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5 日晚,湖南邵阳新宁县的老屋里,王满妹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临终前,这位被丧子之痛折磨三十年的老人,用微弱的声音对守在床边的女儿李海玉说:“我等不到公道到来了。”
这句话像根针,扎在李海玉心上。距离杀害弟弟李焕平的嫌疑人易某华在湛江中院受审,已经过去近一年,判决书却迟迟没有下来。而这桩横跨三十年的命案,早已耗尽了这个家庭的一切。
![]()
甘蔗林里的消失,藏了十五年的真相
时间拉回 1992 年 12 月 22 日,广东湛江雷州市迈车坎村的午后。9 岁的李焕平刚放学,就被父亲的帮工易某华接走 —— 对方谎称他母亲生病要见他。谁也没想到,这个被孩子叫做 “姐夫” 的同乡,会把人带进村前池塘边的甘蔗林,用刀结束了一条幼小的生命。
两个月后,一具高度腐烂的男童遗体在林中被发现。凭着衣物和右手拇指的弯曲特征,李家人认出这是李焕平。父亲李中祥委托好友官某东,把尸骨装在泡菜坛里,埋在了公路边的树林里,没立碑,想着以后带回湖南老家。
那时的李海玉还在湖南上小学,家人怕她受不住,只说弟弟被拐走了。这个谎言,一瞒就是十五年。直到 2014 年父亲临终前留下遗书,让她务必找到易某华 “绳之以法”,她才知道弟弟早已遇害的真相。
而父亲为了追凶,早已熬瞎了一只眼睛。
![]()
追凶路上的荆棘:两次险被卖,网恋三年钓真凶
“从那天起,我活着就是为了找他。” 初中辍学的李海玉,揣着父亲的遗书开始了追凶路。她在广州的工厂打工攒钱,跑遍湖南、广东、浙江,只要听说有易某华的消息就立刻赶过去,为此两次被人骗到偏远山村,险些被卖掉。
2016 年,李海玉终于在湖南新宁老家附近发现了疑似易某华的身影。对方已经改名换姓,做起了生意,有了新家庭。她不敢打草惊蛇,谎称想找活干要到手机号,随后用了三年时间和对方网聊。
“每天都在伪装,既要套话又不能露馅。” 李海玉记得,直到 2019 年 3 月 5 日,对方终于在微信上承认 “易某青是我以前的名字”。拿到证据的她立刻报警,2020 年 5 月,潜逃 27 年的易某华终于落网。
可命运的玩笑还没结束。由于当年的案卷丢失,埋在公路边的尸骨也因环境变化找不到,2021 年 2 月,湛江检察院以 “证据不足” 对易某华作出不起诉决定。李海玉当场崩溃,转身就去广东省检察院申诉。
![]()
开庭近一年未宣判,母亲带着遗憾离去
“我妈那时候就糊涂了,却总记得弟弟的名字。” 李海玉说,父亲去世后,母亲王满妹就时常精神失常,要么抱着弟弟的旧衣服哭,要么端着铁锅在村里乱转,但一提到 “易某华”,就会突然清醒地骂几句。
好在广东省检察院复查时补充了新证据,2024 年 2 月,易某华被核准追诉。当年 11 月 1 日,湛江中院开庭审理此案。李海玉带着父亲的遗像坐在旁听席,看着易某华当庭翻供,说 “是孩子自己滑倒撞在刀上”,连句道歉都没有。
公诉机关当庭建议判处死刑,可庭审结束后,“择期宣判” 四个字成了李海玉新的煎熬。她每周都给法院打电话询问进展,母亲则每天坐在门口盼消息,嘴里反复念叨 “公道什么时候来”。
![]()
直到 10 月 15 日晚,母亲在弥留之际,拉着她的手说出那句 “等不到了”,再也没能睁开眼睛。
如今的李海玉,依旧守在老家的老屋里。墙上贴着弟弟的黑白照片,旁边是父亲的遗书和案件受理通知书。她每天都会擦拭这些纸张,就像过去三十年里做的那样。
“爸妈都走了,我得替他们等下去。” 李海玉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坚定。距离 12・22 案发已经过去 33 年,她的追凶路,还没到终点。
![]()
本文系社会新闻/真实案件改编,本文图/选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