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想去的地方”,
变成“能到的地方”。
01
中国人,
不愧是全世界的漫游家。
02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
中国人放假,
全世界都在堵车。
挪威一人口仅2万人的小岛,
车流堵了好几公里。
瑞士的卡丁车,
都快堵成小火车了。
![]()
悉尼的观鲸船,
多到掉头都困难;
就连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
都快车比动物多了......
![]()
国外都是如此,
更别提国内了。
库尔勒的公路上,
上演了史诗级堵车,
六小时挪动30公里。
而“此生必驾的318”,
更是堵得水泄不通。
![]()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
十一假期全国高速路,
日均流量超6200万辆,
日均自驾出行2.4亿人次。
很多人不解:
如今高铁、飞机如此方便,
为什么我们明知会堵车,
却依然选择自驾?
曾经我也有同样的疑问。
直到这几年,
当我也开始频繁自驾,
才渐渐明白了答案。
在许多人看来,
车只是一个赶路的工具。
但现在对越来越多人来说,
自驾的意义早已不同。
有些风景,只在路上;
有些时光,只在车里;
有些记忆,只属于一起出发的人。
自驾,
不再只是出行选择,
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03
衎衎和豹豹,
是宁波一对26岁小情侣。
两年前他们购入一辆蔚来ET5,
从此,
自驾成了他们共同的旅行方式。
这个国庆,
他们从浙江出发,
途经安徽、湖北、
重庆、四川、江西……
两人一车,
一路驰骋5100公里。
![]()
他们的旅途惬意而随性,
逛逛当地热门景点,
寻觅特色美食,
感受每座城市独有的气息,
但最令他们难忘的,
还是去年国庆。
那时他们在南山牧场看日出时,
遭遇了连绵阴雨。
第二天清晨虽勉强看到日出,
但天色依旧灰蒙。
本已打算离开,
手机却预报次日即将放晴,
两人相视一笑,
决定多留一晚。
那一夜,
他们将车停在巨大的风车下。
车外狂风呼啸,
气温骤降至十度以下,
而车内空调温暖如春。
第三天破晓之前,
天空终于放晴。
晨光微现时,
他们拍到了期盼已久的彗星。
那一刻,
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
自驾于他们而言,
早已不止是出行方式。
这辆车,
是移动的观景台,
是星空下的卧房,
是风雨中的庇护所,
更是两人情感的见证者。
他们曾开着它去淄博吃烧烤,
去胶东海边吹风,
在宁波四明山,
记录星轨与日偏食。
![]()
走过的路越来越多,
感情也在车轮上悄然生长。
如今他们计划结婚了,
准备拍一张特别的婚纱照。
不去影楼,
而是和他们的车一起,
与看过的月亮、太阳、彗星合影,
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有些风景,
注定要一起奔赴;
有些等待,
本身就是最美的仪式。
后来才明白:
感情中最珍贵的,
或许从来不是盛大的形式。
而是那个人始终愿意陪你
等风来,等日出,等星光。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
做彼此最坚定的同行者,
一起把日子过成喜欢的样子。
04
身为一位父亲,
张宏是我心中最酷的爸爸。
这个暑假,
他带着11岁的女儿,
开着一辆蔚来ES8,
开启了一段
历时54天的东部沿海慢旅。
他们沿228国道从郑州出发,
穿行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地,
全程不走高速,只行国道,
这不是一场匆忙的打卡之旅,
而是一次真正的沉浸式出行。
一路上,
他们看真实的田园村落,
感受自然的风与光,
聊历史、谈地理,
每到一个地方,
孩子都自然而然地汲取知识。
![]()
不止如此,
这一路他们还以露营为主。
女儿爱海,
张宏又是资深潜水爱好者,
大海便成了最生动的课堂。
孩子醒来就奔向海浪,
抓螃蟹抓的不亦乐乎。
![]()
车接上放电枪,
带上家里的小电器,
半小时就能做出三四个菜。
夜晚在车里开着空调等日出。
对张宏而言,
陪伴孩子成长,
从来不是把知识塞进书本,
而是带她去触摸真实的世界。
这54天,
不只是一趟旅行,
更是一堂关于爱、
自由与成长的实践课。
好的陪伴,
不是刻意的行程安排,
而是愿意放慢脚步,
陪孩子一起丈量世界。
这或许就是自驾,
送给一个家庭最珍贵的礼物。
