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军至今还记得,“君来顺”饭馆开业那天,是去年秋天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鞭炮的碎屑铺了满地,像一层喜庆的红地毯。他站在门口,看着朋友们送来的花篮,闻着空气里淡淡的硝烟和浓郁的饭菜香,心里那块因为创业失败而冰封许久的石头,终于有了一丝融化的迹象。
![]()
三年前,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互联网创业者,拉着一帮兄弟,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一头扎进了“共享经济”的浪潮里。结果一个浪头打过来,把他拍得晕头转向,不仅没摸到岸,还把父母半辈子的积蓄和自己这些年攒下的钱,全都卷进了深不见底的漩涡。
那段日子是灰暗的。曾经称兄道弟的伙伴散了,曾经许下海誓山盟的女友走了,只剩下还不完的债务和父母日渐佝偻的背影。李军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日整夜地抽烟,烟灰缸堆得像座小山,人也瘦得脱了相。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大概就这样了。
是他的父亲,一个做了四十多年厨子的老实人,一巴掌把他打醒的。“你才三十岁,路还长着呢!天塌下来,也得吃饭!我这手艺还在,你脑子也灵光,咱爷俩从头再来,开个饭馆,饿不死!”
就这样,李-军用手里仅剩下的一点钱,加上从亲戚那里东拼西凑借来的,盘下了这个位于老城区街角的小店面。他亲自设计图纸,自己扛着水泥沙袋,和工人们一起装修。每一个桌椅板凳,每一块墙纸地砖,都凝聚着他最后的希望。
“君来顺”,希望顾客来了顺心,也希望自己的人生,能从此顺顺利利。
或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老天,又或许是父亲那手家传的鲁菜手艺确实地道,“君来顺”的生意,从开业第一天起就异常火爆。父亲在后厨掌勺,母亲负责收银,李军则身兼服务员、采购员、清洁工数职,忙得脚不沾地。
“小老板,你家的糖醋鲤鱼,比五星级酒店的还正宗!” “李军啊,你这店里真干净,看着就舒坦。” “服务态度也好,小伙子勤快!”
客人们的赞誉,像一股股暖流,重新温暖了李-军那颗冰冷的心。他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看着流水单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听着店里嘈杂而又充满烟火气的喧闹,他觉得一切都值了。他开始重新规划未来,想着再过两年,就能还清债务,把店面扩大,甚至开一家分店。
生活,似乎终于在他面前,重新展开了微笑的画卷。
02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第二年的七月。
这座北方的城市,像是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了,空气粘稠而滚烫。柏油马路在烈日下泛着油光,仿佛随时都能融化。街边的梧桐树叶子都打了卷,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只有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嘶鸣,更添了几分烦躁。
天气一热,人的胃口也跟着变差了。“君来顺”的生意,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中午饭点,以往座无虚席的大厅,也空出了好几张桌子。客人们一个个吃得满头大汗,扒拉几口饭就匆匆离去,根本坐不住。
李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站在店门口,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热浪,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
“爸,妈,我想给店里装空调。”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李军郑重地宣布。
父亲的筷子停在了半空中,皱起了眉头:“装空调?那得花多少钱?光是电费一个月就不少吧?咱们这才刚缓过来一点……”
母亲也附和道:“是啊,儿子,这天也就热这两个月,忍忍就过去了。咱们的钱,得省着花,先把债还了要紧。”
李军知道父母是心疼钱,他耐心地解释道:“爸,妈,这笔钱不能省。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好了,吃饭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享受。咱们的菜味道好,环境和服务也得跟上。别人家店里凉风习习,咱们这跟蒸桑拿一样,客人怎么会来?这叫‘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前期投入是为了后期更大的回报。”
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李军的父亲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他知道,儿子虽然跌倒过,但看事情的眼光,比自己这个老头子要长远。
说干就干。第二天,李军就联系了电器城,一口气订了四台大功率的立式空调。安装师傅来施工那天,吸引了不少邻里街坊的围观。四台崭新的空调如卫兵般立在餐厅的四个角落,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凉快。
当崭新的空调吹出第一股强劲的冷风时,李军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舒爽,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他仿佛看到,源源不断的客流,正随着这股冷风,向他的“君来顺”涌来。
果不其然,空调安装后的第二天,效果立竿见影。
“君来顺”成了方圆几里内最受欢迎的“避暑山庄”。客人们一推开门,一股清凉扑面而来,瞬间就将外面的炎热隔绝。一时间,店里的生意比之前最火爆的时候还要好上几分。尤其是午市和晚市,门口常常排起长队。李军不得不又招了两个服务员,才勉强能应付过来。
看着店里人声鼎沸的景象,李-军得意地对父亲说:“爸,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父亲一边在后厨颠勺,一边乐呵呵地擦着汗:“没错没错,还是你小子有远见!”
