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行业最新消息: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或已超1.75亿

0
分享至



近日中国新闻社发布报道关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相关疾病,也就是说全球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经历着精神疾病的折磨。在我国,近年来,心理健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测算,截止2025年10月,根据14*(1/8)测算我国有近1.75亿人患有精神相关疾病。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常见的精神疾病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酒精使用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

根据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披露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2015-2025年近十年以来抑郁症患者增速约18%。2022年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抑郁人数逾9500万,至2025年不完全统计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突破1亿。换句话说在我们身边平均每8个人里面,可能就有一个精神疾病患者;每14个人里,可能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或者更多的是徘徊在抑郁症边缘的待疗愈待心理疏导人群。

2019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团队人员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进行了报告,这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6.8%,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3.6%。照此计算,超过9500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而2021年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精神科门诊急诊人次数相较于2019年增加了约849万人。北京安定医院曾参加的一项国际性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大约存在着92%的精神疾病患者没有接受治疗。根据官方统计我国目前精神科医生数量仅为6.4万人,心理咨询师同样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

上述报告对患者群体的调查分析还显示,中国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为4.2%,明显高于男性3.0%;另据人民日报曾发过报道,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在9-18岁的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正遭受抑郁情绪的困扰,其中学生重度抑郁占比达到7.4%,一些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2025年是疫情发生后的第五年,中科院陆林院士曾经指出:疫情前三年新增将近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过失眠障碍,这种影响或将持续至少20年,从2019年至2025年我国社会经济及就业环境的变化,从疫情导致的影响开始,到经济发展的下行波动,就业及家庭婚育压力等因素已经成为抑郁以及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相信所有看过新闻的人都会被中国青少年教育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所震撼:越来越“轻易”犯重罪的青少年,越来越普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层出不穷……《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50%为在校学生,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而在《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则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高中生抑郁检出率超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超30%,而小学生抑郁检出率超1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约31%-51%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行为,在15~40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首位。每年有800,000起自杀事件中,多达50%发生在抑郁发作中,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的可能性几乎是普通人群的20倍。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确实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乡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风险较高,需要引起重视和干预。“尽管民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提高,但很多人对心理健康和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率仍比较低,缺乏防治知识。我国仍面临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供需失衡的问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医疗资源不足。中国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诊疗面临患病率高、患病人群庞大的挑战,但就诊率低,抑郁症的就诊率仅9.5%,仅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专科治疗。中国平均每十万人精神科医生数不足4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更为不足。”一位精神疾病领域的专家表示。

2024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医政司新设置了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处,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心理咨询门诊,扩大心理健康服务供给。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2025年—2027年为“精神卫生服务年”。目前全国有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约6000家,跟2010年相比,增加了205%。全国精神科执业注册医生5万多人,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144%。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1235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 王刚:北京在今年1月1日正式启动12356心理援助热线,截至9月15日,心理热线大概接了近9万通电话。

此外上述专家还表示当前国内对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和新型治疗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尤其对一些被低估或被忽视的难治性精神疾病,研究投入更加不足,同时对抑郁症前期预防措施,心理咨询干预指导方面也亟待加强。

当心灵生病了会发出哪些“报警”信号?

焦虑障碍主要表现是常常担心、紧张、害怕、惴惴不安等。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活动减少等。

王刚:焦虑的、低落的情绪可能是一过性的、阶段性的,也有可能是疾病的问题。我们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于,这样的状态是否难以摆脱,有强烈的主观痛苦,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另外一个标准,有没有严重影响到了工作、生活以及社交。

在我国,抑郁障碍也就是俗称的抑郁症,是困扰居民的主要精神疾病之一。根据我国《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成人抑郁风险检出率达10.6%。

当你情绪低落,对曾经感兴趣的爱好和娱乐活动丧失兴趣,体力和精力不足,回避社交,感到生活没有希望、早醒或嗜睡,这时候就是身体向你拉响了抑郁的“警报”。医生提醒,有这些表现不代表一定得了抑郁症,只是提醒你要关注自己的情绪了,这时候要到专业心理门诊进行检查,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评。

有人觉得心情不好就是得了“抑郁症”、有人觉得抑郁症不是疾病,“想开点”就好了,没必要去医院。医生介绍,对于抑郁症,既不必太过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抑郁症就像心灵得了一场感冒,通过正确的情绪疏导和科学系统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关于抑郁症的三大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水平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也了解得越来越多,但难免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抑郁症靠心理疏导就能好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 赵敏:大家总觉得这些病人情绪自己是可以控制的,不觉得是一种疾病。实际上它就是一种疾病,需要积极治疗。

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尤其是发展到了中度和重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误区二:服用药物会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

王刚:很多患者认为吃了药就会把脑子搞坏,或者依赖成瘾,导致患者不愿意吃药,或者勉强吃了就想尽快停掉,这都是不对的。其实精神类药物绝大多数没有依赖成瘾性,只有少数的一些药物有依赖成瘾性,但是在科学使用的时候依赖成瘾也不会发生。

医生介绍,大部分精神类药物没有成瘾性,有些合并治疗患者焦虑和失眠的处方药物,例如安定类药品,可能在长期服用情况下会存在一定依赖性,但这类药品往往只需要患者短期服用,因此不必过度担心。还有些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时,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坚持服药一周左右就会消失。

误区三: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减药停药

王刚:很多精神类药物,特别是长时间服用,高剂量服用,突然停药会出现撤药的反应,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逐渐减停。

医生介绍,之所以强调按时服药,是因为抑郁症有容易复发的特点,大部分复发的患者是因为过早停药造成的,在治疗过程中要听从医嘱,坚持服药,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疗效。

