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翻盖老房发现抗日旧照,富豪120万收购,上交国家后突发火灾

分享至

“一百二十万,现金。”

西装革履的王老板将一个沉甸甸的密码箱推到张建军面前,箱子“啪”地一声打开,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红色钞票,晃得人眼晕。

“只要你把那本相册,连同里面的底片,一根不少,全都给我。”

01.

张建军,三十八岁,是村里有名的老实人,也是有名的大龄光棍。

不是他不想娶,是家里穷得叮当响。

父亲张卫国,是个老兵,年轻时在西南边境的猫耳洞里待过,保家卫国,落下了一身的病根。这两年,眼睛尤其不行了,看东西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医生说再不治,就要瞎了。

母亲有糖尿病,药不能断。每个月光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像座大山,压得全家喘不过气。

张建军没什么大本事,就是有一膀子力气。他在镇上的建筑队里当小工,搬砖、和水泥,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他把牙缝里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攒着,一笔给父亲看眼睛,一笔给母亲买药。

眼看快四十了,亲戚邻居都替他愁。前阵子,邻村的热心媒婆给介绍了镇上一个姑娘,叫刘芳,人本分,也不嫌他家穷,两人见了几面,事儿就算定了下来。

可婚事一定,新问题就来了。

人家姑娘头一回到他家,看着那三间墙皮开裂、屋顶漏雨的土坯房,嘴上没说,但那眼神里的犹豫,像针一样扎在张建军心上。



送走刘芳,张建军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他把床底下那个铁盒子里所有的积蓄都倒了出来,一张张抚平,又一张张数了一遍,一共三万六千七百块。这是他搬了十几年的砖,流了十几年的汗,换来的全部家当。

他找到父亲,把钱拍在桌上,声音因为下了巨大的决心而有些发沉。

“爸,这房,咱得翻盖了。我不能让人家刘芳跟着我住这种地方。”

张卫国摸索着拿起几张票子,又放下,半晌,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02.

翻盖老屋,得先把里面的东西都清出来。

这三间土坯房,是张建军的爷爷手里盖的,几十年下来,杂物间里堆满了各种老物件。一张缺了腿的八仙桌,一个掉光了漆的木头箱子,还有几个落满灰尘的坛坛罐罐。

张建军想当破烂卖掉,腾个地方。可父亲张卫国不让。

“别动,”他扶着墙,慢慢地走进杂物间,用手挨个抚摸着那些旧物,“这都是你爷爷奶奶用过的东西,上面还有人气儿,留个念想吧。”

张建军知道父亲的脾气,只能由着他。他点上一根烟,开始帮着父亲一起收拾。

杂物间里光线很暗,灰尘呛人。他搬开那个最重的樟木箱子时,在箱子底下,发现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方块物件。

他好奇地解开油布,里面是一本厚重的皮面相册。相册的边角已经磨损,但看得出,保存得非常仔细。

“爸,这是什么?”张建军把相册递给父亲。

张卫国接过来,凑到眼前,眯着那双昏花的眼睛看了半天,摇了摇头:“没印象了,打开看看。”

张建军翻开了相册的第一页。



他本以为会是爷爷奶奶的黑白旧照,可映入眼帘的,却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那不是一张家庭合影。

照片上,是几个穿着日军军服的士兵,他们狞笑着,脚下踩着几具中国百姓的尸体,其中一个,还用刺刀挑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照片的清晰度极高,连士兵脸上得意的褶子和百姓脸上绝望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

张建军的手抖了一下,继续往下翻。

第二张,是一座被战火摧毁的城门,城墙上,日军的太阳旗正在被升起,旗下,是一排被反绑着跪在地上的中国军人。

第三张,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里,几名日本军官正在肆意地把玩着抢来的瓷器和古画,笑得十分猖狂。

一页,又一页。

整本相册,没有一张风景,没有一张笑脸,全都是日军侵华的场景。有屠杀,有掠夺,有审讯。照片的视角很独特,不像是战地记者拍的,更像是某个身在其中的日本兵自己拍摄的记录。

在相册的最后一页夹层里,张建军还发现了一沓保存完好的底片。

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本相册会被爷爷用油布包裹,藏在最隐蔽的角落。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相册。

这是一本记录着血海深仇的,铁证。



03.

