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提到“八仙过海”,多数人会觉得是神话传说里的热闹故事,可正史中确切记载着铁拐李、吕洞宾这些神仙其实都有真实的历史原型——
他们或是唐代的方士,或是宋代的隐士,因生前的奇事被百姓口耳相传,再经道教文化渲染,慢慢成了流传千年的八仙。
![]()
八仙里最有史料实锤的要数倒骑白驴的张果老,他是唐代邢州广宗人,自称年数百岁,常骑着一头白驴云游。
驴饿了就喂点酒,要是想赶路,就把驴放布袋里,这个细节在唐代郑处诲的《明皇杂录》里也有佐证。
武则天当政时听说有这么个长寿奇人,就派人去请他入宫。
张果老不想掺和朝堂事,直接在家装死:家人哭着办丧事,连棺材都准备好了,使者一看这阵仗只能回去复命。
可等使者走了,他又活了过来,继续骑着驴云游,到了唐玄宗时期,皇帝又派人来请。
这次张果老没装死, 唐玄宗见了他,好奇地问先生真的有几百岁吗?
![]()
张果老没正面回答,只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几颗仙药,说这是我在终南山采的,吃一颗能活十年。
唐玄宗想试试,张果老却说陛下是万民之主,不能随便吃未知的药。
这番话让唐玄宗觉得他不仅长寿,还懂分寸,后来就没再强迫他留在宫中,只赐了他银青光禄大夫的虚职,让他回山中修行。
现在看来张果老的长寿可能是擅长养生,折叠驴或许是民间对他出行灵活的夸张描述,但他确实是唐代真实存在的方士,不是后人凭空编出来的。
而很多人以为钟离权是汉朝人,连《全唐诗》都误把他归为唐代诗人,其实这是个流传千年的误会。
![]()
根据北宋《宣和书谱》记载,钟离权是北宋初年的隐士,道号云房先生,擅长书法,尤其会写八分书,当时的文人还收藏过他的书法作品。
他的成名跟一段遇仙传说有关。
《宋史·艺文志》里收录的《钟离权传》提到,他年轻时曾在军中当小官,后来因为打了败仗,就弃官隐居在崆峒山。
有一天钟离权在山里遇到一个穿红衣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一本《长生真诀》,还告诉他你本是道教东华帝君的弟子,只是投胎时忘了前世。
从那以后钟离权就开始修道,还收了吕洞宾当徒弟——这个师徒故事,在北宋李昉编撰的《太平广记》里也能找到痕迹。
之所以会被误传成汉朝人,是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权字,后人跟汉代的钟离昧弄混了。
![]()
再加上道教为了抬高他的地位,故意把他的成仙时间往早了推,慢慢就有了汉钟离的说法。
但从这些北宋文献来看,他的原型应该是北宋初年的隐士,不是汉朝人。
吕洞宾本姓李名绍光,为避武则天之祸改姓吕,这是典型的民间传说混淆。
正史里的吕洞宾原型是唐末五代的方士吕岩,《全唐诗》收录了他20多首诗。
吕岩的生平在元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有详细记载,他是唐末河中府人,年轻时考科举没中就放弃仕途,跟着钟离权修道。
有一次他在洛阳街头遇到一个卖汤饼的老太太,老太太看他愁眉苦脸,就说你本是仙骨,只是被功名迷了心。
![]()
这番话点醒了吕岩,后来他就云游四方,帮百姓治病,还写下不少劝人向善的诗。
都说何仙姑是武则天时期的人,其实不准确。
根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何仙姑是北宋增城人,本名何秀姑,年轻时以织布为生,后来因为常帮邻居治病,被百姓称为仙姑。
她最有名的故事是跟苏轼的互动。
北宋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到惠州,听说增城有个何仙姑,就特意写信给当地官员,想请她来聊聊养生之道。
何仙姑托人送了一首诗,后来苏轼把这句诗化用到自己的《食荔枝》里成了千古名句。
![]()
现在增城还有何仙姑家庙,庙里保存着宋代的石碑,上面刻着她的生平,这些都能证明她是北宋真实存在的人物,不是武则天时期的。
除了上面四位,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也有原型,铁拐李的原型是隋末唐初的方士李玄。
《历代神仙通鉴》说他擅长医术,常背着葫芦给百姓治病,后来因为意外去世,百姓就传说他灵魂附在乞丐身上成仙。
蓝采和的原型是唐末的街头艺人,韩湘子的原型是韩愈的侄孙韩湘,曹国舅的原型是北宋宋仁宗曹皇后的弟弟曹景休。
![]()
《宋史·后妃传》说曹皇后出身名门,但曹景休不喜欢富贵,隐居在山中修道,道教后来把他纳入八仙,称他曹国舅。
八仙的原型多是唐至北宋的人物,这个时期道教兴盛,百姓喜欢把身边的奇人跟道教神仙结合起来,
再加上文人喜欢记录这些人的故事,慢慢就从真人奇事变成了神仙传说。
更重要的是,这些原型人物都很接地气,他们有的考不上科举,有的弃官隐居,有的帮百姓治病。
跟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不一样,所以百姓愿意相信他们成仙,还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戏曲、年画,流传了千年。
现在再看八仙过海就会发现:这些神仙其实是百姓对善良、智慧、洒脱的向往。
![]()
他们的原型,不过是古代社会里一个个真实的普通人——只是因为做了些好事,被记住了,慢慢就成了流传千年的神仙。
参考资料:
1. [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方技传·张果》,中华书局1975年版
2. [宋] 李昉:《太平广记》(卷二十一·钟离权、卷二十二·吕洞宾),中华书局1961年版
3.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十九·增城何仙姑事迹),中华书局1992年版
4. [元]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五·吕岩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
5. [宋] 岳珂:《桯史》(卷十·苏轼与何仙姑交集记载),中华书局1981年版
6. 《全唐诗》(卷八百五十八·吕岩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7. [宋] 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八百九十九·曹景休事迹),中华书局1988年版
8.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张果老折叠驴记载),中华书局1985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