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千万金佛被洪水冲走,7支打捞队5天寻回,方丈懵了:轻了2斤

分享至

01

南州地界,有一座险峻秀丽的山,名曰云山。云山常年云雾缭绕,山巅之上,隐约可见一座古老的寺庙,飞檐翘角,古朴庄严,这便是远近闻名的云山古寺。

古寺不知始建于哪个朝代,只知道寺中的香火已经绵延了上千年。一代又一代的僧人在此晨钟暮鼓,青灯古佛,将这座深山中的庙宇守护至今。



现任的方丈,法号慧觉。慧觉方丈并非半路出家,他是个孤儿,襁褓之中便被遗弃在寺庙门口,由上一代的老方丈抚养成人。他自小便在寺中长大,听着佛经,闻着檀香,寺庙就是他的家,寺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早已刻入他的骨血。

慧觉方丈为人谦和,佛法精深,在南州一带颇有威望。但他心中最看重的,并非自己的声名,而是寺中传承的至宝——一尊供奉在大雄宝殿中央的纯金佛像。

这尊释迦牟尼坐像,高约半米,通体由纯金打造,宝相庄严,慈眉善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佛陀的眼神都仿佛在悲悯地注视着世人。据寺中典籍记载,这尊金佛是千年前一位虔诚的皇族所捐赠,耗费了当时国库中的大量黄金,由天下第一的巧匠耗时三年才铸造而成。

千百年来,金佛历经战火与动荡,却奇迹般地完好无损,被一代代云山寺的僧人视为镇寺之宝。到了如今这个年代,有专家曾悄悄估价,这尊金佛光是黄金本身的价值,就已超过千万,更不用说其背后蕴含的千年历史与文化价值,那更是无法估量的。

也正因如此,云山古寺的香火格外鼎盛。无数香客不远千里,翻山越岭而来,只为能亲眼瞻仰金佛法相,在佛前叩首,祈求一份心安与庇佑。他们相信,这尊由纯金铸造、受了千年香火的佛像,充满了无边的法力。

慧觉方丈每天都会亲自擦拭金佛,那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初生的婴儿。对他而言,这尊金佛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云山古寺千年传承的象征,是他身为方丈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信仰图腾。

02

这是一个初夏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瑰丽的金色,也为整座云山古寺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

山门处的知客僧正准备关闭厚重的寺门,按照惯例,寺庙即将谢绝访客,僧人们也要开始晚课了。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山下拾级而上,逆着下山的人流,显得有些突兀。那是一个中年男人,穿着朴素的夹克衫,面容普通,是那种扔进人堆里就再也找不出来的类型。

知客僧本想上前告知寺门已关,但那人却径直走向了大雄宝殿,步伐坚定,目标明确。知客僧犹豫了一下,心想或许是哪位错过了时辰的虔诚香客,便没有阻拦。

此时,慧觉方丈刚刚擦拭完金佛,正准备离开大殿。他看到了这个逆流而来的香客,不知为何,心中没来由地一跳。

那男人的身上有一种奇怪的气质。他明明看起来很普通,但那双眼睛,却像藏着一团火,炽烈得让人不敢直视。他无视了殿内其他的佛像,径直走到了那尊纯金大佛的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在蒲团上。

他没有上香,也没有叩拜,只是死死地盯着金佛,嘴唇微动,似乎在喃喃自语。慧觉方丈站在不远处,想听清他在说些什么,但他的声音实在太小了,小到几乎与空气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还愿的姿态。

寺庙里经常有香客来许愿,愿望实现后便会回来还愿。可眼前这个人的还愿方式,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慧觉方丈心中升起一丝不安,他双手合十,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试图平复心境。

大约一刻钟后,那男人缓缓站起身,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金佛,那眼神复杂无比,有贪婪,有不舍,还有一丝决绝。随后,他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很快便消失在了山门的暮色中。

慧觉方丈目送他离开,眉头紧锁。他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

“哐当——”

厚重的寺门终于缓缓关闭,将山寺与外界隔绝开来。而就在寺门合上的那一刹那,天色骤然暗沉,一颗豆大的雨点,重重地砸在了大雄宝殿的青石板上,留下一个深色的印记。

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

03

起初,只是一场寻常的夏日雷雨。

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瓦片上,汇成水流,顺着屋檐淌下,形成一道道水晶般的雨帘。僧人们对此早已习惯,各自做着晚课,诵经声在雨声的伴奏下,反而更显宁静。

