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在“林肯”号核动力航母的眼皮底下,悄悄地突破了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外围那道看似牢不可破的防御圈,展现了中国海军055型万吨驱逐舰的绝对的战略性和战术性的高超之处。
![]()
将航母这块“高值的靶子”通过精心的战术布局,置于055舰上那一道道每分钟都能射出一万余发的近防炮的致命的射程之内,实在是将“贴脸”之争推到了最惊心动魄的极限!
1130近防炮是中国自主研发的11管30毫米加特林式速射炮系统,配备雷达、光学和红外追踪系统,能够一次性锁定超过40个目标,并以每秒166发的射速形成一道密集弹幕,有效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和其他低空威胁。
它是舰艇防空体系的最后一道屏障,专门用于拦截那些突破了中远程防空网的“漏网之鱼”,其发射的30×16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高达每秒1000米以上,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来袭目标路径上布下一片“钢铁风暴”。
![]()
要让航母这样的高价值目标进入1130近防炮的射程(通常为几公里),前提是055型驱逐舰必须成功穿透航母战斗群由舰载机、护航舰只和潜艇构成的层层防护网。
055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超过1.2万吨,拥有112个通用垂直发射单元,可发射鹰击-18、鹰击-21等反舰导弹。特别是鹰击-21,作为一款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其末端速度可达6-10马赫,极难被现有防空系统拦截,能为055提供强大的远程突击能力。
在推演场景中,055大驱可能利用其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和一体化隐身设计(采用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和流线型舰体设计,显著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静默接敌,或者得到空中预警、卫星侦察及电子战支援,识别并利用美军防御体系的间隙快速突进。美军“林肯”号航母作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通常由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护航,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
其舰载机联队包括F/A-18E/F超级大黄蜂、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以及E-2D鹰眼预警机,试图建立大范围的空中警戒圈。
如果055能够逼近到足以用1130近防炮直接瞄准航母的距离,意味着它已经成功突破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外围和中间防御层。
这期间,055自身的综合防空系统(如海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需要有效应对来自航母舰载机的空中威胁,其先进的雷达系统(能同时追踪数百个目标)和协同作战能力至关重要。
美军护航舰只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和标准系列防空导弹会竭力拦截055发射的导弹,而055则可能通过饱和攻击战术,发射大量反舰导弹消耗对方的拦截弹。
![]()
一旦进入1130近防炮的射程,虽然该武器主要用于防御,但如此近的距离下,其对航母舰体、上层建筑特别是飞行甲板、舰岛等关键部位的毁伤效果不容小觑,1130近防炮的恐怖射速和强大动能,足以在极短时间内向目标倾泻大量弹药。
对于航母这类大型目标,在极近距离上面临1130近防炮的持续扫射,其甲板作业能力、雷达天线、近防武器等完全可能被严重破坏甚至摧毁。这无疑将航母置于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当然,这种极端逼近的战术风险极高。055本身在突入过程中会暴露在美军护航舰艇和舰载机的猛烈火力下,其生存严重依赖自身的隐身性能、防空反导能力和有效的战术机动,美军航母编队配备的“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等末端防御手段也会全力反击。
整个行动的成功依赖于体系支撑,包括卫星侦察提供目标信息,可能的空中掩护或电子干扰支援,以及高超音速导弹的先期压制。
![]()
采用这次的“短兵相接”手段,055型驱逐舰的攻击性和敢于采取的冒险的战术性战法,充分展现了现代海上作战的新形态、新特点和新优势。
其将一艘航母的纳入1130公里的近防炮的射程的设想,尽管更属极端的战略战术的理论的推演却也生动的体现了现代海战中对体系的破击、非线性的作战的思想的探索,以及高的技术装备的性能所带来的战术的可能性的深入的挖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