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八点,家住彭浦镇望景苑的李女士赶着上班,走到位于宜川路的小区门口,却再一次被眼前的景象“堵”住了去路——人行道两侧密密麻麻停满了快递、外卖电瓶车,只留下一条窄缝供人通行。
![]()
“每天一早就被堵在小区门口的电瓶车阵里,要怎么走?”这一幕,曾是宜川路上的望景苑小区早高峰的日常。如今,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治,这条曾经被电瓶车“包围”的人行道,正在悄然焕新。
早高峰的“电瓶车围城”
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外卖员的电瓶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因电瓶车数量激增、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衍生出乱停乱放的治理难题。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阻碍了行人与车辆的正常通行。
![]()
宜川路望景苑路段
正是这一城市共性问题的一个缩影。
“我们理解快递、外卖员的需求,但这样停车确实影响了大家的出行。”望景苑保安回忆说,“小区门口两侧的人行道本就不宽,每天早高峰被几十辆快递、外卖电瓶车挤得满满当当,连等公交都没地方站了。”
![]()
为什么难管?
“潮汐式”停车与管理盲区
问题的根源,很快被万荣综合网格工作站在排查中发现——望景苑小区沿街有一家青年社区公寓,居住了210余位快递、外卖工作人员,涉及5家外卖快递公司。每天晚上收工后,大量电瓶车集中停放在公寓楼下,直到次日大约9点早高峰后才逐渐疏散。
![]()
![]()
整治前
“居民向物业多次反映,路过行人对小区门口保安抱怨声不断,12345市民热线也经常接到相应投诉。”网格工作人员透露,“但经常是整改之后又‘返潮’,问题始终无法根治。”
责任究竟在谁?
物业方面同样道出了苦水:
“宜川路两侧和附近的沪太路其实都有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但是距离较远,快递、外卖员图方便,不愿意停过去。我们作为小区物业,管理权限很难延伸到围墙之外;想和公寓管理方协调,也一直找不到有效的沟通途径。”
党建引领打破管理“围墙”
事情的转机随着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的启动而到来。万荣综合网格依托“多格合一”机制,由街区党总支牵头一举打破无形的管理“围墙”,召集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等各方,召开了一场多方共治联席会议。
![]()
![]()
经过充分讨论,一套以“宣传引导+集中整治+长效管理”为核心的治理方案逐渐清晰。任务被逐项分解,责任得以明确落实;同时,治理力量也进一步拓展——派出所、共享单车公司、第三方机构等专业资源被整合进来,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全新格局。
“线上+线下”织密治理网络
围绕管理痛点,由万荣街区党总支牵头约谈5家快递外卖公司、共享单车公司以及公寓方,建立了线上沟通渠道,将问题摆在台面上,并划分落实责任,定期对非机动车停放进行巡查、劝导和规范。
望景苑小区物业作为现场管理及执行方,联手公寓物业管家以及5家快递外卖公司,进行“线上线下”多方联动管理。
![]()
“现在我们有个群,”万荣综合网格工作人员介绍说,“发现乱停车问题,拍照及时反馈,实时约束快递外卖工作人员对非机动车辆进行规范停放。”
![]()
而在线下,望景苑小区物业联合第三方高峰时段开展高频次巡查,劝导文明有序停放;同时,详细记录乱停放的电瓶车、共享单车情况;公寓物业管家则做好公寓内日常宣传,提升居住人员的文明停车意识,并做好日常登记,如有人员居住变化,做到及时更新以便管理。
如今,
再走访宜川路望景苑段,
清晰划定的停车线
与醒目的禁停标识
已成为一道新的界线。
![]()
早高峰时段,
电瓶车依旧来来往往,
却都能在指定区域内整齐停放。
![]()

![]()
昔日被侵占的人行道,终于恢复了应有的宽度与通畅。拉着买菜推车经过的刘大爷竖起大拇指称赞:“现在走路舒心多了,这才是上海该有的样子。”
记者:蒋文婕
编辑:路景斓
信息来源:彭浦镇采编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