但慧觉方丈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他站在禅房的窗前,望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雨,那雨势之猛,仿佛天漏了一个巨大的窟窿,银河之水正倾泻而下。

一夜过去,雨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第二天,雨势更大了。山间的溪流早已变成了咆哮的浊流,平日里清澈见底的苍龙江,此刻江水暴涨,浑黄的江水如同怒龙一般翻滚着,拍打着堤岸,发出沉闷的怒吼。

寺庙建在山巅,地势虽高,但也架不住这样不眠不休的暴雨。寺内一些低洼处的院子已经开始积水,僧人们不得不穿着芒鞋,在水中穿行。

到了第三天,情况已经完全失控。

雨,依旧在下。

整片天空都像是被一块巨大的铅灰色幕布笼罩,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山下的城镇早已传来消息,苍龙江决堤了,洪水泛滥,一片汪洋。通往山下的道路,也完全被山洪冲断。云山古寺,成了一座孤岛。

“不能再等了!”慧觉方丈看着不断上涨的水位,眼神变得无比凝重。他很清楚,如果山洪真的冲上山巅,这座千年古寺将面临灭顶之灾。

他当机立断,召集了全寺的僧人。

“所有僧众听令!”慧觉方丈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压过了哗哗的雨声,“立刻去伙房,将所有能带的干粮、饮水打包!然后,所有人,带上必需品,准备向后山地势最高的藏经阁屋顶转移!”



僧人们虽然惊慌,但在方丈的指挥下,立刻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他们知道,这是唯一的生路。

“方丈,那……那金佛怎么办?”一名年轻的僧人焦急地问道。

慧觉方丈的目光投向大雄宝殿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与挣扎。那尊金佛重达数百斤,平日里移动都需要十几个壮汉合力。如今情况紧急,洪水随时可能冲垮殿门,想要安全地将它转移出去,难如登天。

但,放弃它?

这个念头只在慧觉方丈的脑中闪过一瞬,便被他狠狠掐灭。那是祖师爷传下来的基业,是古寺的魂!

“留下一队身强力壮的,随我来!”慧觉方丈一咬牙,沉声喝道,“我们就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护住金佛周全!”

他话音刚落,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从大殿方向传来!

“轰——!”

仿佛一头被激怒的远古巨兽,用头颅狠狠撞在了山门之上。夹杂着泥沙石块的巨大洪流,竟真的冲破了寺庙的外墙,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地势最低的大雄宝殿席卷而来!

04

“不好!”慧觉方丈脸色剧变。

他带着十几名最健壮的僧人,疯了一般冲向大雄宝殿。当他们冲到殿前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山洪已经淹没了整个广场,浑浊的黄泥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正疯狂地冲击着大雄宝殿那两扇雕刻着金刚力士的厚重殿门。殿门在洪水的反复拍击下,发出“吱呀”的呻吟,门轴已经不堪重负,眼看就要崩裂。

“快!进去!把金佛抬出来!”慧觉方丈嘶吼着,第一个冲进了齐腰深的洪水中。

冰冷刺骨的泥水瞬间浸透了他的僧袍,巨大的水流让他步履维艰。僧人们紧随其后,手拉着手,艰难地向大殿门口挪动。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殿门的那一刻,又是一波更加凶猛的洪峰涌来!

“轰然”一声巨响,大雄宝殿的殿门被整个拍碎!木屑纷飞,浊浪排山倒海般地灌入了庄严的宝殿之内!

供桌、蒲团、经幡……殿内的一切,瞬间被洪流卷起、吞噬。

而那尊稳坐于莲花台之上的金佛,在洪水的巨大冲击力下,也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

“护住佛像!”慧觉方丈目眦欲裂,他和其他僧人合力,用身体组成一道人墙,试图挡住汹涌的水流,为抢救金佛争取时间。

几个僧人冲到佛像前,用尽全身力气去推,去抬。但这尊纯金的佛像实在太沉了,再加上水的浮力和冲击力,他们根本无法撼动分毫。

洪水在殿内疯狂地打着旋,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很快就漫过了佛像的基座,淹到了佛陀的膝盖。

“快!用绳子!”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一名僧人解下腰间的粗布腰带,试图绕过佛像,但水流太急,他刚一靠近,就被一个浪头打翻在地,险些被卷走。

慧觉方丈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眼睁睁地看着洪水越涨越高,那尊金佛在浑浊的水中,只剩下半个身子还露在外面,金色的光芒在昏暗的殿内若隐若现,佛陀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悲悯众生的神情。

突然,一股回旋的激流狠狠撞在了莲花宝座之上。

“咯喇!”

