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深秋的澳门,葡京娱乐场灯火通明,流光溢彩的霓虹映照着来来往往的赌客。
在这座被世人称为"东方蒙特卡洛"的城市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铁打的赌场,流水的赌客。
有一个传奇人物,用他98年的人生诠释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真理:"不赌才是最大的赢家。”
![]()
深秋的澳门,葡京娱乐场灯火通明,那明亮的灯光把周围照得如同白昼,进进出出的赌客身影在灯光下晃动。
在这座被叫做“东方蒙特卡洛”的城市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铁打的赌场,流水的赌客。”可是有一个人,用他漫长的98年人生,诠释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道理:“不赌才是最大的赢家。”
这个人就是被大家称作“澳门赌王”的何鸿燊。
1
1921年11月25日,香港的天气有些微微的寒意。
何家大宅里,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助产的女仆仔细清洗完婴儿后,一下子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她赶忙跑到主人何世光的房门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老爷,这个孩子跟别人不一样啊!他的胎盘是少见的白金色!”何世光一听,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
他对命理有些研究,心里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那胎盘洁白得像绸缎,还透着半透明的光,这可是预示着“帝王将相之相”啊。
他马上派人请来了当时最有名的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看了婴儿的八字后,连连点头说:“这孩子命中带金,是祖上积了德才有的福泽。
不过金多容易招祸,得有‘火’和‘木’来平衡。”
于是这个男婴就被取名为“鸿燊”,意思是让火木相生,平衡命理里的金气。
那时候的何家,在香港可是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何鸿燊的曾祖父何仕文是荷兰犹太人,1859年就来香港做生意了。
他的伯祖父何东爵士,更是香港开埠以后的首富,在港九有大片的商业大厦,每个月收的租金都多得要用斗来量。
单说他生前捐的慈善款,就相当于现在的10亿港币。
作为这样显赫家族的一员,小何鸿燊从小过着不愁吃穿的生活。
他出生的时候,父亲何世光专门给他建了一栋海边度假别墅,叫Stanley Lodge。
家里有二十多个仆人伺候着他,厨师、园丁、车夫、护士、丫鬟,什么都有。
这样奢华的生活,让小何鸿燊难免有些任性。
在香港最好的皇仁书院读书时,他的成绩常常是倒数第一第二,被分到了最差的D班。
可是命运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1934年的一天,13岁的何鸿燊,还在金银堆里做着美梦,一觉醒来,却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样。
原来父亲何世光和三位叔伯在怡和洋行股票交易里的一场豪赌,让这个显赫的家族一夜之间就垮掉了。
房子被抵押,别墅换了主人,仆人也都被遣散了。
两位叔叔受不了打击,先后自杀,何世光为了躲债,逃到了越南。
曾经金碧辉煌的何家,一下子就倒了,往日的小少爷,转眼间成了大家都躲着的穷小子。
就在何世光离开前的那个黄昏,他拉着何鸿燊的手,眼里含着泪说:“孩子,是爸爸对不起你。
爸爸要出远门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何家以后就全靠你了。
爸爸就一个心愿,你要好好读书,记住你是天生的王者。”
这些话深深地刻在了少年何鸿燊的心里,成了他以后人生的指引。
曾经何鸿燊出门前呼后拥,是何家的小少爷,可现在,他只能和母亲一起,住在骑楼下的棚屋里,依靠别人生活。
那些以前对他恭恭敬敬的亲戚,现在都躲着他。
有一回他因为牙疼去找一位在香港当医生的姑表丈,结果被姑表丈无情地嘲笑:“你没钱补什么牙?干脆把牙全拔掉算了!”
