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开始——
【一、开场就把你按在椅子上】
“刘备?那个卖草鞋的?”
公元194年,曹操在濮阳被吕布打得连夜逃命,荀彧守住鄄城,给曹操留了三座县城当火种。
同年,刘备刚拿到陶谦的“徐州体验卡”,还没暖热,就被吕布偷了家。
如果这时,有人跟荀彧说:别跟曹老板混了,去跟刘皇叔吧,他是汉室最后的希望!
荀彧大概率会回一句:
“谢谢,我真没空,也不想陪跑。”
——问题来了——
荀彧一生以汉臣自居,到死都把“汉”字贴在脸上,为什么就是不选“汉室宗亲”刘备?
是他眼瞎?还是刘备不配?
又或者,荀彧心里藏着一个更大的局?
别急,今天咱们就把荀彧的“脑内文件夹”翻个底朝天,看看这位王佐之才到底怎么想的。
【二、荀彧的“汉”,不是刘备的“汉”】
先给结论:
荀彧爱的不是“姓刘的”,而是“制度上的大汉”。
翻译成人话:
只要中央朝廷还在、献帝还在龙椅上,哪怕龙椅下面垫的是曹操的脚,他也认。
刘备?对不起,你姓刘没错,可你手里没有献帝,也没有朝廷公章,你那个“汉”只是营业执照复印件,防伪码都对不上。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爷爷荀淑是“神君”,爸爸荀绲是济南相,标准的“中央有人”。
他从小听的是“汉室正统”的睡前故事,骨子里就把“献帝”当成唯一正版。
刘备天天喊“我乃中山靖王之后”,在荀彧耳朵里跟“我爷爷跟刘邦吃过饭”没区别——
宗亲?不好意思,我户口本上只认长安城里那位。
【三、时间线不对:刘备火的时候,荀彧已经“上车”了】
咱们把时钟往回拨: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荀彧弃官跑路,第一时间投奔的是袁绍——对,就是那个“四世三公”的袁老板。
结果发现袁绍“终不能成大事”,马上跳槽到曹操这儿,那是公元191年。
此时刘备在干嘛?
刚带着关羽张飞跟公孙瓒打秋风,官衔是“平原令”,相当于今天一个县级市市长。
而曹操已经是兖州牧,手里握着半个省。
你说荀彧怎么选?
是选一个有地盘、有兵、有粮的潜力股,
还是选一个连办公桌都要借的“皇叔”?
成年人不做选择,成年人只看KPI。
![]()
【三、荀彧的“投资逻辑”:曹操=国企改制,刘备=个体户创业】
用今天的话说:
曹操手里有“国企壳资源”——献帝。
荀彧要的是“借壳上市”,把大汉这个ST股重新做优做强。
刘备呢?
个体户,团队不超过500人,连固定办公地点都没有。
你让荀彧放弃央企高管,去跟一个“明天还不知道在哪儿”的个体户?
别闹了,荀彧是理想派,又不是慈善派。
【四、地理暴击:颍川到徐州,中间隔着“吕布的刀”】
退一步讲,就算荀彧想“见皇叔一面”,地图也会劝他冷静。
荀彧在许昌,刘备在徐州,直线距离300公里,中间夹着吕布、袁术、黄巾残部,还有一票山贼路霸。
那时候没高铁、没顺丰,出趟门得先写遗书。
荀彧要是真跑去见刘备,大概率半路就被吕布绑票,回头曹操还得花赎金。
——“投刘备”不仅风险高,还附带“落地成盒”彩蛋,换你你也不干。
【五、人设冲突:荀彧要“救天下”,刘备先“救自己”】
荀彧的理想是“一统、削藩、还政献帝”。
刘备的理想是“先活下来,再谈理想”。
两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刘备在徐州时,被吕布偷家,跑去投奔曹操,曹操让他当豫州牧,转头他又跟董承搞“衣带诏”,准备反曹。
在荀彧眼里,这就是典型的“不安定因素”:
今天你能反曹操,明天是不是连我大汉朝廷一起反?
忠诚这玩意儿,最怕双标。
荀彧要的是“稳”,刘备偏偏是“浪”。
性格不合,连朋友都做不了,更别说合伙人。
【六、年龄差:荀彧等不起,刘备耗得起】
荀彧比刘备小6岁,但心理年龄大一轮。
他25岁就当“守宫令”,相当于中央机要秘书,天天跟公文奏章打交道。
刘备25岁还在涿郡织席贩履,主打一个“街头生存”。
等到荀彧40岁,已经满头白发,天天跟曹操斗智斗勇,就盼着“十年内还政献帝”。
此时刘备刚拿到荆州,开始“三顾茅庐”副本。
你说荀彧还能再等?
他等得起,汉朝等不起。
所以,不是荀彧不选刘备,是时间没给他“选刘备”的选项。
【七、最后一根稻草:刘备的“汉”是品牌,曹操的“汉”是资产】
刘备一辈子都在打“汉室宗亲”IP,走品牌路线。
曹操直接掌握“献帝”这个核心资产,走资本路线。
荀彧是职业经理人,他要看资产负债表。
品牌能当饭吃?
能,但得先熬十年。
资产呢?
现在就能抵押贷款。
所以荀彧只能赌曹操:
先把公司救活,再谈品牌升级。
至于刘备,等你把“汉”从商标变成资产,再来找我融资吧。
![]()
【八、尾声:荀彧自杀前,有没有闪过刘备的脸?】
公元212年,曹操加九锡,荀彧反对,被赐空盒。
史书记载,他“以忧薨”。
打开盒子那一刻,他有没有后悔?
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脑子里闪过的,绝不是“早知如此,去投刘备”——
而是“我努力了20年,还是没能把大汉从曹操手里抢回来”。
刘备的“汉”,是理想中的汉;
荀彧的“汉”,是现实中的汉。
理想可以等,现实不能等。
所以,不是荀彧看不见刘备,
而是他选择了“最有可能救汉”的那条路,
哪怕这条路,最后通向的是自己的坟墓。
——结尾彩蛋——
今天,我们站在1800年后,开上帝视角,觉得荀彧“选错了”。
可如果把你放回乱世,左边是兵强马壮的曹操,右边是连公章都没有的刘备,
你,敢拿自己的命,去赌一个“可能”吗?
荀彧敢,所以他用一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选的不是曹操,我选的是让汉室多活一天算一天。”
至于刘备,不是他不好,
只是那天,他刚好不在荀彧的选项里。
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而结果,往往比如果,更残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