那段时间,李军每天都充满了干劲,他觉得,自己离东山再起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03
然而,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七月底,李军在核对账目时,发现了一个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店里明明每天都座无虚席,服务员忙得团团转,后厨的食材消耗也很快,可为什么这个月的营业额,非但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大幅增长,反而比上个月还下滑了不少?
“不可能啊……”李军把计算器按了一遍又一遍,又仔细核对了所有的流水单,结果都是一样。利润薄得像一张纸,刨去人工、房租、水电和食材成本,几乎所剩无几。尤其是电费,因为四台空调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电费账单上的数字高得吓人。
“问题到底出在哪了?”李军锁着眉头,一夜未眠。
第二天,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店里忙前忙后,而是选择了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坐下,开始仔细观察起店里的“顾客”。
很快,他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早上十点半,刚开门没多久,店里就陆陆续续进来了几位老人。他们大多是三五成群,互相熟稔地打着招呼。他们一进来,就熟门熟路地找了靠窗或者空调风口下最凉快的位置坐下,然后和服务员要来几杯免费的茶水,就开始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李军耐心地等着,他以为这些大爷大妈是来得早,等会儿会点菜。
可直到十一点半,午饭高峰期快到了,他们中才有一桌颤颤巍巍地举起手,喊道:“服务员,点菜!”
服务员赶忙跑过去,结果四位老人凑在一起研究了半天菜单,最后只要了一盘最便宜的“拍黄瓜”,价值十二元。
另一桌更绝,五位大妈围坐在一起,点了一小碟五香花生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们就着这一盘拍黄瓜,一碟花生米,喝着免费的茶水,聊得热火朝天,丝毫没有要再点菜或者离开的意思。
![]()
李军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他放眼望去,大厅里二十张桌子,起码有七八张都被这样的“顾客”占据着。他们四五个人占一张大桌,点一个凉菜,就能气定神闲地坐上一整个中午。
很快,真正的顾客来了。他们推开门,看到店里“人满为患”,服务员抱歉地表示需要等位,大部分人都摇摇头,转身去了别家。
李军终于明白了。他的饭馆,因为这四台大功率空调,成了附近老年人的免费“社区活动中心”和“避暑乐园”。顾客数量是上来了,但都是些不消费或者极低消费的“伪顾客”。他们占据了座位,赶走了真正能带来营业额的客人。
一整个中午,李军就坐在角落里,看着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失望地离开,看着那些大爷大妈们悠闲自得地摇着蒲扇,聊着家长里短。他的心,比外面四十度的高温还要焦灼。
原来,让他引以为傲的冷气,竟然成了一把双刃剑,在为他招徕人-气的同时,也深深地刺伤了他的生意。
04
李军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决定找这些大爷大妈们谈一谈。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尽量和善的笑容,走到了那桌点了“拍黄瓜”的老人面前。
“几位大爷大妈,中午好啊。在这儿还凉快吧?”李军客气地问道。
其中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大爷抬起头,乐呵呵地说:“凉快,凉快!小老板你这店真不错,空调开得足,比家里都舒服!”
“就是就是,”旁边的大妈也接话道,“我们天天都来!要不是你这儿,这么热的天,我们这把老骨头都不知道往哪儿待。”
李军的笑容有些僵硬,他清了清嗓子,尽量用商量的语气说:“大爷大-妈,是这样的。您看现在正是饭点,外面还有不少客人在等位。您几位如果吃好了,能不能……能不能先把座位让出来,让别的客人先吃?或者,您几位如果还想多坐会儿,要不……再点两个菜?”
他话说得极为委婉,生怕伤了老人们的面子。
然而,他话音刚落,桌上的气氛瞬间就变了。
刚才还笑呵呵的老大爷,脸色一沉,把手里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发出“砰”的一声。“你这小老板什么意思?嫌我们消费得少,赶我们走啊?”
“我们不是没给钱!我们点了菜的!”那位大妈也拔高了嗓门,一脸被冒犯的表情,“怎么?你这开门做生意,还分客人高低贵贱?我们老头老太太就不是客了?”
另一位一直没说话的大爷,更是指着李军的鼻子,义正言辞地说道:“你这是歧视老年人!我们来你这儿消费,是给你面子!你信不信,我们去街道办事处举报你,说你欺负老人,拒客宰客!”
