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沟谷里、田埂边的隐蔽垃圾点很难发现,现在无人机一飞、人工一查,再隐蔽的‘脏乱差’也藏不住了!”近日,敦化市黄泥河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无人机+实地核查”的立体排查模式,向非正规垃圾点精准“亮剑”,让乡村环境焕新颜。
![]()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不仅侵占土地、污染水土,更影响村民生活质量,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硬骨头”。为打破传统排查“视野窄、效率低、易遗漏”的局限,黄泥河镇创新采用“天上查+地上核”的双线工作法,构建起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网络。
![]()
在高空巡查现场,无人机携带高清摄像头升空,对全镇各村组的河道沟渠、镇村结合部、交通干道沿线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扫描。农田边的建筑垃圾堆、沟渠里的漂浮垃圾带、山坳中的隐蔽生活垃圾点,这些人工难以抵达的“盲区”被逐一锁定,实时画面同步传输至整治工作台账,实现“发现即定位、问题即记录”。
![]()
无人机排查结束后,镇村干部、保洁人员组成的实地核查组立即跟进,对照无人机拍摄的图文信息精准“打卡”,对垃圾点的成分、规模进行详细核查登记。仅三天的时间便排查出非正规垃圾点4处,杂物乱堆乱放1处,河道堆放垃圾2处,现已全部完成清理,清运各类垃圾10余吨。
![]()
整治不是终点,长效管控才是关键。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黄泥河镇实行“一处一策”整治,对生活垃圾集中的区域实施清运无害化处理。同时,通过村广播、入户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并推行“街村干部包片+保洁员定岗”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每周开展“回头看”巡查,从源头遏制垃圾乱堆乱放问题。
![]()
垃圾治理是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下一步,黄泥河镇将持续深化“科技+人力”的治理模式,让无人机巡查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常规武器”,推动环境整治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真正实现乡村“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来源:敦化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