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均价不到8元,一年卖出近百亿杯,门店数量突破5万家,直接超过麦当劳与星巴克全球门店数量之和。
缔造这一商业奇迹的,正是以“雪王”为标志的蜜雪冰城。
很多人未曾想到,这个主打3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的品牌,已悄然登顶全球饮品连锁榜首。
令人惊叹的是它的盈利能力。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接近150亿元,净利润达27.2亿元,同比增长超40%,这一利润规模相当于奈雪的茶与茶百道之和的两倍。
![]()
蜜雪冰城的扩张速度在行业内堪称奇迹。
2022年底门店数仅2万家,至2025年年终已飙升至5.3万家,3年多时间实现规模翻倍。
要知道,麦当劳全球门店约4.3万家,星巴克约4.1万家,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已实现对这两大国际巨头的碾压。
支撑这一扩张的核心模式,便是加盟。
在全球5.3万家门店中,99.97%为加盟店,直营店仅21家。
2025年上半年新增的7000家门店,几乎全部来自加盟商。
加盟商负责出资开店与日常运营,蜜雪冰城则提供品牌授权与全套供应链支持。
这种“前端冲锋、后端保障”的合作模式,让品牌得以快速下沉至三四线城市乃至小县城,精准契合当下消费者“既要便宜又要好”的消费需求。
正如德银分析师崔尔南所言,当前市场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高性价比产品,而蜜雪冰城恰好精准踩中了这一趋势。
![]()
不少人误以为蜜雪冰城靠加盟费盈利,实则不然。
根据2025年上半年财报,加盟费收入仅占总营收的3%以内。
真正的利润引擎,藏在供应链体系中,通过向加盟商销售原料、设备与包装实现盈利。
从奶茶用的果酱、奶粉、茶叶,到杯子、吸管、封口膜,再到制冰机、冰淇淋机,加盟商所需的核心物资几乎全部由蜜雪冰城供应。
2025年上半年,这部分收入接近145亿元,同比增长40%,占总营收的97%以上。
在糖、奶粉等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毛利率依然稳定在30.3%,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对比来看,喜茶等高端品牌毛利率可达60%,中小饮品商家毛利率多在20%出头,蜜雪冰城实则是披着茶饮外衣的“供应链公司”,堪称奶茶界的“军火商”。
在蜜雪冰城的产品矩阵中,3元甜筒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一环。
它并非盈利产品,主要是刻意设计的“引流品”,每卖出一支甜筒,门店需承担少量成本,这笔投入的回报远超预期。
![]()
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消费者手持甜筒惊叹“3元太划算”的自发分享,这种传播为品牌节省了巨额广告费。
市场营销学教授卡恩评价,这款甜筒是“完美的亏本引流品”,能在社交媒体高频曝光同时,还能以甜品自带的“幸福感”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这一策略实则是对全球零售巨头COSTCO的升级借鉴,COSTCO靠10元热狗火了数十年,蜜雪冰城则将价格压至3元,一年销量达7亿个。
这一引流策略背后,藏着三重商业逻辑,第一个就是价格陷阱效应。
用低价甜筒吸引消费者到店,再通过菜单上35款利润更高的饮品实现转化,类似超市将特价鸡蛋放在深处引导顾客逛完整家店。
锚定了客户的心理作用,沃顿商学院研究显示,超低价产品会让消费者下意识认为店内其他产品同样划算,3元甜筒让4元柠檬水显得如同“白捡”。
本身该品牌就自带流量属性,好比COSTCO在通胀期逆势降价引发关注,蜜雪冰城的甜筒在社交平台天然具备传播力,年轻人的自发分享实则为品牌免费“上热搜”。
正如河内一位加盟商所言:“甜筒是诱饵,真正赚钱的是后续产品。”
3元的小成本投入,换来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与好感,既撬动流量又积累口碑,最终带动整体消费。
![]()
