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又出现变数,特朗普正面临国内法院裁定,一旦被判非法,中国将直接打赢关税战。与此同时,美国前高官坎贝尔透露:特朗普很想访问中国。那么,如果最高法院真的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非法”,这对美国经济意味着什么?坎贝尔为何说特朗普想去中国?
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将举行一场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的听证会。案件的核心,是特朗普主导的“对等关税”政策是否合法。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司法裁定;实际上,它关乎美国政府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权力边界。如果法院判定非法,那么不仅是特朗普个人的失败,更可能标志着美国在这一轮关税战中彻底失去主动。
![]()
特朗普对此极为重视,他表示自己“很可能会去现场旁听”。虽然以往面对各种官司,他都很少亲自到场,但这次他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然而,从现实角度看,特朗普赢面并不大。此前一审和二审结果都对他不利。
今年5月底,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就裁定,他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对等关税”的行为属于“越权”。法院认为,总统没有无限制的关税权力,这种权力必须接受国会监督。特朗普政府立刻上诉,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又以7比4的投票结果,维持原判。
更重要的是,即便最高法院“网开一面”,也难以改变现实结果。因为贸易战早已证明,关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以关税为武器,针对中国、欧洲、日本、墨西哥等国层层加码。但从效果看,美国进口价格上升、制造业成本增加、农产品出口受阻。最明显的是,美国通胀再次攀高,而中国的出口却在调整后,找到了新的增长路径。
有分析认为,如果最高法院判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非法,那么中国会成为这场关税战的赢家。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美国对全球加征的关税可能被迫退回,涉及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其次,国际贸易体系将再次确认“多边合作优于单边制裁”;最后,中国过去几年的产业升级和市场多元化,已经使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显著下降。
![]()
换句话说,即便美国法院最终推翻特朗普的政策,也只是一个迟到的结果。这场关税战,中国早就在实质上就赢了。也正因如此,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开始出现微妙变化。最近,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一次智库会议上表示,特朗普“非常想去中国”,这几乎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坎贝尔指出,特朗普和中国高层之间正在搭建一条新的沟通渠道,这不仅涉及经贸谈判,也包括为明年初可能的访华铺路。
坎贝尔的这番话,其实揭示出一个现实:特朗普想重新塑造与中国的关系。他认为,通过“交易”可以换来稳定,通过谈判可以获得利益。他不想在中美对抗中被动挨打,更希望能借一次高调的访问,让外界看到他能“让中美关系回暖”,这有助于他在国内树立务实、能干的形象。
事实上,中国早已不再单纯依赖与美国的贸易,而是通过“一带一路”、RCEP、金砖扩容等平台,构建了更广泛的国际经济网络。这使得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拥有更强的韧性。反观美国,它的关税政策不但没有让制造业回流本土,反而推高了国内通胀,削弱了国际信任。
未来的中美关系,很可能在“竞争与合作并行”的框架下前进。特朗普若真访华,将是两国关系调整的一个信号,但并不代表一切回到过去。中方更希望看到的是,美国能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理性对话,而不是一再用关税、制裁、威胁来解决问题。
![]()
关税战的逻辑是零和博弈,而现实的世界更需要共赢。正如坎贝尔所说,美国必须学会与盟友合作,但更重要的,是学会与对手共处。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持久的经济较量,其实已经证明:稳定、开放、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