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上没留下姓名的小卒,如何靠一张嘴改变了楚汉争霸的进程

分享至

众所周知,楚汉争霸的时候,燕赵之地作为刘邦的大后方,以及插向项羽的一把利刃,为刘邦赢得天下起到了战略支点的作用,但很少有人知道,刘邦之所以能得到这块宝地,跟历史上的一个无名小卒有关。



请注意,“无名小卒”不是形容词,这位对历史走向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人物真的没留下姓名,而且他真的就是军中杂役(养卒)。

我们把时间拉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的一天,赵国右丞相张耳得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咱尊敬的国王武臣被俘了!

咋跑出个赵国呢?它又怎么弄出个武姓的过往来了呢?别急,咱插一段历史背景知识。

这一年的7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短短月余烽火遍及中原,义军人数多达几十万,于是陈胜登台称王,建国号“张楚”,准备一举取秦朝而代之。



本文的第一个大人物张耳携“刎颈之交”的二号人物陈馀出场了,他们向陈胜提了个建议:大王您当务之急是挥兵西进,拿下函谷关,此时黄河以北必定空虚,您何不派人北上夺取赵地呢?

陈胜一听有道理,此时正是我张楚迅猛扩张之际,牛市的时候踩进去闭着眼睛都能发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老武兄弟,烦劳你走一趟。

于是本文的第三号人物出现了,他就是陈胜的同乡好友武臣,当然,作为建议者,张耳和陈馀成了武臣的左膀右臂,三人共同率3000偏师北上,剑指河北。

事实上,那时候的“股市”远比陈胜想象的还要疯狂,赵地的官员们听说义军来了,要么赶紧举手投降,要么投降的动作还没做出来就被人当做投名状纳于武臣的军前,旬日间义军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邯郸。



原来创业就是这么简单,俺老武连血腥味都没闻着就成了“河北王”,这要是动动枪杆子的话,得天下也就那那么回事。

就在武臣心底的野草准备疯长的时候,张耳、陈馀送上了迷魂汤:您以三千人获得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土地,可喜也可悼。

武臣一脸错愕:咱发财发得噗呲噗呲的,高兴还来不及,先生这话从何说起?

张耳、陈馀一笑:你虽然得到了土地,但人心不稳,急需要一个名头凝聚人心,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咱现在的身份太low,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人干掉,这是外患。另外,您如今拥兵数万,得地千里,您觉得陈王心里会开心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假如再有人嘀咕几句,恐怕您的下场不会好吧?



武臣是个大老粗:那咋办呢?先生救我?

陈馀说,简单啊,立一个王,成立一家法人单位,咱就是合法政权了,外患自解,从此跟陈王平起平坐,也不用怕他了。至于立谁嘛,您可以自立,也可以本地化,立赵家后人。

武臣直翻白眼,我创业,给赵家人当牛马,我傻啊,得,从今儿起老子就是赵王了!

于是,赵地有了个武姓的王,叫武臣。当然,陈胜很不开心,本想去灭了武臣,但经人劝,决定以大局为重,先灭秦再说,于是忍着呕吐,给武臣去了一封信,一则表示祝贺,二则以“总王”的身份要求武臣发兵西进,配合自己灭秦。

张耳、陈馀多聪明:不可,陈王这是要消耗咱,咱应该北上攻打燕地,扩大根据地。

武臣说,还是你们聪明,阿广,辛苦你去燕地出趟差。



于是武臣的好兄弟,本文的男四号韩广出场了。一样的剧本,韩广兵不血刃,旋风般地拿下了燕辽之地。同样的剧本,韩广也给武臣写了封信:哥啊,俺被部下拥立为燕王了,推都推不掉啊……

武臣怒了,什么世道呢?信用呢?友谊呢?打他丫的大坏蛋!

本来吧,武臣可以很轻松地拿下韩广,毕竟老伙计立足未稳,威望又远不如武臣,燕地又不如赵地家底厚实,但武臣竟然玩脱了。

大军抵达燕地后,武臣突然脑抽筋:哇塞,北国风光好迷人,寡人要吟诗一首……于是这伙计居然独自骑着马出了军营,一个人游魂去了。更可怕的是,他竟然游到了燕军跟前还不自知,直到被人家绑了……

诗人要变死人了,完犊子了。



张耳、陈馀得到报信都懵了,这他母亲的唱的是哪出戏?还不得让陈胜笑得牙齿满天飞?不行,得赶紧将人赎回来。

于是他们派出使者跟韩广谈判,你这么做犯规了,咱有话好说,别这么粗鲁,丢份。

韩广真是个爽快人,想赎回武臣?简单,割赵地一半给我,否则别怪老子更粗鲁!

于是,张耳、陈馀派出的使者跟肉包子打狗一样,去一个被咔嚓一个,二人连收十几颗人头的大礼包。

张耳、陈馀急得团团转,哥几个,谁再辛苦走一趟?差旅费加倍。

众人集体缩脖:你当俺们智商短缺呐?要去你俩自己去,俺要回家烧火做饭去了。



气氛将住了,照这个架势下去,张耳、陈馀就只能组织大家吃散伙饭了。就在这个尴尬的节骨眼上,廊下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笑声。

“多大的屁事,我只需要单人独骑就能将赵王接回来!”

众人一愣,随即笑得花枝乱颤。我当是谁呢,原来竟然是个勤杂兵,你一个无名小卒,竟然也敢说大话,被武臣附体了吧?

请集体起立,本文的第五个大人物,不,小人物,不,真正的男一号出现了。不过有点遗憾,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