路在脚下,学在途中。
他们不是在赶路,
而是在共同成长。
05
如果这个假期你也在318,
或许曾与一支电车车队擦肩而过。
30岁的牙医驯鹿,
正是其中一员。
2020年他购入一辆蔚来ES6。
提车不到一个月,
他便开始与车友结伴远行。
后来,
他结识了做皮具生意的恐龙。
热爱摄影与自驾的恐龙
成立了一个车友会,
每年会组织3、4次长途自驾。
对于他们来说,
车不仅是工作的助手,
更成了他们生活的解药,
也是一种自由、冒险的态度
这个国庆,
他们组了车队再次走上318。
![]()
但今年和之前相比,
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开电车自驾还是很不方便,
高速充电桩还很稀缺,
尤其在湖南、江西、贵州,
他们还常需下高速四处找电,
川藏线上更是难上加难。
而如今,
从成都到西藏定日县,
全程超过2950公里,
每200公里就设有一座换电站。
他们根本不用再为充电焦虑,
只需纯粹、自由的享受旅行。
![]()
当补能不再成为问题,
开电车上高原就更“爽”了。
因为油车上高原,
能明显感受到车辆
因缺氧而动力衰减;
而电车则不同,
空气稀薄、风阻降低,
不仅动力不损失,能耗也更低,
驾驶的体验感会更强了。
![]()
他们一路上
聊风景、生活、事业与想法。
社交圈在车轮上不断扩大,
新朋友带来新视角,
甚至催生新的项目与灵感。
![]()
去年在果子沟大桥,
他们还集体参与了一场救援:
一位游客从岩石摔下。
驯鹿和几位车主毫不犹豫,
在陡峭山坡上
合力将伤者抬上救护车。
那一刻带来的价值感,
似乎超越了旅行本身。
![]()
这些年来,
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国。
但比风景更珍贵的,
是路上的人。
他们的车友会中
汇聚了各行各业的同路人,
原本毫无交集的一群人,
因对自驾的热爱而相聚。
我很喜欢一句话:
自驾是凡人的取经路。
人们在见山、看海、会众生中,
也在慢慢寻找到自己。
06
其实不只他们,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车车主,
都更敢于出发、
驶向更远的远方。
这背后的底气,
是中国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
前段时间,
我在网上刷到一个
“史上最简陋充电桩”:
没有先进的设备,
没有华丽的装饰,
只有一个简易的铁皮棚子,
罩着一根充电桩。
可就是这样一处站点,
却成了许多过路电车的“救命稻草”。
![]()
在青海G315国道,
这条被称为西北最孤独的公路上,
有一座孤独星际蔚来充电站。
它矗立在空无一人的戈壁沙漠中,
距离最近的格尔木市,
还有整整300公里。
来往的车辆只能依赖
这里仅有的两根充电桩补能。
它就像荒野中的一座灯塔,
不言语,
却照亮了许多人远行的路。
![]()
过去几年,
蔚来在全国已建起
8280座充换电站,
连接超过550座城市。
在那些充电设施尚不完善、
却令人心向往之的自驾路线上,
如今80条加电风景线已全线打通,
并且向所有新能源车主开放。
每一个数字背后,
都是许多人在默默努力前行:
是那些始终奔波在路上的换电小哥,
是一锤一凿筑起基石的工程建设者,
是投入超过180亿、
持续建设充换电网络的蔚来。
![]()
能源基建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
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
是持续不断的投入与信念。
是他们始终相信,
再难的路只要坚持下去,
最终一定能被走通。
07
这个国庆假期,
蔚来的充换电站累计为用户
提供了超过192万次服务,
其中4760座充电站,
完成了82.7万次补能。
而令人动容的是,
这些订单中,
有超过85%来自其他品牌的用户。
![]()
我突然理解了,
蔚来多年来执着深耕
补能网络的深层意义:
它不只是为了拓宽电车的出行边界,
更是在推动整个新能源行业向前。
只有充电越来越方便,
只有所有电车都能自由地去往远方,
才会有更多人愿意选择电车,
新能源行业才能真正走得长远。
用每一次高效换电、
每一处补能站点,
帮每个用户把“想去的地方”,
变成“能到的地方”。
当油车能去的地方,
电车都能去成为常态 。
或许会有更多人明白:
自驾的终极意义,
不是抵达远方。
而是让远方更近,
让旅途更自由,
让每一个人都敢于出发,
让所有人都能在路上,
找到那个更松弛、更鲜活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