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老兵吕戎生的相册内,藏着一张有些泛黄的黑白合影。照片里,年轻的他穿着军装,胸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牌格外醒目,身旁的未婚妻戚斯珍梳着两条麻花辫,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那是吕戎生出征前与未婚妻拍下的唯一一张“情侣照”。
![]()
吕戎生出征前与未婚妻合影。自流井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1951年的秋天,吕戎生即将奔赴朝鲜战场。临行前,他拉着未婚妻戚斯珍的手走进照相馆。拍照后,他悄悄在戚斯珍耳边说:“等着我,打完仗,我就回来。”戚斯珍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用力点点头……
吕戎生跟随部队出发,进入朝鲜后改为徒步急行军。战友们抬着小炮、扛着装备、脖子上挂着小袋的米粮徒步行军。为了躲避美军轰炸,他们白天休息隐蔽,晚上行军,经常一边走一边就睡着了。吕戎生说,在金城反击战中,他参加了一线战斗,他们的部队像尖刀一样往前冲,插向敌人的纵深,不到2个小时打进敌军中心。后方400多门大炮,炮弹齐发,把敌人的阵地炸得通红一片。经过5天激烈拼杀,终于结束战斗。
在朝鲜的日日夜夜,吕戎生贴身收藏着和未婚妻的照片。战壕里的炮火声、坑道中的寒夜,只要拿出照片看上一眼,他就觉得浑身又有了力气。他在书信里写:“看到你笑,就好像看到了家乡的阳光……”可那些没寄出的信,被炮火烧了一角,就像他对未婚妻的牵挂,总带着些残缺的遗憾。
![]()
吕戎生讲述战斗经历。自流井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硝烟散尽是团圆,大家之后是小家。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吕戎生终于踏上归途。当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家门口时,戚斯珍迎了上来,眼泪簌簌落下——照片里的青年,和眼前的未婚夫重叠在一起,眼角多了些皱纹,鬓角添了些风霜。回国后,两人顺利成婚,婚后育有几个子女,一家幸福。
如今,这张照片被摆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每当夕阳西下,吕戎生总会戴上老花镜,轻轻抚摸着照片里妻子的脸庞,喃喃自语:“老婆子,你看,咱们打赢了,咱们的家,咱们的国,都平安了……”照片里的笑容,穿越了七十余载光阴,依旧温暖如初。她虽已不在身旁,但那段在烽火中坚守的爱情,早已化作他生命里的光,从未褪色。(张冰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