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气色差,脸发黄、没光泽,用再多的护肤品也修复不了倦态。其实气色的好与不好,不仅仅皮肤表面的问题,还是身体内部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想要拥有自然透亮的好气色,关键在于调理好脏腑、补足气血。
黄帝内经指出:“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意思是身体内部问题,会表现在外在形体上。面部的气色萎黄、黯淡,也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
脾胃虚弱:脾是生成气血的“源头”,气血不够,则气色难好。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爱吃生冷油腻食物,或者经常过度劳累,都会让脾胃功能变弱。脾胃虚弱,生成的气血不足,面部得不到足够滋养,就会出现脸色萎黄、嘴唇苍白的情况,还会伴随容易疲劳、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
![]()
肝郁气滞:肝的主要作用是调畅全身气机,气血不通,则气色暗沉。如果工作压力大、情绪容易焦虑或压抑,就很容易导致肝气不舒、气机郁结,气色就会暗沉发黄,容易出现黄褐斑、黑眼圈,看起来显老。平时可能还会感觉胸闷、总忍不住叹气,情绪就容易暴躁,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女性可能还会有月经推迟、乳房胀痛等问题。
![]()
肾精亏虚: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气血源头不足,则气色难养。如果长期熬夜、过度透支身体,随着年龄增长,肾精就会逐渐亏虚,就会出现脸色苍黄、没有光泽的情况,还会伴随头发干枯、手脚冰凉、睡眠质量差等问题。
![]()
养气色其实不用过度依赖昂贵的护肤品,从日常的习惯入手,通过简单调理,让气血慢慢充盈,气色自然变好。
吃对食物,给身体补气血
脾胃虚弱: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比如山药、小米、莲子、茯苓、红枣。可以用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煮“四神汤”,加少量瘦肉,健脾又祛湿,气色也会逐渐好转。
肝郁气滞:多吃疏肝理气的食材,比如玫瑰花、陈皮、山楂。每天用3-5朵玫瑰花泡水,加一片陈皮,能舒缓情绪、活血,缓解胀气。
肾精亏虚:适量吃补肾益精的食物,比如黑芝麻、核桃、桑葚。可以把黑芝麻、核桃磨成粉,早上冲饮,方便又滋养;桑葚成熟时,每天吃一小把,也能帮助补充肾精。
每天按穴5分钟,疏通气血
足三里:健脾的重要穴位,在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四指宽的位置。每天用拇指按揉1-2分钟,有酸胀感即可,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
血海穴:补血活血的关键穴,坐在椅子上,膝盖弯曲,手掌盖住膝盖,拇指指尖对准的位置就是。每天按揉1分钟,力度稍大,能改善气血瘀堵,淡化暗沉。
太冲穴:疏肝理气的核心穴,在足背第一、二个脚趾之间的凹陷处。情绪不好或压力大时按揉,能缓解烦躁,让气机顺畅,帮助气血运行。
![]()
睡好“养气血觉”
熬夜是损伤气血的“头号杀手”。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胆经、肝经运行的时间,此时身体需要深度睡眠来修复脏腑、滋养肝胆。想要养气色,一定要保证晚上11点前入睡,即使做不到,也别超过12点。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10分钟,或者听点舒缓的音乐,帮助放松入睡。
适度运动:让气血动起来
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让气血更好地输送到全身,尤其是面部。不需要高强度运动,每天快走30分钟、做一套瑜伽,或者打打太极拳,都能帮助升发阳气、疏通经络,坚持一段时间,会明显感觉面色更红润、有光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