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阿根廷总统米莱会晤时公开表示,美国提供的200亿美元金融援助,旨在“帮助稳定阿根廷局势”。
特朗普毫不掩饰地指出,阿根廷国会中期选举中,“如果米莱赢了,美方会给予很大的帮助;如果米莱没赢,美国不会浪费时间,不会对阿根廷慷慨”。
更为惊人的是,这笔巨额援助还附带了一个明确条件——要求阿根廷关闭中国在当地的“军事基地”。多方证据表明,这个所谓的“军事基地”,实际上只是中国与阿根廷合作建立的民用太空观测站。
![]()
特朗普与米莱的白宫会晤,表面上是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正常外交互动,实际上却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交易。
特朗普在会谈中直言:“我支持这个人,因为他的理念是正确的,他或许能赢得选举”,他进一步强调,“如果他赢了,我们会继续支持他;如果他输了,我们就会退出”。
这种将经济援助与他国选举结果直接挂钩的言论,在外交史上实属罕见。阿根廷将于10月26日举行国会中期选举,改选众议院半数席位及参议院三分之一席位。
9月初,米莱领导的执政联盟“自由前进党”在地方议会选举中失利,引发阿根廷金融市场动荡。此时特朗普的声明无疑是想影响阿根廷的选举走向。
特朗普的言论立即产生了市场影响。会谈结束后,阿根廷股市与比索应声下跌。
美国官员口中的“中国军事基地”,实际上是中国在阿根廷南部内乌肯省建立的太空观测站。
该站于2014年左右建成,由中国卫星发射跟踪和控制机构管理,占地面积很大,核心设备是一个巨大的天线。
其主要任务是为中国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深空科学任务提供数据中继、通信和测量控制支持。例如,我国的“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就依赖这个位于地球另一端的站点来保持信号联系。
这个太空观测站是中阿科技合作的典范。2012年,阿根廷政府授权中国建设这个设施,并设定了50年的合作期限。
自建成以来,该站一直与阿根廷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保持密切合作,其科学属性是明确和公开的。
![]()
美国为何要对一个远在南美、性质清白的科学设施大动干戈?其根源在于已经延续了二百年的 “门罗主义”思想。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最初是反对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政策逐渐演变为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家“后院”、不容其他外部力量染指的霸权主义信条。
在当今美国一些战略家看来,中国在拉丁美洲的任何存在和合作,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还是像太空站这样的科技合作,都是对美国传统势力范围的“渗透”和“干涉”。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解释更为直白,美方的要求不仅限于终止阿根廷与中国央行之间原有的18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更包括关闭中国在阿根廷建设的港口、所谓的“军事基地”和观测设施。
阿根廷正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国内经济压力巨大,主权债券价格波动频繁,200亿美元援助无疑是“救命钱”。
另一方面,阿根廷与中国的合作多年,除了太空观测站外,中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没少给阿根廷带来实惠。如果按美国的要求做,阿根廷不仅可能失去可靠的合作伙伴,还可能让自己的主权受影响。
中国是阿根廷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63.51亿美元。阿根廷出口的85%大豆和60%牛肉流向中国,这种贸易关系对阿根廷经济至关重要。
面对美国的压力,阿根廷安全部长布尔里奇连忙出来澄清,说根本没和美国讨论过“关闭这个设施”的事,等于间接打了美国的脸。
![]()
中国驻阿根廷使馆的发言人直接指出,美国这是 “冷战思维” ,拉美国家不是谁的“后院”,和哪个国家合作,决定权在拉美国家自己手里。
中方还强调,“中拉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到第三方干扰”。这种坚定立场让更多人认识到,美国所谓的“安全担忧”,实则是阻止其他国家发展合作的借口。
这笔援助也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批评。多名美国民主党议员指责特朗普,称在美国政府仍处于停摆状态的情况下,却将重点放在对外救助和保护投资者上。
阿根廷左翼庇隆主义反对党领袖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特朗普对米莱说:‘我们的协议取决于谁赢得选举。’阿根廷人民……你们知道该怎么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