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很多人的快乐是板栗给的,特别是捡板栗的快乐,就如同开盲盒,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惊喜!
也因为如此,就连好些不太爱吃板栗的,也很乐意去山里捡板栗!
![]()
如果你也经常去捡板栗,就要注意了,有一种酷似板栗的野果熟了,在一些城市路边就常看到,大家见到了千万不能捡,更不能拿来吃,它全株都有毒,而且毒性不小哦!
这种野果就是马栗,你们见过吗?在南方有不少城市的路边都有它!
这马栗和板栗差不多,它的果实裹着尖刺外壳,乍一看与人们喜爱的板栗格外相似。
不少人见了会下意识捡起,想着带回家煮食,却不知这看似无害的“野果”,可能藏着致命风险!正因为像板栗,所以取名马栗!
![]()
然而这只是它在我国民间的一个俗称,它的大名叫七叶树,而野果就是它的果实!
这种树全株带毒,误食可能危及健康。
七叶树,是一种自带“高颜值”的落叶乔木,能长到二三十米高。
它最鲜明的标识,是掌状复叶上整齐排列的七片小叶,叶片边缘带着细密的锯齿,春夏时翠绿鲜亮,一到秋天就像被施了魔法,从绿意慢慢染上绯红,最后变成金黄,风一吹,满树“彩叶”簌簌飘落,格外惹眼。
![]()
每年初夏,七叶树还会开出一串串白色的圆锥花序,花朵层层叠叠,远远望去像满树悬挂的“银花”,又似绽放的烟火,细碎的花瓣随风轻颤,成了不少城市里的一道风景。
也正因这份“美貌”,它被很多国家引进种植,其中我国不少城市也有引进它,并且还把它作为行道树和庭院树种植,南方很多朋友应该印象深刻,在一些公园、小区,还有马路边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但就是这样一棵“颜值担当”的树,结出的果实马栗,却成了隐藏的“安全隐患”,只因它和可食用的板栗长得太像,很容易被认错。
![]()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两者的区别很明显。从外壳来看,板栗的外壳虽也带刺,但刺更短更密,像一个个小小的“刺球”,成熟后会从顶部裂开,露出里面的板栗;
而马栗的外壳刺更粗更长,分布得比较稀疏,裂开后露出的果实也和板栗不同——板栗通常是两三颗挤在一起,形状不规则,表面有深色的纹路;
马栗则多是单个果实,长得更圆润,颜色偏浅黄,表面光滑得像涂了一层蜡,摸起来手感更厚实。
![]()
另外,就是看树和叶子,马栗的学名叫七叶树,就是七片叶子轮状的,而板栗都是板栗是一片一片的单叶,在枝条上左右排队,这个很好分辨!
最关键的是,马栗全株都有毒,尤其是果实,毒性不容小觑。
它含有皂角苷等有毒成分,这种成分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胃肠道,让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乏力、抽搐,甚至损伤肝脏和肾脏。
曾有新闻报道,有人误将马栗当板栗煮食,一家人吃完后都出现了中毒反应,紧急送医才脱离危险。
![]()
而且马栗的毒性很顽固,不管是煮、烤还是炒,都无法破坏有毒成分,一旦误食,没有任何“补救”的烹饪方法。
如今,越来越多城市为了丰富绿化景观,种植了七叶树,每到秋天,马栗就会从树上掉落,散在人行道或草丛里。
也正因如此,误捡误食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可能会因为好奇或不了解,将马栗捡回家。
所以,每当这个季节,都要多一份警惕——在路边、公园看到类似板栗的果实,先别急着捡,仔细看看是不是马栗;如果家里有孩子,更要提醒他们不要随意捡拾路边的野果。
![]()
美景虽好,但安全更重要。七叶树用枝叶和花朵装点了城市,可它的果实马栗,却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距离。
记住这份“辨别指南”,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提醒身边的家人朋友,别让一颗误捡的“野果”,破坏了秋日的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