如何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对于已经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人来说,可以通过躯体干预技术来缓解情绪。

通过躯体动作来缓解焦虑和抑郁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其核心原理是将个体的注意力从不可控的思绪中,转移到可控的身体感知与行动上,从而打破焦虑抑郁循环。

腹式呼吸法

缓慢吸气,有意将腹部鼓起,如同向皮球充气,直至无法再鼓为止。屏住呼吸,维持4—5秒钟。充分而缓慢地吐气,收缩腹部,将气体完全排出,连续重复10~20次,直至情绪趋于平稳。

蝴蝶拍法

适用于极度惊恐或情绪失控的紧急时刻,能快速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感。

除了上述方法,冥想、放松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等,都是通过引导注意力、调节身心状态来缓解抑郁与焦虑的有效手段。

注意:本文编辑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报告2025》;中国2023年国民健康报告《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报告《2024年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业状况调查报告》;中国抑郁症报告《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蓝皮书总报告《2024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社会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2024年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报告》等相关心理健康研究报告,内容相关数据调查因具有时效性和周期性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越来越疯了!高市早苗再有新动作,日本准备拥核,中俄要早做准备

越来越疯了!高市早苗再有新动作,日本准备拥核,中俄要早做准备

头条爆料007
2025-11-16 21:21:37
山西摔狗反杀案,为何检方认为防卫过当?被告律师一语道破真相

山西摔狗反杀案,为何检方认为防卫过当?被告律师一语道破真相

慢半拍sir
2025-11-15 21:23:31
饺子拒绝金鸡奖,揭开内娱最大笑话:154亿票房,不配一个奖?

饺子拒绝金鸡奖,揭开内娱最大笑话:154亿票房,不配一个奖?

妙知
2025-11-16 23:02:20
意大利哭晕!附加赛首轮或再遇2苦主 恐连3届翻车 20日晚8点抽签

意大利哭晕!附加赛首轮或再遇2苦主 恐连3届翻车 20日晚8点抽签

我爱英超
2025-11-17 07:16:28
金鸡奖被吐槽太不公,《哪吒2》无人领奖,不如改名 “金谋奖”!

金鸡奖被吐槽太不公,《哪吒2》无人领奖,不如改名 “金谋奖”!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6 10:33:51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里有金子”,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大户年入上百万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里有金子”,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大户年入上百万

新京报
2025-11-17 07:57:25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6 07:12:49
当年为何要炸掉西湖边的秋瑾墓?

当年为何要炸掉西湖边的秋瑾墓?

娱乐喵喵说
2025-11-16 09:27:37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行走的知识库
2025-11-17 06:10:53
网传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

网传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7 01:13:46
知名导演疑再炮轰李连杰,不止呼吁禁止器官移植,还曝其圈钱内幕

知名导演疑再炮轰李连杰,不止呼吁禁止器官移植,还曝其圈钱内幕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6 11:21:51
为啥欧拉5能成为“年轻人的严选车”?

为啥欧拉5能成为“年轻人的严选车”?

吴佩频道
2025-11-16 16:01:52
一夜损失40000亿美元背后,这位18岁中国少年轰动世界!

一夜损失40000亿美元背后,这位18岁中国少年轰动世界!

阿燕姐说育儿
2025-11-15 06:36:19
卫冕+第4金!王曼昱连续2届决赛击败孙颖莎 关键暂停拿决胜1分

卫冕+第4金!王曼昱连续2届决赛击败孙颖莎 关键暂停拿决胜1分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6 23:16:33
社保缴纳全球最高养老金却最低?数据揭露:打工人正在补贴这类人

社保缴纳全球最高养老金却最低?数据揭露:打工人正在补贴这类人

赵昉是个热血青年
2025-11-16 18:03:31
难顶!南京芳草园,从9.2万/平跌到2.7万/平!

难顶!南京芳草园,从9.2万/平跌到2.7万/平!

黯泉
2025-11-12 12:19:33
高市早苗不装了,对中方发出战争威胁,关键时刻,俄罗斯力挺中国

高市早苗不装了,对中方发出战争威胁,关键时刻,俄罗斯力挺中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6 10:19:01
王曼昱卫冕原因很现实!孙颖莎戴银牌噘嘴不甘心,她俩差距很明显

王曼昱卫冕原因很现实!孙颖莎戴银牌噘嘴不甘心,她俩差距很明显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7 00:13:27
辛纳2-0阿卡!卫冕年终冠军+2年1盘未丢 创3大纪录 获3600万巨奖

辛纳2-0阿卡!卫冕年终冠军+2年1盘未丢 创3大纪录 获3600万巨奖

我爱英超
2025-11-17 05:33:33
解放军通告全球,日方介入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话音刚落美有大动作

解放军通告全球,日方介入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话音刚落美有大动作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6 02:27:16
2025-11-17 10:00:49
守仁心学苑
守仁心学苑
守仁心学苑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注解决青少年抑郁、焦虑、强迫、叛逆、厌学、网瘾等问题!
135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6666元包教包会!"杀人蜂"养殖已成灰产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手机
数码
亲子

中年女人的开挂指南,避开花衣服和紧身衣,把优雅感焊在身上

《燕云十六声》海外版性别惹争议 本地化人员作恶

手机要闻

苹果计划将iPhone发布调整为固定的秋季与春季两次的模式

数码要闻

古尔曼:苹果基本已放弃了Mac Pro,M4 Ultra芯片也已被砍

亲子要闻

宝妈买了张二手婴儿床,卖家凌晨发来信息:千万别让你孩子睡进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