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网购电商,是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的消费方式,如果你至今没有网购过一次,只能说是个狠人!
但新型消费方式的出现总会带来各种问题,即便网购已经全国流行,但平台的各种问题也是用户无法避免的痛。
近期知名电商巨头就被自己的用户爆出黑料,用户在网上完成交易后,仅因为没有回消息,就被强制退款,最终财货两空。
这种平台规则的不合理,最后却让老百姓买单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大家的愤怒,而这种现象在年轻人群体中,却非常常见。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网络购物“毒害”了多少年轻人。
![]()
“钱货两空”
在今年的国庆期间,拥有五百万粉丝的数码博主“詹志斌同学”在闲鱼平台挂售了一件价值800元的闲置物品。
由于早已规划好出国旅游,他在假期期间未能及时查看平台消息,这一疏忽最终酿成了“钱货两空”的后果。
买家在收到货物后,以“无法使用”为由向平台申请“仅退款”,并且明确拒绝退回商品。
![]()
按照闲鱼当时的售后规则,卖家需要在买家提交申请后的72小时内进行处理,若超时未操作,系统将自动同意退款申请。
詹志斌因身处国外且未开启消息提醒,错过了处理时效,等他结束行程登录平台时,退款已经完成,而商品仍在买家手中。
事发后,詹志斌第一时间联系闲鱼客服维权。
客服经核查后承认买家存在欺诈行为,却仅对涉事买家账号作出降级处理。
对于詹志斌追回商品的诉求,客服以“卖家超时未处理”为由明确拒绝,称交易已完成无法逆转。
![]()
就这样,作为合规出售商品的卖家,詹志斌在毫无过错的情况下陷入了既损失钱财又丢失商品的困境。
这起事件暴露出旧有“仅退款”机制对卖家权益的漠视,平台将售后处理时效设定为72小时,却未考虑到个人卖家可能因出行、工作等合理原因无法及时响应,更以“系统自动操作”为由规避自身责任。
这种规则设计本质上是将交易风险完全转嫁给了卖家,忽视了C2C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权益平衡。
![]()
从起诉维权到规则重构
多次致电闲鱼客服均未得到满意答复后,詹志斌明确指出平台机制存在致命漏洞,“未经卖家同意就把商品直接送给了买家”,这种规则相当于变相纵容欺诈行为。
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他委托律师正式准备起诉闲鱼平台及涉事买家,同时通过微博发布事件详情,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随着相关话题冲上热搜,舆论压力持续发酵。
10月13日下午,闲鱼客服主动通过微博私信联系詹志斌,当晚便给出了实质性解决方案:涉事买家账号被永久封禁,平台全额退还詹志斌800元损失。
![]()
不仅如此,闲鱼还向其透露,“仅退款”机制的修改方案已在推进中,新版本将于10月底正式上线。
根据平台披露的信息,新机制的核心变动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彻底取消默认自动退款设置,所有“仅退款”申请必须经卖家确认后方可推进。
再有就是延长售后处理周期,同时增加短信、APP推送等多渠道提醒功能,降低卖家因疏忽错过处理时效的概率。
而且这次修改后平台还保留特殊场景下的协商空间,在买卖双方达成一致的前提下,仍可使用“仅退款”或“部分退款”服务。
![]()
闲鱼的整改显然是舆论倒逼的结果,但其滞后性不容忽视。
早在2025年4月,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主流平台就已响应监管要求调整售后规则,将“仅退款”的主动权交还给商家。
此次整改暴露出部分平台在规则制定中存在的短视性,过度侧重消费者体验而忽视商家权益,最终反而损害了平台生态的公平性。
真正健康的交易环境,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权益倾斜,而是对买卖双方合理诉求的双向保障。
但这也说明现在的电商平台虽然成熟,但还有是有很多规则忽视了用户权益,这就导致有不少人深受其害。
![]()
“薅羊毛”竟藏犯罪风险
詹志斌的遭遇并非个例,在“仅退款”机制的灰色地带,各类乱象早已在电商行业蔓延。
随着AI技术的普及,一种新型骗赔手段应运而生:不法分子利用AI工具生成商品瑕疵图片,如伪造服饰污渍、日用品破损、食品霉变等场景,以此向卖家申请“仅退款”。
新华网记者实测发现,即便是存在明显痕迹的AI伪图,多数中小商家客服也难以识别,往往会直接同意退款或给予补偿。
这类乱象在服饰、日用品、生鲜食品等品类中最为突出,部分职业团伙已形成规模化运作模式,专门盯上二手交易和中小商家。
他们利用低价商品的售后纠纷往往金额小、商家维权成本高的特点,频繁实施骗赔行为。
![]()
有律师透露,这类群体中既有普通“羊毛党”,也有入门级职业索赔者,他们将AI技术当作“退款神器”,把占便宜扭曲成“生财之道”。
法律层面早已为这类行为划定红线,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明确表示,通过伪造证据骗取退款的行为,轻则构成民事欺诈,需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责任。
若涉案金额或次数达到标准,则可能涉嫌诈骗罪或敲诈勒索罪,面临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已有相关案例,曾有买家因骗取8.5元退款被起诉,最终不仅返还退款,还赔偿了400元损失。
![]()
2025年9月实施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更明确要求,AI生成内容需主动标识,伪造未标识的伪图用于骗赔将面临更严厉的追责。
监管部门早已关注到此类问题,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整治“仅退款”引发的“货款两空”问题成为热议话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随后约谈主要电商平台,要求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售后规则。
在此背景下,淘宝、京东等平台于4月率先调整机制,取消平台主动介入的“仅退款”操作,而闲鱼直到10月因博主维权事件才启动整改,滞后性遭专家批评。
![]()
结语
“仅退款”机制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小额商品售后的效率问题,却在无序发展中沦为行业毒瘤。
这一乱象的根治,既需要平台完善规则设计,用技术手段识别虚假申请,消费者也要树立正确认知,认清“薅羊毛”背后的法律风险。
相信有大家的努力,电商售后能快速回归保障权益、化解纠纷的本质,而非滋生欺诈的温床。
信息来源:微博 詹志斌同学
央视新闻 2024-12-15 “仅退款”成电商平台标配 滥用服务“薅羊毛”可能构成犯罪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