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开区专场

0
分享至

10月16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开区专场。南开区委书记朱玉兵、南开区发改委主任郭晓军、南开区科技局局长李梓、南开区文旅局局长王敬、南开区商务局局长匡建封出席,介绍南开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朱玉兵介绍: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是南开区在转型中实现蝶变跃升的关键时期。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 ”和“三新”“三量”重要要求,不断强化天开高教科创园创新引领,切实提升区域承载力、吸引力、影响力,高质量发展底色愈发鲜明。全区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达到82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680亿元,交出了一份彰显南开担当的答卷。

这五年,我们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深度融入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建设,建立与国家部委、驻京高校院所“握手”通道,深化创新协同和产业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从单向疏解承接向双向融合相互赋能转变。五年来,先后引进中铁建、中铁物等央企及分支机构65家,理想众望等新动能企业947家。“京企聚南开”呈现出勃勃生机,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和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注入不竭动力。加强与北京海淀区务实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围绕科技协同、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建机制、搭平台、聚合力,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

这五年,我们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涌现。依托高校院所等科创资源聚集优势,抢抓天开园核心区落子机遇,加快发展动能从传统模式向新质生产力转变。天开园开园两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持续丰富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供给,做优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和硬件设施等环境支撑,培育恩特能源、常兴储能等天南大孵化企业,智清未来、星瞰九州等项目实现“北京研发、天津转化”,九州通、华熙生物等上市企业纷纷来区投资布局。截至今年8月底,核心区已累计注册企业1626家,落地新开湖基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基金、陆石基金等17家基金。天开新智里等集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科创载体加快建设,有力支持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市场。这里正在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并持续辐射带动全域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一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模式。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9家,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驱动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这五年,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与活力加速释放。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更加适宜的土壤,让近者悦、远者来,推动企业服务从政策支持向环境营造转变。在全市首创“首席服务官”工作模式,建立“一企一档一策”闭环服务机制,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被动受理变为主动靠前服务。我们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诚意,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扎根南开。五年间,引进鹏飞集团、盒马网络科技等企业,将京东MALL打造成为全市盘活存量的典型,将进步广场打造为氢能总部基地,推动项目盘活和区域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赋能。创新市政公园市场化运营管理体制机制,长虹生态园完成文旅项目跨界改造,在2024年中国城市公园转型升级论坛上进行展示。五年来,全区实现新增市场主体超9.7万户,“四上”企业达1318家,较“十三五”末增长51%。

这五年,我们厚植文化底蕴,文化强区建设成效凸显。我们深入践行“四个以文”,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从外延扩展向内涵提升转变。建立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历史街区、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天后宫、李纯祠堂等国家级重点文物,用好戏剧博物馆、老城博物馆等文博资源,全区共有风筝魏、鸵鸟墨水、联升斋刺绣等非遗代表性项目104项,持续举办非遗主题展,做优做强泥人张、祥禾饽饽铺、郁美净等老字号品牌。上合组织峰会期间,古文化街多次接待外宾和中外媒体,成为对外展示津派文化的重要窗口。2023年以来,这里实现了24小时开放不闭街,为非遗传承拓展了时间和空间,古文化街入选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优秀案例。我们坚持树立大消费、大文旅、大商贸理念,全面提升双鼓(古)地区业态品质,引入“津港印象”和潞河督运巷项目,让河海文化横贯古今。依托丰富的文化、商贸、体育场馆资源,深化多元文化融合。“十四五”期间,累计引进首店品牌201家,举办首发、首展等各类特色促消费活动近千场,承接大型赛事和演唱会112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迸发新活力。

这五年,我们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共建共享幸福南开。南开区是常住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上好学、看好病、住好房是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我们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工作重心。我们坚持走好内涵式发展路子,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推动民生保障从基础兜底向普惠扩面转变。扎实推进“大城三管”,西营门片区作为全市首批城市更新项目深入实施,天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紧跟落地,2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速推进,惠及4.9万户居民。兼顾城市治理“面子”和“里子”,持续出清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悦来先锋”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获评天津市碳达峰试点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决胜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布局,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以科教资源为基、创新驱动为翼、文化底蕴为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南开样板。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7621文章数 3713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