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10月1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广东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承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东省工笔画学会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广东巡展)在广东画院拉开帷幕。
![]()
开幕式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以“工成当代・固本开新”为核心学术命题,系统呈现了五年来中国工笔画的创作成果与发展面貌。开幕式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郑阿湃,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湘波,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陈孟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画院原院长许钦松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广东画院副院长张达聪主持。
![]()
![]()
展览现场
郑阿湃在致辞时表示,“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集中呈现了近五年来中国工笔画在新时代的新成果、新气象,代表了当代中国工笔画的最高水准。他特别感谢中国工笔画学会将这一国家级展览落地广东,此次展览不仅为广东观众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工笔艺术视觉盛宴,更为广东美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契机。
陈湘波在致辞中赞赏了“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所呈现的多元风貌与鲜明时代特征,并指出该展览落地广东画院举办,进一步彰显了广东画院作为华南地区美术创作与研究重镇的地位。他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开放包容的区域文化氛围正为工笔画创作持续注入新活力。
![]()
![]()
展览现场
陈孟昕在致辞中表示,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革新精神,为广东工笔画的传承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引。同时,广东工笔画学会的成立,标志着广东工笔画发展迈入了新阶段。他提出,当代工笔画已在文脉传承、题材拓展、材料技法等方面实现突破,形成“精微描绘、现实观照与国家情怀并重”的叙事结构。
![]()
![]()
展览现场
许钦松在致辞中表示,广东工笔画创作代有人才,薪火相传,这离不开中国工笔画学会多年来为全国工笔画发展所搭建的广阔平台。值此广东工笔画学会正式成立的新起点,他寄望该学会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一方面将全国的优秀作品与杰出画家引入广东,丰富本土艺术生态;另一方面推动广东工笔画积极“走出去”,把工笔画这篇“大文章”做足、做好、做精,助力广东工笔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
![]()
展览现场
展览围绕学术定位划分多个板块,展出的200余件作品涵盖特邀作品、传承作品、创新作品、新锐作品四大类别。这些工笔画在扎根传统的精髓上大胆创新,积极融入现代艺术技法与当代美学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探索工笔画的新观念、新形式、新语言与新材料的多种可能性,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展览不仅凸显了艺术家们不囿成规、不懈探索的艺术精神,还生动展示了工笔画在书写时代气象,彰显新时代中国画美学品格方面的多种可能性。
当日下午,广东画院同步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工笔画生态——地域特色与融合发展创新性思考”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一前沿课题展开研讨,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建言献策。
![]()
![]()
研讨会现场
据悉,展览将展出至11月9日。
编辑 | 张婷婷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6年出版43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58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