张家要翻盖老屋,收拾出了一本日本鬼子旧相册的事,像长了翅膀,不知道怎么就在镇上传开了。

第三天下午,一辆黑色的奥迪轿车,停在了张建军家那破旧的院门外。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真丝衬衫的中年男人,戴着金丝眼镜,手腕上是块明晃晃的金表。他自称姓王,是个商人,也是个历史爱好者,听说了相册的事,特地慕名前来。

王老板被请进屋,他看了一眼家徒四壁的景象,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当张建军把那本相册放到桌上时,王老板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他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一页页翻看,越看,脸上的表情越激动。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他连声赞叹,“张先生,这本相册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很多场景,都是我们研究那段历史从未见过的第一手资料!”

张建军听得云里雾里,只是闷着头抽烟。

王老板合上相册,推了推眼镜,看着张建军,开出了一个让他无法呼吸的价码。

“五十万。我出五十万,买下这本相册。”

张建军的心猛地一跳。五十万?他搬一辈子砖都赚不到的钱!

他没说话,但急促的呼吸出卖了他。

王老板笑了笑,似乎对他的反应很满意。“张先生,我知道你家里的情况。伯父的眼睛,伯母的身体,都需要钱。五十万,可以解决你所有的问题。”

见张建军还在犹豫,王老板加了码。他从车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密码箱,当着张建军的面打开。

“一百二十万,现金。”

那满箱的红色钞票,像一团火,灼烧着张建军的眼睛。



“我只有一个要求,这本相册,连同里面所有的底片,必须全部交给我。你,就当从来没见过它。”王老板的语气不容置疑。

张建军的大脑一片空白。一百二十万……父亲的手术费,母亲的医药费,盖房子的钱,娶媳妇的彩礼……所有压在他心头的巨石,仿佛瞬间就能被搬开。

他掐灭了烟头,对王老板说:“这事我得跟我爸商量。”

他端着那本相册,拿着那个沉甸甸的价码,走进了父亲的房间。

张卫国正躺在床上休息,听儿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他沉默了很久。

“他……真出一百二十万?”张卫国沙哑地问。

“嗯。”

“他还说,要连底片一起拿走,让我们当没见过?”

“嗯。”

张卫国挣扎着从床上坐了起来,张建军赶紧过去扶他。

老人没有去摸那本相册,而是伸出枯瘦的手,摸了摸儿子张建军的脸。

“建军啊,你忘了你爷爷是怎么死的吗?他就是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的。”

“你忘了你爸这身伤是怎么来的吗?就是为了守住咱们国家的门,不让外人再像他们一样,想来就来,想抢就抢!”

他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这是什么?这不是古董!这是证据!是那帮畜生欠我们中国人的血债!是国仇!”

张卫国一把夺过相册,紧紧地抱在怀里,浑身都在发抖。他那双看不清东西的眼睛里,此刻却像是燃起了两团火。

“钱?钱能买回被他们杀死的几千万同胞的命吗?钱能换回咱们国家的尊严吗?”

他猛地一拍床板,对着张建军怒吼道:

“你敢卖!我今天就打断你的腿!我张卫国,就算是瞎了,死了,也绝不当这个卖国求荣的罪人!”

吼完,他指着门口,对儿子下达了命令。

“明天一早,你就去镇上,去政府!把这东西,上交给国家!一分钟都不准耽搁!”

04.