“举报”两个字,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了李军的心上。他一个做小本生意的,最怕的就是这种纠纷。尤其是跟老人扯上关系,那更是有理也说不清。一旦事情闹大,别说生意,名声都得臭了。
李军的额头渗出了冷汗,他连忙摆手,脸上堆满了歉意:“不不不,大爷大妈,你们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就是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愿意坐多久就坐多久,没关系,没关系。”
“这还差不多!”老大爷冷哼一声,重新端起了茶杯。
那群大妈则像打了胜仗的将军,得意地瞥了李军一眼,继续聊起了天。
李军狼狈地退回了角落,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他的一番好言相劝,换来的却是恶语相向和威胁。他看着那盘几乎没怎么动的拍黄瓜,只觉得无比刺眼。
妥协,换来的不是理解,而是变本加厉。
从那天起,“君来顺饭馆空调足,点个凉菜能坐一天”的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样,在附近的老年人圈子里迅速传开。来他店里“避暑”的大爷大妈越来越多。他们不仅中午来,晚上也来。从早上开门,到晚上打烊,店里总有那么几桌“钉子户”。
情况愈演愈烈,发展到后来,这些人甚至自己带来瓜子、扑克牌。瓜子皮嗑得满地都是,服务员打扫起来苦不堪言。打牌的吵吵嚷嚷,整个饭馆乌烟瘴气,更让真正的食客望而却步。
李军的营业额,一泻千里。他每天看着这群“神仙”,心里的火苗越窜越高,但他只能忍着。他不敢再开口,生怕再惹出什么事端。他只能寄希望于天气快点凉快下来,送走这些“瘟神”。
05
然而,天气非但没有凉快,反而一天比一天炎热。而饭馆里的荒唐景象,也在这一天,达到了顶峰。
这天中午,李军刚拉开卷帘门,就惊得目瞪口呆。门口黑压压地挤了一大群人,全都是白发苍苍的大爷大妈。他们像是等待抢购特价鸡蛋一样,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中放光。
门一开,这群人便一拥而入,嘴里还喊着:“快!抢那个风口的位置!”“老王,这边,这张桌子大!”
不过几分钟的功夫,店里所有的桌子,都被占得满满当当,连一个空位都没剩下。
李军和他手下的两个服务员都看傻了。
紧接着,更离谱的场面出现了。
有的人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了象棋,在桌上“楚河汉界”地厮杀起来;有的人拿出了扑克牌,开始“斗地主”,吆五喝六;还有几位大妈,甚至带来了毛线和织针,旁若无人地织起了毛衣。
瓜子皮、花生壳吐得到处都是,喧哗声、争吵声、谈笑声混杂在一起,整个“君来顺”饭馆,彻底沦为了一个混乱、嘈杂的免费棋牌室。
那一叠叠被点上来的花生米和拍黄瓜,仿佛不再是菜品,而是他们占领这片“清凉领地”的令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从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整整两个小时的黄金午市时间,除了这些大爷大妈,竟然没有一个真正的顾客能走进来。有几个探头探脑想吃饭的年轻人,看到这副景象,都皱着眉头,嫌恶地转身离去。
李军站在收银台后,脸色铁青,气得嘴唇都在发抖。他感觉自己的心血,自己最后的希望,正在被这群看似无害的老人,一点点地蚕食、毁灭。
下午两点,到了饭馆固定的午休时间。按照惯例,服务员会开始打扫卫生,然后关门休息到下午四点半再开始晚市的准备。
一个年轻的服务员小姑娘,走到一桌正在打牌的老人旁边,小声地提醒道:“大爷,不好意思,我们中午要休息了,准备关门了。”
“关门?关什么门!”一个正在出牌的大爷头也不抬地说道,“我们还没玩完呢!”
![]()
“就是!”旁边看热闹的大妈帮腔道,“外面那么大太阳,毒得能晒死人!你们这时候关门,是想把我们这些老家伙往死路上逼吗?有没有点同情心!”
这话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火药桶”。
“不能关门!” “对!我们是消费者,我们有权利待在这里!” “你要是敢关门,我们就打电话投诉你!上报纸曝光你!”
一时间,群情激奋,所有的老人都站了起来,对着李军和服务员指指点点,大声嚷嚷。他们非但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不妥,反而摆出了一副受害者的姿态,理直气壮到了极点。
看着这群倚老卖老、蛮不讲理的面孔,听着那些刺耳的叫嚣,李军一直压抑在心底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彻底爆发了。他过去所有的委屈、忍耐、不甘,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了滔天的愤怒。
他死死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他没有咆哮,也没有争辩,脸上反而浮现出一丝冰冷而扭曲的怒笑。
“喜欢待是吧?”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压抑到极致的寒意,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行,那就让他们待个够!”
他对身边已经吓傻了的服务员,一字一顿地命令道:
“关空调!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