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等公交的时刻,那几分钟总让人觉得漫长得像一个小时,和朋友聚餐聊嗨了,窗外的天,怎么抬头一看就不知不觉黑了。时间,我们每天都在和它打交道,却很少想过一个问题,过去、当下、未来,真的是一前一后排着队来的吗?说不定,同一个地方,早把它们都装下等着我们了。
![]()
时间和空间,早被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里拧成了一股绳,不是我们想的空间装着东西,时间推着东西走,而是两者凑成了四维时空的大整体,这就是常说的块宇宙。这个块里,所有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其实都安安静静待着,没有谁先谁后。举个例子,有人坐着接近光速的飞船飞一圈回来,某件事在他眼里刚发生几秒,地面上的人,可能已经等了好几年,时间根本不是真的,物理学家朱利安·巴伯说得更直接,是我们靠记忆和感知,给自己编出来的主观概念。当然,这种一切注定的说法,量子力学也不认同,它认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不是早就在时空里定好的模样。
比起物理世界里绕人的理论,我们自己对时间的感受,才更有意思。当下,大家总以为是实实在在抓得住的,实则更像意识在时间流里选的一个小切片。大脑特别会造假,刚接收到的感官信号,它会和脑子里存的记忆拼在一起,再加上对接下来的小期待,我们以为的连续时间,就这样凑出来了。你看,手机上的字,现在正被你看着,等你意识到我正在看字的时候,那个时刻,其实已经过去了一点点,这正是它在偷偷整理信息的痕迹。
![]()
而且情绪,早偷偷改了我们对时间的感觉的参数。小时候不小心摔下来,明明就几秒的事,灰尘飘起来的样子、手碰到地面的触感,却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如同慢动作回放,可要是和喜欢的人一起逛公园,聊聊天、看看花,明明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却觉得转瞬即逝。还有那些没做完的事、没说出口的话,回忆时总觉得格外漫长,反而当下正在经历的平淡时刻,转头就忘了,是咱们的意识总把注意力放在更特别的地方。
到现在,时间的本质,没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搞懂了。科学界里,时空是客观存在的,相对论这样认为,就像桌子椅子一样有自己的形态,可量子力学和研究意识的学者又会反驳,称时间说不定没那么实在。哲学家康德,他提出时间不是宇宙自带的属性,是人类的大脑为了看懂这个世界,自己装的认知滤镜,没有这个滤镜,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根本没法理解。
![]()
其实没必要非争个对或错,或许折中来看更舒服。时空可能真的在那儿,过去、当下、未来都在里面,但人的意识太小气,只能把它切成此刻这样的小块来感知。物理层面上,未来可能早就在时空里等着,可对咱们每个人来说,不管未来是不是注定,当下的情绪、当下的选择,还是能让生活变得不一样,毕竟,每一个此刻里的喜怒哀乐,才是我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到最后,时间,咱们或许还是没法彻底搞懂,但至少能明白两件事,物理世界里,时间可能是个整体,过去、当下、未来从没分开过,而我们的生活里,时间是被记忆、情绪和注意力揉出来的独特感受。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分,只是一种顽固的幻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