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奚伟 通讯员:刘洋博
10月17日,滨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街道公共管理办、滨湖街综合执法中心、大屋陈学校以及武汉拓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在大屋陈学校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汉以我为荣·垃圾分类进校园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环保的种子,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从而推动“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良性循环。滨湖街分管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
![]()
活动伊始,滨湖街道垃圾分类专班采用了直观生动的视频宣教模式。特别制作的垃圾分类动画宣传片,以色彩明快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解说,系统地介绍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这四类垃圾的基本定义、具体划分标准以及正确投放要求。视频牢牢吸引了在场每一位同学的注意力,他们睁大好奇的双眼,不时因片中有趣的情节发出阵阵惊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理解了垃圾分类对于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建立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基本环保理念。
视频宣教环节结束后,活动进入了备受期待的互动实践阶段。为了让抽象的垃圾分类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滨湖街道垃圾分类专班巧妙地将知识要点融入两个大型实体游戏中。在“垃圾分类飞行棋”区域,一张巨型的棋盘铺展在地,学生们化身为“真人棋子”,通过投掷巨大的骰子前进。每一个格子上都标注着不同类型的垃圾名称,如“香蕉皮”、“旧报纸”等,参与者需要准确判断其类别才能顺利前行或获得奖励。孩子们在跳跃与思考中,巩固了刚刚学到的知识,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紧接着,旁边的“垃圾分类丢沙包”游戏同样气氛热烈。地面上划分出四个醒目的彩色区域,分别代表四类垃圾收集桶。孩子们需要将手中写有各种垃圾名称的沙包,精准地投掷到对应的区域内。“鱼骨头应该丢进厨余垃圾!”“这个废旧灯泡是有害垃圾!”在一声声稚嫩而坚定的判断中,正确的分类观念通过身体力行得到了深化。整个游戏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将环保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
此次“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突破了传统说教模式,成功构建了“视听启蒙-游戏巩固-实践深化”的全链条教育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生动的环保意识唤醒。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植入了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为他们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上了宝贵的一课,同时也为滨湖街道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构建美丽、整洁、和谐的社区环境注入了新的、持久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