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白山10月17日电 10月16日,“感知幸福中国行”参访团走进“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实地探访万良长白山野山参展览馆,深入了解抚松人参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科学化实践。
![]()
参访团成员正在参观万良长白山野山参展览馆。实习生 王思皓摄
根系繁茂的珍贵野山参、栩栩如生的采参人泥塑、具体详实的人参科普……走进万良长白山野山参展览馆,参访团成员被丰富的人参文化展陈所吸引。展览馆通过图片、实物、泥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人参故事、加工技艺等人参相关的知识,如今,长白山采参习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万良长白山野山参展览馆陈设的长白山采参习俗泥塑。实习生 王思皓摄
“最近天气转凉,人参能够补血益气,吃完立刻感觉身上暖洋洋的。”参访团成员元媛拿着试吃的人参根须说,“希望能够将人参分享给更多的外国朋友们,让他们也体验人参的神奇功效。”
参访团成员了解到,万良镇是全国唯一、全球最大的国家级人参交易市场,全国80%的人参在此集散,堪称世界人参行业的“风向标”。
近年来,抚松县坚持把“货真价实、优质优价”作为人参产业发展的核心要义,着力擦亮“抚松人参”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有23家企业163种产品加盟,29个原料基地通过认证,全县人参留存面积达1.08万亩,林下参面积21万亩,年产鲜参近3万吨,全产业链年交易额突破186亿元。
![]()
万良长白山野山参展览馆陈设的孙良雕塑。实习生 王思皓摄
不仅如此,人参产业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目前,抚松县已建成100亩人参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种质资源200余份,培育出“福星”“延丰”等6个人参优质品种,并推动全国唯一的人参气象服务中心落户抚松,为种植提供精准气象服务。
“我们从种质资源抓起,推动种植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抚松县人参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德富介绍,“我们正大力推动人参产业链横向延伸,向食品、饮品、日用品拓展。”
在加工环节,抚松县拥有67户人参食品生产企业、45户龙头企业、12户“专精特新”企业,开发出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生物制品等五大类600多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当地积极推动“政企研”合作,与吉林大学等高校联合推出参茸肽、参艾面膜等10余种专利产品,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
生长数十年的珍贵野山参。实习生 王思皓摄
来自意大利的参访团成员梅一苓说:“在这里,我见证了一个传统产业如何实现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的全链条升级,很高兴看到中国珍贵的人参远销海外。”
抚松已连续举办38届长白山人参节,推动52项人参相关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抚松县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地正积极推动“人参+旅游”“人参+康养”“人参+文创”融合发展,打造五条人参主题旅游线路,建设“百参园”观光基地,推动人参产品进驻景区、商超,让人参文化可见、可感、可消费。
![]()
野山参。实习生 王思皓摄
从种质资源保护到产品研发创新,从市场秩序规范到文化价值挖掘,抚松县正以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运作模式,推动人参产业走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未来,为吉林省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发展动能。(实习生 王思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