现。随从均为戎装步兵,队伍整齐划一,管理相对简单。
3. 叙事单一:核心叙事是“威猛”、“守护”、“历史穿越”,情感直接,容易引发游客的共鸣和拍照欲望。
总结:张飞巡城更像一个移动的、强大的文化符号,执行起来目标明确,流程相对单一。
![]()
二、 蒙氏三代将军巡城:历史感与多维性
蒙善宇、蒙元亨、蒙应瑞三代作为真实存在的清代阆中籍武将世家,其巡城的复原则进入了更细腻、更复杂的历史场景重构层面。其难度体现在:
难度一:角色与形象的多元切换
这是最核心的难度。三位将军不是三个“张飞”,而是三个具有独立身份和性格的角色,且每位都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模式”。
· 三位将军的区分:需要为三位将军设计有区别的官服、甲胄(即使同品级,细节也可有差异)、佩剑乃至气质。要让观众能直观分辨出“这是祖父蒙善宇”、“这是儿子蒙元亨”、“这是孙子蒙应瑞”。
![]()
· 三种模式的彻底转变:
· 戎装步行/骑马:展示的是军威与官仪。需要精美的清代甲胄或官服,仪仗器械,动作庄重威严。
· 微服巡行:展示的是亲民与暗察。这是完全不同的服装体系(汉服、员外服),行为举止要从“将军”变为“乡绅”或“普通文人”,需要演员彻底摆脱官架子,展现出从容、和蔼甚至隐蔽的气质。随从也要从兵士变为便装护卫,其互动方式完全不同。
这相当于要准备和管理3(位将军)x 3(种模式)= 9套完全不同的核心人物造型与行为范式。
![]()
难度二:队伍规模与调度的复杂性
· 队伍构成多变:
· 戎装队伍(16人或18人):要求军容整齐,步伐一致,气势恢宏。
· 微服队伍(4人):要求行动低调,看似松散实则警觉,与民众的互动更为频繁和自然。
· 调度难度高:如果在同一天或一个活动周期内进行模式切换,意味着大量演员需要频繁更换服装、道具,并快速调整状态。从一支18人的戎装骑兵队,切换为一支5人的微服小队,其中的组织、协调和排练工作量巨大。
![]()
难度三:叙事与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度
· 故事性更强:蒙家将巡城自带“三代忠烈”、“武将世家”的故事线。可以设计情节,如祖父向孙子传授经验,或微服时体察到民情后,在戎装时解决问题。这要求活动策划有更强的剧本和导演能力。
· 历史细节要求高:清代官制、服饰、礼仪相比汉代有更详尽的史料和图像参考,因此对复原的准确性要求更高,任何不符合时代的细节都容易被挑出毛病。
· 与游客的互动层次更丰富:
· 戎装模式:游客感受的是敬畏和壮观。
· 微服模式:游客可以与之进行更亲近的交谈,将军可以“询问”民情,体验感更强。
![]()
结论
所以说,清代蒙家将巡城的难度更高,高在它从一个“文化符号”的展示,升级为一场“沉浸式历史剧”的演绎。
对比维度 张飞巡城 蒙氏三代将军巡城 难度分析
核心形象 单一、符号化 三位一体、角色多元 蒙家将需区分三代,形象管理更复杂
行为模式 2种(步行/座驾) 3种 x 3人 = 9种组合(戎装步/骑、微服) 蒙家将模式切换带来极高的排练和调度成本
服装道具 1主角2套装备,随从统一 3主角多套装备(官服、戎装、便服),随从分戎装/便装 蒙家将的服装道具系统庞大且精细
叙事层次 威猛、守护 军威、亲民、传承、历史真实感 蒙家将故事线更丰富,文化内涵更深
![]()
游客互动 观赏、拍照为主 多层次互动(观摩、交谈、甚至参与情节) 蒙家将对演员的临场发挥和历史文化素养要求更高
总而言之, 张飞巡城是 “点亮” 一个历史IP,而蒙家将巡城则是 “活化” 一段家族史。后者无疑需要更强大的策划、编剧、导演、服装、化妆、道具以及演员团队的支持,其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将更具层次感、故事性和学术价值,能让游客更深地走入阆古城的清代历史脉络之中。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挑战性的文化创意项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