张建军一夜没合眼。

父亲的话,像烙铁一样,深深地烙在了他心里。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骑着家里那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载着那本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相册,去了镇政府。

接待他的是文化站的李站长。当李站长看到相册里的内容时,手都开始发抖,立刻上报给了县里的文物局。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张建军的想象。

县里派来了专家,市里也来了人。经过鉴定,这本相册被确认为“日军侵华时期所拍摄的,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未公开罪证影像”,尤其是里面的底片,更是填补了多项历史研究的空白,是无可辩驳的铁证。

张建军拒绝了120万巨款,将国宝级文物主动上交国家的事迹,很快就被当地电视台报道了。

一时间,这个朴实的农民,成了新闻人物。

报道中,记者也提到了他贫寒的家境,提到了他视力严重衰退的退伍兵父亲,和身患糖尿病的母亲。

报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市里的拥军拥属基金会,第一时间联系到张建军,送来了五万元的慰问金,并授予他“爱国拥军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市人民医院的领导在看到新闻后,深受感动,当即决定,免费为张建军的父亲张卫国进行眼角膜移植手术,所有的手术费和治疗费全免。

一家大型制药公司,也宣布将免费承担张建军母亲未来所有的糖尿病药物费用。

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也像雪花一样飞来。张建军按照父亲的意思,除了留下翻盖房子的钱,其余的,全部捐给了其他更困难的退伍军人家庭。

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父亲张卫国住进了市里最好的医院,手术日期就定在下周。母亲的药也有了着落,脸上的愁云也散开了。未婚妻刘芳的父母,在电视上看到他,专程打来电话,一个劲儿地夸他“有骨气,是条汉子”。

张建军走在路上,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他觉得,天亮了。他用自己的行动,守住了父亲的教诲,也守住了一个中国人的良心,而生活,也给了他最丰厚的回报。

05.

父亲手术的日子越来越近。

这天下午,母亲让他回老屋一趟,把父亲换洗的衣物和最喜欢用的那个搪瓷茶缸拿过来。



张建军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乘凉的大爷大妈,还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建军,去医院看你爸啊?”

“是啊,王大爷,我回去取点东西。”

可当他拐过最后一个弯,看到自家老屋的方向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一股浓烈的黑烟,正从他家的位置冲天而起,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狰狞。

“着火了!建军家着火了!”村里有人惊慌地大喊。

张建军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他疯了一样蹬着自行车,链条都蹬得嘎嘎作响。

离得越近,空气中的焦糊味就越浓烈。当他冲到家门口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那三间承载了他三十八年记忆的土坯房,此刻正被熊熊大火吞噬着。火焰从门窗里蹿出,像一条条火蛇,舔舐着脆弱的房梁。屋顶已经烧塌了一半,不时有燃烧的木头掉落下来,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

完了。

一切都完了。

很快,消防车和警车呼啸而至。消防员拉起水龙,对着大火猛烈喷射。张建军被人拉到安全地带,他双眼通红,死死地盯着那片火海,拳头捏得骨节发白。

大火最终被扑灭了。

但家,已经成了一片焦黑的废墟。

几名警察走进了现场,仔细地勘查着。没过多久,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走了出来,脸色铁青。他找到了失魂落魄的张建军,手里还捏着一个证物袋,里面是一块烧焦的布头,散发着刺鼻的汽油味。

“混账东西!”

老刑警没头没脑地骂了一句,一脚踢开脚边一块烧黑的木炭,溅起一片灰尘。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显然是气到了极点。

他看着张建军,通红的眼睛里满是怒火。

“就因为你给国家做了贡献!就因为你没收那笔黑心钱!这帮畜生,他们就敢这么干!光天化日之下,放火报复爱国群众!这是在打谁的脸?这是在打我们所有人的脸!”

老刑警指着自己身上的警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张建军同志,你看着!”

“我们要是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我们就不配穿这身衣服!”

“你放心,这件事,绝不算完!我拿我的警徽保证,不管这背后是谁,有多大背景,我们就是掘地三尺,也得把这帮无法无天的杂碎给你揪出来!”

“这个交代,我们公安系统,必须给你!必须给全社会!”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