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90%的年轻人购买的第一套房,基本上都是高楼电梯房。
一开始很多人觉得住得高,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可真住上几年才发现,现实和当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日子过得并不顺心。
后来很多人为了小孩上学又搬回老小区步梯房,这么一对比,才明白两种房子的差距有多大,真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01
为何卖掉“超高层”33楼?
普通人买房,选择本来就不多,加上当初高楼电梯房是主流,脑子一热就签了合同。
可房子到底好不好,只有住进去才知道。高楼的苦,真不是一点半点:
1、价格有陷阱,百万买房实际面积缩水
楼房越高,公摊面积越大,实际能用的面积就越少。
网友@思琪说:当初买的100㎡的高层,实际居住面积只有72㎡,消防管道还占掉半个阳台。
相比之下,老小区步梯房的得房率普遍超过90%,同样的钱能多出20多㎡的居住空间,等于白赚一间房。
![]()
2、住着并不舒服
以前总觉得住在高楼层里面,更气派,视野更开阔,但真正入住以后才发现弊端特别多,居住体验大打折扣:
电梯麻烦:楼层越高、住户越多,等电梯是家常便饭。一旦碰上电梯检修或停电,爬33层简直要命。
风大灰多:楼房越高、风越大,一旦出现狂风来袭,整栋楼都能感觉到明显的晃动,而且住的越高,越容易受气流和风的影响,导致尘土多清洁难度加大。
![]()
水压不稳:高层用的都是二次供水,自来水先存到楼顶水箱,再往下送。听上去这样也挺好,保证了水压。但问题是如果水箱不常清洗,水质让人担忧。
噪音问题:别以为住得高就安静,风声、电梯运行声、外墙构件响声,各种噪音都能让你的睡眠质量直线下降。
![]()
3、养房成本高
一开始买房贵,住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居住成本超预期:
物业费贵得肉疼: 一年四五千的物业费交着也没见到什么好的服务,楼道的卫生时好时坏,绿化维护基本靠天,感觉钱都花在电梯和二次供水上。
停车费是笔大开销: 租个车位一年也要四五千,加上物业费,一年上万就没了。
![]()
反观搬去老小区居住的邻居王姨,一年只交60元垃圾费,停车花20元办张卡就能终身免费停车,居住成本不到高层的1/10。
![]()
4、维护难、不好转手
当初买房本想着以房养老,结果老了才发现,现实却反着来,还得给房子“养老”。
一栋3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年电梯故障率比15层以下的住宅高出40%。光是电梯维保费用,每年就要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还有外墙清洗、消防维护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年年都要烧钱。
![]()
更让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大多数消防云梯最高只能到17楼左右,33楼万一真有个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自救难度大,他援几乎无门。
而且超高层拆迁成本几乎是重建价的3倍,注定未来没钱拆迁。隔壁邻居@张良,两年挂牌价下调80多万依旧无人问津,如今正犹豫难道还得降。
![]()
.02
步梯房好在哪?
以前大家嫌“老破小”:外观旧、没电梯、路不平。但这两年随着老小区改造推进,步梯房反而显出了优势:外立面翻新、加装电梯、规划停车位……跟超高层比,优势是肉眼可见:
网友@浙江赵思雨:我们买的步梯房,离公司近,上班通勤只要十几分钟,房子是2002年的,户型格局好,生活成本低,而且已经在规划加装电梯,估计后续价值更得攀升。
![]()
1、持有成本不到高层的1/10
贝壳数据显示,2023年购房人群中,有2/3选择了二手房。老小区中,三楼和四楼最受欢迎,五楼也很抢手。
老小区房子总价低,月供压力小,物业费便宜,停车几乎不花钱,生活成本直线下降,但生活品质却大幅提升了。
![]()
2、生活方便舒适网友@杨佳琪:卖掉新区超高层以后,我们搬回了老城区,小区门口就是重点学校和三甲医院,孩子走路上学,自己通勤也从70分钟减到15分钟,孩子每天放学自己走回家,生活便利度骤增。
![]()
3、上下楼层方便
住在低层楼房,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依赖电梯出行,也不怕停电停梯。
网友@笑一说,她曾住45楼,一到下雨天,电梯就因为浸水停运,后来换到老小区2楼,再也不用担心出行。
![]()
4、配套成熟,好出租
老小区通常在市中心,虽然旧一点,但配套齐全:学校、医院、超市、公交站都在附近。教育资源也更靠谱。
周边上班族多,这种地段的房子即使自己不住,出租也比郊区更赚钱。
![]()
.03
如何挑选好房子?
宁要老城一张床,不要新区一间房。但选择老房也有讲究:
1、看小区环境
小区的整体环境直接决定了居住品质。
绿化与卫生:看绿化多不多,楼道干不干净。
![]()
采光与通风:注意楼间距,并且最好选不同时段看房子的日照时长,特别是冬天。
物业管理:收费低可以,但保安、保洁、维护这些基础服务要有保障。
另外,看房的时候,最好晴天、雨后、晚上都去看看,感受老房子的采光、排水、噪音和安保照明。
![]()
2、挑选房源质量
优先选以前的“单位房改房”或早期品牌开发商建的,质量通常更好。
黄金楼层:3楼、4楼最好,爬楼不累,采光也不错。
次选:2楼(注意下水道反水问题)和5楼(适合体力好的)。
慎选:1楼(潮湿、吵、隐私差)和顶楼(易漏水、夏天热)。如果1楼带院子或顶楼送阁楼,一定仔细检查防水、隔热和产权归属。
![]()
3、关注改造细节
老房子的“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电路:了解电线规格,装修时最好全屋换线。
水路:看水管材质,检查水压稳不稳,燃气是否安全。
防水防潮:仔细看墙面、窗边、厨卫有没有水渍、发霉。顶楼必须彻底查验屋面防水。
隔音:关窗听噪音,敲墙听声音实不实(实心砖墙隔音优于空心砖或轻质隔墙),和邻居共用的墙要特别注意。
![]()
还有一点:房龄超过30年的要慎入。最好选1995年之后建的框架结构房,更安全可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