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韩迎来了一桩大事: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卢载宪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正式开始在华的工作。而果然不出中国所料,偏偏在这个时候,美国使出一狠招。
对于卢载宪的到来,中国是很欢迎的。毕竟,其父卢泰愚在担任韩国总统期间,促成了1992年的中韩建交,属于对华友好的韩国总统。这次李在明选择卢泰愚之子担任驻华大使,摆明是想修复中韩关系。
![]()
获任韩国驻华大使,卢载宪赴华履新
中韩建交 33 周年的特殊注脚
10 月 16 日的北京首都机场,新任韩国驻华大使卢载宪的身影格外引人关注。他接过任命书的瞬间,不仅结束了这一职位长达 9 个月的空缺,更在中韩建交 33 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为双边关系注入了期待。
现年 60 岁的卢载宪有着深厚的对华渊源。其父卢泰愚作为 1992 年中韩建交的关键推动者,生前曾直言 “祖籍在山东”,卸任后还专程赴鲁寻根,这份特殊的情感纽带被卢载宪延续至今。2013 年,他追随父亲足迹前往山东祭祖,多年来更通过东亚文化财团搭建起中韩艺术、学术交流的桥梁。
![]()
毕业于首尔大学、持有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硕士与乔治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他,还曾在 2021 年担任韩中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社会文化分会委员长,2025 年 8 月更是以李在明总统特使团成员身份访华,为此次履新积累了充足经验。
面对镜头,卢载宪的表态带着历史厚重感:“在国际秩序面临巨变的此时此刻,我肩负重任,深感沉重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中韩关系到了转折点,我将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睦邻友好竭尽全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天随即回应,期待其为中韩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双方的良性互动让双边关系呈现出积极势头。
![]()
中方反制的清晰逻辑
就在卢载宪抵京前两日,10 月 14 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韩国韩华海洋株式会社下属 5 家子公司实施制裁。这一举措的背景可追溯至美国对中国造船业发起的 301 调查,上述 5 家企业深度参与其中,为美方打压中国相关产业提供协助,其行为直接损害了中国的产业利益与市场秩序。
作为全球造船业的重要参与者,中国造船业近年来在绿色船舶、高端制造领域持续突破,却多次遭遇美方以 “301 调查” 为名的贸易打压。此次被制裁的韩华海洋子公司,通过提供市场数据、技术分析等方式介入调查,成为美方贸易工具的重要环节。
![]()
中方的反制措施精准指向涉事主体,涵盖限制贸易往来、禁止参与中国政府项目等内容,每一项都严格依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属于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
有趣的是,制裁消息传出后,韩国总统室的回应显现出务实态度。其发言人公开表示,正通过经贸渠道与中方沟通,同时提及这 5 家子公司与中国市场的合作规模有限,受制裁影响可控。这一表态透露出韩方不愿事态升级、希望通过对话化解分歧的立场,也为双边关系预留了转圜空间。
![]()
迟来的 “胁迫” 指责
10 月 17 日,卢载宪履新后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突然打破沉默,将中方的正当反制扭曲为 “胁迫韩国”,声称此举是 “针对美国在亚洲的盟友”。这番表态与中方制裁落地已相隔三天,其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美方的介入并非偶然。当前美国正推动一项规模达 1500 亿美元的造船业重振计划,韩华海洋的子公司是该计划的关键合作方,承担着技术转移与产能落地的重要角色。
![]()
中方的制裁恰好击中这一利益链条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了美方的产业布局节奏。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中美博弈持续的背景下,韩国作为美国在亚洲的传统盟友,其对华态度被美方视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变量。卢载宪带着修复关系的使命赴任,显然与美方希望拉拢韩国牵制中国的诉求形成冲突。
事实上,美国对韩国的 “胁迫” 早有先例。为推动上述造船业合作,美方曾以加征汽车关税等手段施压,迫使韩方加大对美投资。这种一边施压盟友、一边倒打一耙的做法,让其 “保护盟友” 的说辞显得格外空洞。韩国国内舆论对此也有清晰认知,有媒体指出,美方试图将韩国绑上其战略战车,让韩企成为中美博弈的牺牲品。
![]()
转折期的中韩关系
对刚上任的卢载宪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成为其履新后的首个考验。作为中韩关系未来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他既要传递韩方的务实立场,又要应对来自美方的压力,其后续行动将直接影响双边关系走向。
中韩关系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从经贸数据来看,中国连续多年保持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韩国则是中国重要的技术与投资来源国,双方在半导体、新能源、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深度交融。即便在摩擦不断的造船业,两国企业也存在大量产业链协作,完全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
李在明政府选择卢载宪担任驻华大使,正是看中其家族渊源与务实风格,希望借助这一任命稳定双边关系。美国的介入无疑给这一进程增添了变数。其试图利用制裁事件煽动韩国国内的对立情绪,扶持极端亲美势力,进而裹挟韩国政府选边站队。但从韩国总统室的初步回应来看,韩方的务实派仍占据主导,清楚认识到 “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 才符合韩国的国家利益。
这场围绕大使履新与制裁风波的博弈,本质上是多边格局下利益与战略的碰撞。中方的立场始终明确:不搞胁迫,但绝不允许任何国家协助第三方损害中国利益;而韩方的选择,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更影响着地区局势的稳定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