这种身份的巨大变化,还有亲情的冷漠,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这个年轻人的自尊心。
2
那个被分到皇仁书院D班的差等生,在家道中落之后,彻底变了个人,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娇生惯养的小少爷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何鸿燊常常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努力读书。
母亲心疼他,劝他休息,他却说:“妈妈,我们现在住在棚屋里,但我一定会让您再回到大宅的。”
凭着这股子劲头,他不光在D班拿到了奖学金,创造了皇仁书院的奇迹,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香港大学。
这一次的突破,不光证明了他自己的实力,也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
除了课本知识,何鸿燊还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日语、葡语等好几门语言。
他心里明白,在澳门这个文化多元的地方,语言就是打开各个圈子的钥匙。
每天早上他都会在街上溜达,故意找不同国家的人聊天练习。
慢慢地他不光学会了好几门语言,还了解了不同文化圈子的做事方法。
可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了。
正在香港大学读书的何鸿燊,不得不中断学业。
他只带着十块港币,一个人逃到了澳门。
刚到澳门的时候,这十块港币,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战时城市里,连一顿饱饭都买不起。
战时的澳门,表面上看着平静,实际上暗潮涌动。
作为中立地区,这里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地方。
物资特别缺,老百姓生活艰难,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饥饿和恐惧的味道。
何鸿燊是个混血儿,他的血管里流着犹太、荷兰、英国、中国等好几个民族的血。
在当时的澳门社会,这种复杂的身份背景可不招人喜欢。
葡萄牙上流社会对这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年轻人充满了戒心,处处提防着他。
没有社交圈子的支持,也没有人脉资源帮忙,他就像个被孤立的外人,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打开局面。
3
靠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何鸿燊在澳门联昌贸易公司找到了一份秘书的工作。
这家公司的任务是给50万澳门居民提供生活物资。
没过多久,一个危险但是能赚大钱的机会摆在了他面前:开“干押船”运送物资。
“干押船”是个冒着生命危险的工作,在日本军舰的炮火威胁下,还有海盗盯着,每次出航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大多数人都选择明哲保身,可何鸿燊却站了出来。
他后来回忆说:“那时候,不是我想当英雄。
我看到街上老百姓饿得不行的样子,想起自己一夜之间失去一切的经历,就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就这样二十出头的何鸿燊开始了他的“干押船”生涯。
每次出航,他都得面对日本军舰的检查。
有一回他的船被日本军舰拦住检查,对方还搜出了一些违禁品。
在这生死关头,何鸿燊靠着流利的日语,还有临危不乱的应对,才把这场危机给化解了。
有时候炮弹就在船边爆炸,溅起的浪花打湿了他的衣服。
更危险的是海盗的威胁,他们拿着武器,随时可能来抢货物。
但何鸿燊靠着机智和胆量,一次次化险为夷。
慢慢地他不光掌握了和各方势力周旋的技巧,还赢得了公司高层的信任。
除了干危险的运输工作,何鸿燊在公司里还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
他记性特别好,能把澳门两千多个电话号码记得清清楚楚。
他还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各种语言,就为了能和不同国家的客户轻松交流。
联昌公司的三个老板齐藤、罗保、梁基浩,都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本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他22岁那年,公司决定提拔他当合伙人,还分给他200万澳元的红利。
从带着十块钱逃到澳门,到成为身价百万的青年才俊,何鸿燊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
他还特别会发现商机。
有一次他发现日军封锁了澳门的煤油供应,老百姓生活很困难。
他马上筹集资金,创办了澳门火水(煤油)公司,既解决了民生问题,又赚了不少钱。
后来他又察觉到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机会。
在1950年代,他和别人一起创办了利安建筑公司,开始涉足地产业。
那时候香港的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这些后来的地产大亨都还没出名,何鸿燊却已经在这个领域站稳了脚跟。
到1959年他的身价已经从最初的200万港元,涨到了1000万港元。
4
后来他遇见了黎婉华。
黎婉华是当时澳门最有名的大美人,出身于显赫的律师世家,有葡萄牙血统。
为了追求黎婉华,何鸿燊专门去葡文夜校补习,每天放学后,就骑着自行车到她家门前的山水园约会。
这段浪漫的爱情,不光让他抱得美人归,还为他打开了澳门上流社会的大门。
![]()
1961年机会又一次降临到这个一直努力奋斗的年轻人身上。
那年葡萄牙政府决定让澳门博彩业合法化,还明确宣布澳门将成为“永恒的博彩区”。
40岁的何鸿燊抓住这个机会,和霍英东、叶汉等人合作,成功拿到了澳门赌场专营权。
这一步为他以后成为“赌王”打下了基础。
可是商业帝国的扩张,也带来了让人想不到的家族麻烦。
他和胞妹何婉琪的股权之争,成了一段他不想提起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