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容易拖成癌的6种小病!尽可能避免惹癌上身,做到13条!

0
分享至



一位62岁的李大爷,每次体检总觉得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小毛病都忍一忍、拖一拖。最近,他口腔里长了溃疡,本来以为几天就好,没想到两周还没消,反而越来越痛。家人催他去医院,他总嫌麻烦,想着再等等。

直到有一天,他的牙龈突然出血,去医院检查时,医生的眉头皱了起来:“你这个溃疡不简单,得警惕癌变的风险!”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也觉得耳熟?太多人忽略了“小病也可引发大祸”,其实不少癌症,真是这样一点一滴“拖出来”的。



癌症绝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一场“慢性拉锯战”。权威数据显示,许多常见恶性肿瘤,都经历了三到五年,甚至十多年的‘癌前期’。在这条“潜伏”通道里,许多看似无害的小病,反复发作、长期拖延,最后可能演变成令人后悔莫及的大病。

什么样的“小毛病”最容易拖成癌?一旦出现这些信号,哪些调整值得我们立刻行动?别等症状不可逆,再来追悔莫及——阅读下去,你会发现,其实保护自己远离癌症的主动权,正握在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里。

很多人以为“得癌”是基因或运气所致,却忽略日常那些“拖出来”的健康隐患。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指出,下面这6种“小病”,若反复不愈、长期存在,极易成为癌变的温床。



慢性炎症反复发作

比如:胃肠道的慢性炎症(如胃炎、肠炎)、食道反流、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甚至膀胱炎症。反复炎症让受损组织不断修复——而细胞反复分裂、损伤,很可能激活“癌变”的开关。例如长期慢性胃炎,数据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展为胃癌的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频繁肺部感染等都属于此类。据流行病学调查,有慢性支气管炎者肺癌风险高出正常人的近2倍。慢慢咳,慢慢拖,不去管理,等真正呼吸困难时,往往已难挽回健康。

反复或多发性胃肠道息肉

别小看肠道“小疙瘩”,结肠癌有高达15%到40%起于腺瘤性息肉。有数据显示,腺瘤直径大于3厘米时,癌变率可高达40%。而家族性息肉病(FAP)的风险更高,50岁前超过99%的人会进展为肠癌。

如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膀胱结石等。75%的胆囊癌患者被证实合并胆囊结石。胆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时,胆囊癌发生风险提升10倍。反复尿路结石,也暗藏膀胱癌风险。

若在口腔、外阴、皮肤等处出现白斑、红斑,经久不愈的皮损要高度警惕。临床证据显示,口腔黏膜白斑是不少口腔癌的高危标志,外阴反复白斑也是外阴癌的预警信号。



反复溃疡(尤其是经久不愈的溃疡)

如胃、口腔、皮肤等部位反复溃疡不见好,胃十二指肠溃疡可发展为胃癌,口腔溃疡如果两周以上未愈也有癌变隐患。很多患者后悔莫及,都是因为“总觉得小问题先不管”。

这些“小毛病”,正是癌变悄无声息逼近的信号。不要仗着年轻体壮就无视,更不能指望“拖一拖就好了”。

面对癌症的隐形“温床”,我们不能等“当头棒喝”才警觉。“医生说,防癌从改变生活细节做起,每落实一条,风险就减少一分!”下面这13条建议,请你一定收藏并实践:

戒烟、远离二手烟和三手烟。吸烟与至少15种癌症相关,戒烟是预防癌症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控制或避免饮酒。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酒精摄入无安全剂量”,爱拼酒的人患多种癌症的风险比常人高出30%—50%。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不仅增加多种癌症风险,还影响内分泌、免疫、心血管等多系统。BMI控制在18.5-24.9之间为宜。

规律锻炼,避免久坐。有数据表明,每天适量活动30分钟以上,可降低多癌种发病风险约12%。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每晚充足7小时睡眠,能帮助细胞修复自愈、维持免疫稳定。

饮食均衡,多蔬果,少红肉、拒绝加工肉和油炸食品。水果和蔬菜富含抗氧化成分、维生素等,对防癌至关重要。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少摄入高盐高温食物,注意分餐制和不共用餐具。过于热烫的食品、过量咸食会损伤黏膜和细胞组织,时间久了容易诱发肿瘤。

保持大便通畅,多喝水,避免长期便秘;不憋尿。肠道内有害物堆积、持续刺激肠黏膜,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注重性卫生,减少不安全性行为,避免感染高危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HPV)、乙肝、丙肝等感染都有明确致癌风险。

职业暴露做好防护。如长期接触石棉、苯、化学溶剂者,必须穿戴防护装备,以远离职业致癌物。

避免强烈紫外线照射。防晒措施到位,减少皮肤癌风险。



积极检测和防治各类慢性病毒感染。比如乙肝、丙肝、幽门螺杆菌、EB病毒,均有明确致癌证据。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压放松。长期负面情绪、高压力,也会通过影响激素和免疫干扰体内健康环境。

看似琐碎的习惯,却在日积月累里构建健康的“防火墙”。最怕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恶化,而是明知可防却因侥幸心态放任不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2 07:48:01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31 12:17:18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福建第一帮帮团
2025-11-01 19:04:21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7:49:10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慕容律师
2025-11-01 23:40:49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刘强东朋友圈疑曝光,回应卑微同框照,自嘲在老婆面前失去没自信

刘强东朋友圈疑曝光,回应卑微同框照,自嘲在老婆面前失去没自信

萌神木木
2025-11-01 18:58:23
开拓者官宣下放杨瀚森!去发展联盟进行训练 两天后对阵湖人回归

开拓者官宣下放杨瀚森!去发展联盟进行训练 两天后对阵湖人回归

罗说NBA
2025-11-02 05:35:28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山河路口
2025-11-01 13:54:24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懂球帝
2025-11-01 23:30:56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回旋镖
2025-11-01 18:25:05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杭州、温州被纳入国家试点先行地区

杭州、温州被纳入国家试点先行地区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07:57:02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开拓者宣布!再见了,杨瀚森!NBA生涯第一次下放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2 03:29:28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01 09:19:32
山姆又出事了!APP现不雅照,顾客隐私全部暴露

山姆又出事了!APP现不雅照,顾客隐私全部暴露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01 17:55:50
悲情!南通队一赛季就输了一场球:全员呆立+泪洒现场 曾4-0泰州

悲情!南通队一赛季就输了一场球:全员呆立+泪洒现场 曾4-0泰州

风过乡
2025-11-01 22:19:22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林子说事
2025-11-02 05:56:22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0:18:11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2025-11-02 09:23:00
萧鮖记录风土人情
萧鮖记录风土人情
小伙在内地上学,记录风土人情
1113文章数 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时尚
亲子
房产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亲子要闻

曲柄摇杆间歇摆动机构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