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骑行团绕小区刷圈
时速高达40公里引居民担忧
近段时间,宝山区瑞祥嘉苑二期和三期北门外出现了多个骑行队伍的身影。他们成群结队从人车交织的小区门口穿过,时速最高可达40公里。
居民洪女士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平台留言称,近两个月来夜间8时至10时,小区出入口曾多次出现多达10人的骑行团,车速较快,存在人车碰撞风险。
记者前往瑞祥嘉苑小区实地探访。这段绕圈骑行路线全长1.5公里左右,处于宝山区和杨浦区的交界地带。通常,骑行者会按照顺时针方向,经淞湾路、政和路、绥芬河路和淞沪路,全程右转弯,形成一个闭环。在淞湾路上,有瑞祥嘉苑二期、三期小区的机动车出入口;沿路也有不少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停放;且该路段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骑行者时而与机动车同行,时而绕过停靠车辆。夜间散步锻炼的居民也同样会步入机动车道中。
政和路上有瑞祥嘉苑三期东门出入口,但由于是断头路,人流量较少。绥芬河路两侧分别是施工工地和绿地,有下坡路段,骑行者在此段速度最快。拐入淞沪路的路口,由于靠近国帆路地铁站,等候红绿灯的人流量不小。转弯的骑行者与行人会相遇,骑行者虽会减速但鲜有停下。淞沪路的非机动车道则用绿化带分隔,路幅收窄,照明欠佳。
记者蹲点的几天,没有遇到骑行团队,偶遇的骑行锻炼者中也有未成年人。骑行者多不戴头盔,也未安装车灯。有骑行者告诉记者,他们居住在周边区域,结伴而来。该线路也是骑友们探索出来的,附近有便利店,能方便休息、及时补给。“新江湾街道的骑行氛围浓厚,以前大家通常绕国权北路大圈骑行,最近因修路变得坑洼,转而换成这边的小圈。”
另一名骑行者表示,小圈体验不佳,因北面道路小区出入口多,转弯盲区大,路线又短,速度刚上来就要减速转弯,还存在一定危险性,但周边没有更好的选择。他看到过有骑行者被交警拦下劝诫,要求降低速度。
在社交平台,不少骑行爱好者分享了围绕瑞祥家园小区的绕圈骑行成绩,均速超过30公里每小时,最高速达40公里每小时的不少。也有小区业主留言,提醒骑行团组织者提高安全意识。
记者注意到,9月中下旬,社交平台上曾有骑行爱好者多次组织团骑活动,圈内人称“小火车”。组织者提到,团骑的速度控制在35公里每小时以内,以3—5人为主。团骑的好处是,有能力的领骑可凭借经验提前规避风险,引导后续队友。
瑞祥嘉苑小区的许多居民向相关部门反映后,交通管理部门答复表示,只能出于安全的考量对骑行者进行劝诫,由于没有限速规定,不存在明显违法行为。居民曾提议,能否在小区出入口安装减速带。交警表示,非机动车道上不能装减速带。
记者查询发现,对于时速较高的骑行行为,目前尚无明确的执法依据。不过,上海警方曾多次开展整治“暴骑团”违法骑行的现象,也强调骑行者应佩戴安全头盔,严禁闯红灯、逆向行驶、双手脱把、接打电话等危险行为。对于多人结伴骑行,更应注意保持车速、安全距离和队形,避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截至发稿前,洪女士告诉记者,可能是周边交警加大了劝诫力度,近期骑行团的活动减少。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车佳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