一声脆响,莲花宝座的底座与地面连接处出现了裂痕。紧接着,整尊金佛连同宝座,被巨大的水流从原地掀起,缓缓倾倒。

“不——!”

慧觉方丈发出了一声绝望的呐喊,他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只抓到了一片冰冷的泥水。

金佛在水中翻滚了一下,随后便被一股强大的暗流卷起,顺着被冲毁的殿门,直接冲出了大雄宝殿,瞬间消失在了外面那片更为广阔、更为狂暴的洪流之中。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十几名僧人全都傻眼了,他们呆立在及胸的洪水中,如同十几尊泥塑木雕,眼睁睁地看着寺庙的镇寺之宝,就这样被洪水无情地吞噬。

“阿弥陀佛……”慧觉方丈双腿一软,整个人瘫倒在水中,任由洪水冲刷着他的身体。他仰起头,闭上眼,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他苍老的脸颊滑下,瞬间便汇入了滔滔洪水之中。

雨停之后,洪水退去,留下了满目疮痍。云山古寺如同被洗劫了一般,到处都是淤泥和废墟。慧觉方丈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二十岁,他双眼通红,不眠不休,亲自找到了前来勘察灾情的救援队。

他跪在救援队队长面前,老泪纵横地恳求他们,一定要帮忙寻找那尊被冲走的金佛。他反复强调,那尊金佛不仅价值千万,更是古寺传承千年的瑰宝,是所有僧人和信众的精神寄托。

救援队被老方丈的赤诚之心所打动,立刻组织了力量。考虑到苍龙江流域广阔,他们破例集结了整整7支专业的打捞队伍,从云山脚下开始,沿着河流的走向,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

7支队伍,分头出发,动用了声呐探测器、水下机器人等各种先进设备。整整5天五夜,所有人都抱着一丝希望,在浑浊的江水中艰难搜寻。

终于,在第5天的黄昏,下游的一支打捞队传来消息——金佛,找到了!

05

消息传回云山古寺,整个寺庙瞬间沸腾了。

僧人们喜极而泣,奔走相告,连日来笼罩在寺庙上空的阴霾与绝望,一扫而空。慧觉方丈听到消息后,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双手合十,对着苍天拜了又拜。

打捞队用特制的运输车,小心翼翼地将金佛运回了寺里。

当那尊略带泥污、却依然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佛像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慧觉方丈带领着全体僧人,在山门前列队相迎,场面庄重而感人。

救援队的队长将金佛正式交还给慧觉方丈,说道:“方丈,幸不辱命!佛像在下游三十多里外的一处河道拐弯处被淤泥裹着,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弄上来,您看,完好无损。”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感谢各位施主,诸位的大恩大德,云山古寺上下,永世不忘!”慧觉方丈激动地向救援队员们深深一揖。

接下来,便是将金佛重新迎回大殿。虽然大殿还未完全修好,但僧人们已经清理出了一块干净的高台,铺上了崭新的红布,准备暂时安放佛像。

按照惯例,几名年轻力壮的僧人上前,准备合力将金佛抬到高台之上。

他们口中喊着号子,一同发力。

然而,就在金佛被抬离地面的那一瞬间,为首的一名僧人忽然“咦”了一声,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师兄,怎么了?”旁边的僧人问道。

那僧人皱着眉头,手上颠了颠,迟疑地说道:“方丈……这佛像……怎么感觉……”

他还没说完,旁边另一位参与抬佛像的僧人也立刻感觉到了不对劲,脱口而出:“是啊,轻了!感觉轻了好多!”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尊金佛之上。

慧觉方丈心中“咯噔”一下,一股比失去金佛时更为强烈的不祥预感,瞬间攥住了他的心脏。他快步上前,示意僧人们先将佛像平稳地放在地上。

“去,把库房里那台称粮食的大磅秤抬过来!”慧觉方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很快,一台老式的磅秤被抬了过来。僧人们七手八脚,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金佛安放在了秤盘之上。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伸长了脖子,死死地盯着秤杆上的刻度。

秤杆晃动了几下,最终缓缓地,缓缓地停在了一个数字上。

慧觉方丈死死地盯着那个数字,瞳孔猛地一缩,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变得一片苍白。他嘴唇哆嗦着,难以置信地指着磅秤,声音嘶哑而惊恐:

“这……这金佛……怎么轻了2斤!”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