回溯蜜雪冰城的发展历程,能够成功并非偶然。
1997年,河南人张红超在郑州街头摆起冷饮摊,以1元一碗刨冰起步。
2000年将摊位迁至大学门口,改名“蜜雪冰城”,将8元奶茶降至3元,靠“便宜大碗”积累首批学生客群。
2006年,面对郑州市场20.1元的日本进口“彩虹帽”冰淇淋,他自研产品定价2元,首日销量达3000根,随后开启加盟模式。
那个时候蜜雪冰城的加盟策略极具差异化。
别家要求门店至少20平方米,它5平方米档口即可开店;别家允许加盟商自采原料,它则强制从总部采购,连冰块都指定品牌。
这种低门槛加上强品控的组合,无疑降低了加盟难度,还保障了产品一致性。
2012年,所推出的3元现榨柠檬水彻底打破市场格局。
当时市场上柠檬水要么是速溶款,要么售价超10元,可蜜雪冰城以不到1元的成本,将现制柠檬水定价3元,迅速成为爆款。
依托这款产品,蜜雪冰城开启新一轮扩张。
2020年门店破1万家,2022年达3万家(相当于每天新开20家),2023年柠檬水单品年销量超10亿杯,可填满60个西湖。
支撑这一规模的,是其精密的成本控制体系。
在供应链端,蜜雪冰城已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建立生产基地,2018年便与云南、四川柠檬种植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将柠檬采购价稳定在2-3元/斤,冬季则通过越南、泰国采购点补充供应,确保柠檬水原料成本控制在0.8元/杯左右。
包装成本同样精打细算,透明杯单次订单超1亿个时,采购价降至0.23元/个,较行业平均0.35元低34%。
![]()
在产品组合上,蜜雪冰城构建了引流款、高频款、利润款和升级款的矩阵。
4元柠檬水引流,6元圣代提升消费频次,8元珍珠奶茶贡献利润,10元杨枝甘露满足升级需求。
数据显示,点柠檬水的顾客中62%会同时购买其他产品。
2023年9月,郑州某高校门店1.2万杯柠檬水带动8000个冰淇淋、6000杯珍珠奶茶销售,客单价从4元提升至8元。
这种模式比单一依赖爆款的品牌更抗风险,例如正新鸡排因过度依赖鸡排单品,在市场需求变化时易陷入被动。
门店运营层面,蜜雪冰城同样注重成本压缩,门店多为10-20平方米小店,装修成本约5万元,仅为喜茶的1/10。
选址避开高租金区域;人员配置为1名店长+2名员工,人力成本占比15%,远低于行业25%的平均水平。
河南一位加盟商透露,8平方米门店日均销售300杯,月营收约6.3万元,扣除成本后净利润达2.8万元。
营销层面,蜜雪冰城的“土味营销”精准击中目标客群。
2021年,其洗脑主题曲《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在全网爆火,简单歌词搭配魔性动画,带动门店销量同比增长30%。
所消费者中18-25岁群体占比68%,这类人群更认同真实亲民的品牌形象,这也让蜜雪冰城2023年营销费用率仅12.1%,远低于行业平均。
![]()
当喜茶、奈雪等品牌在2022年后纷纷降价。
喜茶产品价格降至20元以内,奈雪推出9.9元特价杯时,蜜雪冰城已凭借先发优势在低价市场站稳脚跟。
山东一家经营5年的个人奶茶店,曾靠8元柠檬水月销3000杯,2021年蜜雪冰城在隔壁开店后,4元的价格与稳定的品质使其销量骤降70%,最终被迫转让。
2020-2023年,全国单体奶茶店减少12万家,蜜雪冰城的扩张背后,是对行业格局的重塑。
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的品牌认同感还与社会情绪形成共振。
2021年“躺平”文化成为热词,消费降级引发广泛讨论,年轻人以低欲望消费对抗消费主义,而蜜雪冰城的平价定位恰好契合这一情绪。
所用的主题曲在B站通过鬼畜改编爆火,从娱乐消遣上升为“平价商品与青年身份认同”的绑定,甚至在品牌出现食品安全舆情时,消费者会以“你不嫌我穷,我也不嫌你脏”表达包容。
如今的蜜雪冰城,已构建起加盟扩张和供应链盈利还有引流品获客的商业闭环,展现了在核心竞争力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与风险的精准管控。
未来,如何在欧美市场复制成功、如何维持毛利率稳定,依然是它所需要面临的考验。
不可否认的是,这支3元甜筒,已悄然搅动全球餐饮市场的格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